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籍建亚专利>正文

一种抗菌消炎的熊果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4122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的熊果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要点为磺酰化、酯化、羧基Schmidt反应,最终获得结构新颖的熊果酸衍生物。通过体外抗菌实验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熊果酸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生长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其抑菌性能基本接近万古霉素,甚至优于万古霉素,并且比单独作用的熊果酸、松香酸具有更好的抑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消炎的熊果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药物合成
,涉及一种抗菌消炎的熊果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熊果酸又名乌苏酸或乌索酸,属于三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中草药、食物等中。研究表明,熊果酸具有消炎抗菌的生物学效应。熊果其主要表现在抑制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酶以及T细胞、B细胞增殖,激活PPARγ。鉴于熊果酸的抗菌消炎的生物学活性,人们对此进行了研究,例如专利CN112225775A公开了一种具有磺胺结构的抗菌消炎的熊果酸衍生物,但是磺胺类药物会引起尿路障碍、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赵龙铉等[2012,35(3),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合成了具有氨基酸结构的抗菌消炎的熊果酸衍生物,但是在制备过程中大量使用有机溶剂,产物中存留过多的有机溶剂,药物有可能产生基因毒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消炎的熊果酸衍生物,其具有式(I)分子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消炎的熊果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松香酸溶解于有机溶剂A中,通入氮气,冰水浴环境下中加入对甲苯磺酰氯,升温至室温,并搅拌反应3~10h,,旋干有机溶剂,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结晶,即可;(2)将熊果酸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加入化合物A,升温至60~120℃,反应4~8h,反应结束,旋干有机溶剂,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即可;(3)将化合物B溶解于有机溶剂B中,加入叠氮钠,再加入催化剂,在40~70℃下反应1~5h,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过滤,旋干溶剂,残留物加入二氯甲烷搅拌溶解,萃取有机层,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粉末干燥、过滤、浓缩,粗产物经硅胶柱纯化层析得目标产物。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A为吡啶、哌啶、三乙胺或乙二胺;所述松香酸与有机溶剂A的质量体积比为1:4~7g/mL;所述松香酸与对苯磺酰氯的投料摩尔比为1:1.2~1.5;步骤(2)中,所述熊果酸与二氯甲烷的质量体积比为1:3~5g/mL;步骤(3)中,所述有机溶剂B为甲醇、乙醇、异丙醇、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乙醚或二氧六环;所述催化剂为硫酸、盐酸、乙酸、三氟乙酸或氟硫酸。根据上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包括如下步骤:(1)将15g松香酸溶解于60mL吡啶中,回流溶解15min,通入氮气,将反应置于冰水浴中,加入11.2g对甲苯磺酰氯,升温至室温,并搅拌反应3h,旋干有机溶剂,无水硫酸钠干燥,在60℃下减压浓缩结晶,得到化合物A;(2)将20g熊果酸溶解于60mL二氯甲烷中,加入14.3g化合物A,升温至60℃,反应4h,反应结束,旋干有机溶剂,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B;(3)将10.5g化合物B溶解于100mL甲醇中,加入5.3g叠氮钠,再加入16.5g硫酸,在40℃下反应1h,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过滤,旋干溶剂,残留物加入二氯甲烷搅拌溶解,萃取有机层,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粉末干燥、过滤、浓缩,粗产物经硅胶柱纯化层析得目标产物。本专利技术衍生物在制备抗菌消炎药物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熊果酸与松香酸结合,得到结构新颖的熊果酸衍生物;通过体外抗菌实验表明,本专利技术的熊果酸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生长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其抑菌性能基本接近万古霉素,甚至优于万古霉素,并且比单独作用的熊果酸、松香酸具有更好的抑菌效果,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抗菌消炎药物,应用前景广阔。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为抗菌消炎的熊果酸衍生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实施例1(1)将15g松香酸溶解于60mL吡啶中,回流溶解15min,通入氮气,将反应置于冰水浴中,加入11.2g对甲苯磺酰氯,升温至室温,并搅拌反应3h,旋干有机溶剂,无水硫酸钠干燥,在60℃下减压浓缩结晶;(2)将20g熊果酸溶解于60mL二氯甲烷中,加入14.3g步骤(1)产物,升温至60℃,反应4h,反应结束,旋干有机溶剂,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3)将10.5g步骤(2)产物溶解于100mL甲醇中,加入5.3g叠氮钠,再加入16.5g硫酸,在40℃下反应1h,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过滤,旋干溶剂,残留物加入二氯甲烷搅拌溶解,萃取有机层,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粉末干燥、过滤、浓缩,粗产物经硅胶柱纯化层析得目标产物,产率为70.48%。核磁共振氢谱检测:将样品放入样品管中,用注射器取0.5mLCDCL3(氘代氯仿)注入样品管,使样品充分溶解。要求样品与试剂充分混合,溶液澄清、透明、无悬浮物或其他杂质,经核磁共振鉴定,得到核磁共振氢谱图,结果见如图1。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药物的抑菌活性实验1.供试菌种:本实验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作为抗菌活性测试对象。2.液体培养基制备:将蛋白胨1g、酵母膏0.5g、氯化钠1g、蒸馏水10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边加热边搅拌,待混合澄清均匀时,停止加热,将瓶口用纱布和牛皮纸依次封口备用。3.固体培养基制备:将蛋白胨1g、酵母膏0.5g、氯化钠1g、琼脂2g、蒸馏水10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边加热边搅拌,待混合澄清均匀时,停止加热,将瓶口用纱布和牛皮纸依次封口备用。4.菌液制备: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活化后,用移液枪取100μL活化后的菌液,置于灭菌的100mL蒸馏水中混合均匀,备用。用紫外灯对平板灭菌,趁热将培养基快速倒入平板中,厚度约为0.15cm,静置,让其缓慢凝固,凝固后放入37℃的保温箱中培养一天做无杂菌检测。用DMF分别配制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实验组)、万古霉素对照药物溶液(对照组1)、熊果酸对照药物溶液(对照组2)、松香酸对照药物溶液(对照组3),置于容量瓶中备用。用打孔器在滤纸上打孔,孔径为5mm,然后将滤纸片灭菌后浸泡在浓度为10mg/mL的样品溶液中备用。在超净工作台上,点燃酒精灯,用移液枪取10μL稀释的培养液到固体培养基表面,并涂布均匀。用无菌镊子取浸泡过的圆滤纸片铺到培养基表面。每个平板放4片,进行3次平行试验,其中一片进行空白对照。将放有滤纸片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h,观察现象。通过琼脂培养基上分别出现不同大小的透明环-抑菌圈,通过检测细菌的生长抑制率来判断药物对细菌的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见表1。表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药物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以上数据表明,本专利技术的熊果酸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生长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其抑菌性能基本接近万古霉素,甚至优于万古霉素,并且比单独作用的熊果酸、松香酸具有更好的抑菌效果。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化合物对二甲苯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消炎的熊果酸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衍生物具有式(I)分子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消炎的熊果酸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衍生物具有式(I)分子结构:





2.一种抗菌消炎的熊果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松香酸溶解于有机溶剂A中,通入氮气,冰水浴环境下中加入对甲苯磺酰氯,升温至室温,并搅拌反应3~10h,旋干有机溶剂,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结晶即可;
(2)将熊果酸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加入步骤(1)产物,升温至60~120℃,反应4~8h,反应结束,旋干有机溶剂,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即可;
(3)将步骤(2)产物溶解于有机溶剂B中,加入叠氮钠,加入催化剂,在40~70℃下反应1~5h,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过滤,旋干溶剂,残留物加入二氯甲烷搅拌溶解,萃取有机层,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粉末干燥、过滤、浓缩,粗产物经硅胶柱纯化层析得目标产物。
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A为吡啶、哌啶、三乙胺或乙二胺;
所述松香酸与有机溶剂的的质量体积比为1:4~7g/mL;
所述松香酸与对苯磺酰氯的投料摩尔比为1:1.2~1.5;
步骤(2)中,所述熊果酸与二氯甲烷的质量体积比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籍建亚
申请(专利权)人:籍建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