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3564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4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的第二支路的第一换热器具有能够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第一换热部的出口与第一节流装置的入口连接,冷却装置的出口与第二换热部的入口连接。一方面通过第一换热器的设置可以使经过第一节流装置节流后的制冷剂的状态为液态或气液两相态,有利于制冷剂在冷却装置中分布均匀,另一方面可通过第一节流装置调节第二换热部的出口的过热度,以调节冷却装置的出口处的制冷剂的状态为气液两相态,从而可以使冷却装置进口和出口的温差较小,由于制冷剂在冷却装置中分布均匀且进口和出口温差较小,所以冷却装置的温度分布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理系统
本申请涉及热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热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室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为室内人员提供舒适的环境,也可以对电池组件、电机组件等动力元件进行冷却和升温等温度管理,使动力元件处于较适宜的温度状态,利于维持较好的工作效率。如何优化热管理系统,以提高热管理系统的性能为目前的重点。相关电动车热管理系统中,电池组件冷却需要较为精确的温度控制,如果电池组件温度太高或太低都影响电池组件的能量存储、使用寿命及循环充放电次数。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电池,对电池组件冷却时尽可能使电池组内各个电池之间温度差异不大于5度,即冷却电池组件的装置的温度需要尽可能分布均匀。如何较为有效地控制冷却电池组件的装置的温度的均匀性,是电池冷却技术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相关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的温度较为均匀的热管理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系统冷凝器、系统管蒸发器、冷却装置、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第三节流装置及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能够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换热部的流道和所述第二换热部的流道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中不连通;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连接于所述系统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之间,所述第二支路连接于所述系统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之间;所述第一支路包括所述系统蒸发器和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连接于所述系统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系统蒸发器的入口之间,所述第二支路包括所述冷却装置、所述第一换热器及所述第一节流装置,所述第一换热部连接于所述系统冷凝器的出口和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入口之间,第一节流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部的出口与所述冷却装置的入口之间,所述第二换热部连接于所述冷却装置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之间,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系统冷凝器的入口连接。本申请中,热管理系统的第二支路中的第一换热器具有能够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第一换热部的出口与第一节流装置的入口连接,冷却装置的出口与第二换热部的入口连接。一方面通过第一换热器的设置可以使经过第一节流装置节流后的制冷剂的状态为液态或气液两相态,有利于制冷剂在冷却装置中分布均匀,另一方面可通过第一节流装置调节第二换热部的出口的过热度,以调节冷却装置的出口处的制冷剂的状态为气液两相态,从而可以使冷却装置进口和出口的温差较小,由于制冷剂在冷却装置中分布均匀且进口和出口温差较小,所以冷却装置的温度较为均匀。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实施例的制冷模式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实施例的制热模式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实施例的制热除湿模式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的冷却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的冷却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的示例性的热管理系统的工作状态的简易压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型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可应用于车辆,车辆内设有空调系统,为便于描述,以下是实施例均以应用于车辆的空调系统为例进行说明。根据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1、系统冷凝器100、系统蒸发器200、冷却装置2、第一换热器3、第一节流装置4、第三节流装置5及第二节流装置300。系统冷凝器100在热管理系统中用作冷凝器,系统蒸发器200在热管理系统中用作蒸发器,可选的,在单冷系统中,系统冷凝器100可以是室外换热器,用于与环境热交换,系统蒸发器200为室内蒸发器,用于与乘客舱热交换;在热泵系统中,系统冷凝器100可以是室外换热器和/或室内冷凝器,系统蒸发器200可以是室外换热器和/或室内蒸发器。冷却装置2用作蒸发器,可以用于给待冷却装置16冷却降温,可选的,冷却装置2可以为直冷板,用于给车辆的电池组件或电机组件等待冷却装置16冷却降温。需要理解的是,系统冷凝器100是指热管理系统中用作冷凝器的部件,不仅限于指定某个部件。同样的,系统蒸发器200是指在热管理系统中除冷却装置2以外用作蒸发器的部件,不仅限于指定某个部件。第一换热器3具有第一换热部31和第二换热部32,第一换热部31和第二换热部32分别具有制冷剂流道,流经第一换热部31的制冷剂流道的制冷剂和流经第二换热部32的制冷剂流道的制冷剂在第一换热器3内相互隔离,流经第一换热部31的制冷剂流道的制冷剂和流经第二换热部32的制冷剂流道的制冷剂在第一换热器3内能够进行热交换。第一换热器3可以是板式换热器、管壳式的液冷换热器或其他可实现两种制冷剂热交换的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4、第三节流装置5及第二节流装置300均具有节流功能,即可以调节流经的制冷剂的压力与温度。第一节流装置4可以是节流孔、节流管、毛细管、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等,第一节流装置4可以为上述装置中的一个、至少两个的组合或者至少两种节流装置的组合。例如,第一节流装置4可以是一个节流孔,也可以是至少两个节流孔的组合,可以是节流孔和节流管的组合,只要能实现节流功能即可。第三节流装置5可以是节流孔、节流管、毛细管、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等装置或者其组合,只要能实现节流功能即可。第二节流装置300为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等装置或者其组合。可选的,第一节流装置4和第三节流装置5均为电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系统冷凝器(100)、系统蒸发器(200)、冷却装置(2)、第一换热器(3)、第一节流装置(4)及第二节流装置(300),所述第一换热器(3)包括第一换热部(31)和第二换热部(32),所述第一换热部(31)和所述第二换热部(32)能够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换热部(31)的流道和所述第二换热部(32)的流道在所述第一换热器(3)中不连通;/n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支路(X)和第二支路(Y),所述第一支路(X)连接于所述系统冷凝器(100)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的入口之间,所述第二支路(Y)连接于所述系统冷凝器(100)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的入口之间;/n所述第一支路(X)包括所述系统蒸发器(200)和第二节流装置(300),所述第二节流装置(300)连接于所述系统冷凝器(100)的出口与所述系统蒸发器(200)的入口之间,所述第二支路(Y)包括所述冷却装置(2)、所述第一换热器(3)及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所述第一换热部(31)连接于所述系统冷凝器(100)的出口和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的入口之间,第一节流装置(4)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部(31)的出口与所述冷却装置(2)的入口之间,所述第二换热部(32)连接于所述冷却装置(2)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的入口之间,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系统冷凝器(100)的入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系统冷凝器(100)、系统蒸发器(200)、冷却装置(2)、第一换热器(3)、第一节流装置(4)及第二节流装置(300),所述第一换热器(3)包括第一换热部(31)和第二换热部(32),所述第一换热部(31)和所述第二换热部(32)能够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换热部(31)的流道和所述第二换热部(32)的流道在所述第一换热器(3)中不连通;
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支路(X)和第二支路(Y),所述第一支路(X)连接于所述系统冷凝器(100)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的入口之间,所述第二支路(Y)连接于所述系统冷凝器(100)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的入口之间;
所述第一支路(X)包括所述系统蒸发器(200)和第二节流装置(300),所述第二节流装置(300)连接于所述系统冷凝器(100)的出口与所述系统蒸发器(200)的入口之间,所述第二支路(Y)包括所述冷却装置(2)、所述第一换热器(3)及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所述第一换热部(31)连接于所述系统冷凝器(100)的出口和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的入口之间,第一节流装置(4)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部(31)的出口与所述冷却装置(2)的入口之间,所述第二换热部(32)连接于所述冷却装置(2)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的入口之间,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系统冷凝器(100)的入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的所述第二支路(Y)还包括第三节流装置(5),所述第三节流装置(5)连接于所述第二换热部(32)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的入口之间,所述第二换热部(32)的出口与所述第三节流装置(5)的入口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室外换热器(8)、室内冷凝器(6)、室内蒸发器(7)、第一流量调节装置(9)及第二流量调节装置(10),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室内冷凝器(6)的入口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8)和/或室内冷凝器(6)可以为系统冷凝器(100),所述室外换热器(8)和/或室内蒸发器(7)可以为系统蒸发器(200),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9)至少具有导通和节流功能,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10)至少具有节流和截止功能,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9)和/或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10)可以为所述第二节流装置(30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三节流装置(5)、第一阀装置(11)、第二阀装置(12)及第三阀装置(13),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管路(a)、第二管路(b)、第三管路(c)、第四管路(d)、第五管路(e)及第六管路(f),所述室内冷凝器(6)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管路(a)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管路(b)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管路(a)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管路(c)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管路(d)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管路(c)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管路(b)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管路(f)的第一端及第五管路(e)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管路(d)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管路(e)的第二端、压缩机(1)入口及第六管路(f)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第一管路(a)包括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9)与所述室外换热器(8),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9)连接于所述室外换热器(8)和所述室内冷凝器(6)之间;
所述第二管路(b)包括所述第二阀装置(12),所述第二阀装置(12)为截止阀;
所述第三管路(c)包括所述第三阀装置(13),所述第三阀装置(13)为截止阀,或者所述第三阀装置(13)为沿所述第三管路(c)的第一端向所述第三管路(c)的第二端导通的单向元件;
所述第四管路(d)包括所述第一阀装置(11),所述第一阀装置(11)为截止阀;
所述第五管路(e)包括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10)和所述室内蒸发器(7),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10)连接于所述室内蒸发器(7)的入口前;
所述第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军启安杰贾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