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性保湿剂及包含其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153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性保湿剂和包含其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成分A与成分B的酯化物,或者包含成分A与成分B与成分C的酯化物,上述酯化物的羟值为0~160mgKOH/g,构成上述成分A与成分B与成分C的酯化物的脂肪酸残基中的来自成分B的脂肪酸残基与来自成分C的脂肪酸残基的质量比为99.9:0.1~45:55。成分A:多元醇,其为二季戊四醇、赤藓糖醇或失水山梨醇;成分B:选自碳数6~10的直链饱和脂肪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脂肪酸;成分C:选自碳数6~28的脂肪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脂肪酸(其中,成分B除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油性保湿剂及包含其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定的由多元醇与脂肪酸形成的酯化物、包含该酯化物的油性保湿剂、及包含该油性保湿剂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化妆品领域中,作为防止皮肤干燥、滋润皮肤的保湿剂,经常使用聚乙二醇、丙二醇、甘油、1,3-丁二醇、木糖醇、山梨糖醇及透明质酸等水溶性保湿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除这些以外,还开发出数量众多的各种天然提取物及提取物等水溶性保湿剂。但是,这些水溶性保湿剂在涂布于皮肤后会由于出汗、水冲洗等而从皮肤上脱离,结果是有时皮肤的保湿无法持续。另一方面,作为油性的保湿剂,例子虽然少,但已知有凡士林等油剂。油剂能够通过封闭皮肤而抑制水分从皮肤表面蒸发。因此,凡士林尤其被广泛用作用于治疗、预防或改善起因于皮肤干燥的症状的皮肤外用组合物的基剂、具体而言主要用作软膏的基剂(参照专利文献2。)。的确,油性的凡士林有不易由于出汗、水冲洗而脱离的优点。但是,由于凡士林本身的性状,涂布于皮肤时有黏腻感、皮肤亲和性差,因此在使用时有时会感觉到不适。而且,若涂布于皮肤的凡士林因与衣服等的接触而被擦掉则不能发挥其封闭效果,结果有时皮肤的保湿无法持续。作为保湿效果的评价方法,目前,基于经表皮水分蒸发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角质层水分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及5。)的评价方法较为常用。实际上,已经提出了很多通过角质层水分量来评价保湿效果的专利文献。需要说明的是,专利文献6中通过感官评价来评价美容液的保湿感,所述感官评价是指作为涂布于受试者的皮肤表面后的触感是否感觉到保湿感。即,保湿感的评价仅通过感官评价来进行,没有调查角质层的水分含量,是否通过涂布该美容液而改善了皮肤的保湿功能本身这一点没有阐明。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0922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385170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954935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5572263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5917043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第437787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对于配合到化妆品等皮肤外用组合物中的保湿剂,期待开发出保湿效果更优异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皮肤保湿效果优异的油性保湿剂、及包含其的皮肤外用组合物。详细而言,提供包含涂布于皮肤时具有皮肤保湿功能的酯化物的油性保湿剂、及包含其的皮肤外用组合物。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们鉴于此前所说明的情况而对各种油性物质所具有的保湿功能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通过利用下述方法调查受试油性物质对皮肤保湿功能的效果,发现了特定的酯化物对皮肤具有高的保湿效果,由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如下:将作为受试对象的油性物质涂布于皮肤表面,在该状态下等待规定时间后,从皮肤表面除去该油性物质,对该状态的皮肤的角质层水分量进行测定。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方案。[1]一种油性保湿剂,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成分A与成分B的酯化物,或者包含成分A与成分B与成分C的酯化物,上述酯化物的羟值为0~160mgKOH/g,构成上述成分A与成分B与成分C的酯化物的脂肪酸残基中的来自成分B的脂肪酸残基与来自成分C的脂肪酸残基的质量比为99.9:0.1~45:55。成分A:多元醇,其为二季戊四醇、赤藓糖醇或失水山梨醇成分B:选自碳数6~10的直链饱和脂肪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脂肪酸成分C:选自碳数6~28的脂肪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脂肪酸(其中,成分B除外)。[2]根据上述[1]的油性保湿剂,其中,上述成分A为二季戊四醇。[3]一种皮肤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上述[1]或[2]的油性保湿剂。[4]根据上述[3]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其中,上述皮肤外用组合物为化妆品、洗面剂、全身用清洗剂、或外用药品。[5]一种皮肤保湿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包含上述[1]或[2]的油性保湿剂的皮肤外用组合物涂布于皮肤表面。[6]羟值为0~160mgKOH/g的成分A与成分B的酯化物、或羟值为0~160mgKOH/g且构成脂肪酸残基中的来自成分B的脂肪酸残基与来自成分C的脂肪酸残基的质量比为99.9:0.1~45:55的成分A与成分B与成分C的酯化物的、用于保湿的应用。成分A:多元醇,其为二季戊四醇、赤藓糖醇或失水山梨醇成分B:选自碳数6~10的直链饱和脂肪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脂肪酸成分C:选自碳数6~28的脂肪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脂肪酸(其中,成分B除外)。[7]羟值为0~160mgKOH/g的成分A与成分B的酯化物、或羟值为0~160mgKOH/g且构成脂肪酸残基中的来自成分B的脂肪酸残基与来自成分C的脂肪酸残基的质量比为99.9:0.1~45:55的成分A与成分B与成分C的酯化物的、用于制造皮肤外用组合物的应用。成分A:多元醇,其为二季戊四醇、赤藓糖醇或失水山梨醇成分B:选自碳数6~10的直链饱和脂肪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脂肪酸成分C:选自碳数6~28的脂肪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脂肪酸(其中,成分B除外)。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得到包含特定的酯化物且涂布于皮肤时具有保湿效果的油性保湿剂、及含有该油性保湿剂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在本专利技术及本申请说明书中,“油性保湿剂”是指:在常温及常压(例如20℃、101.3kPa)下不溶于水且具有保湿效果的剂。在此,溶于水是指:在与水混合时,不会形成层也不发生白浊,而成为均匀的状态。即,油性保湿剂在与水混合时会与水分子分离而形成层、或者因乳化而发生白浊。本专利技术及本申请说明书中,保湿效果是指改善皮肤保湿功能的效果,更具体而言,是指保持或增加角质层的水分含量的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油性保湿剂,优选不仅在涂布于皮肤的状态下、在涂布于皮肤后从皮肤表面除去该皮肤外用组合物的一部分或大部分的情况下也在一定时间内维持保持或增加角质层的水分含量的效果。角质层的水分含量可通过角质层的电导率(μS)来调查。角质层的电导率(μS)依赖于角质层的水分含量,角质层的水分含量越多则角质层的电导率(μS)越大。角质层的电导率(μS)可通过恒压传感器探头接触高频电导(conductance)交换方法来测定。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使用基于该测定方法的角质层水分量测定装置、例如IBS公司的角质层水分量测定装置“SKICON-200”来测定角质层的电导率(μS)。酯化物的羟值(mgKOH/g)可以通过公益社团法人日本油化学会出版、“日本油化学会制定基准油脂分析试验法2013年版”的2.3.6.2-1996羟值(吡啶-乙酸酐法)来测定。具体而言,在使1g样品乙酰化时,为将与羟基键合的乙酸中和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mg数。酯化物的羟值可通过中和滴定法来测定。更详细而言,向样品中加入乙酰化试剂,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性保湿剂,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成分A与成分B的酯化物,或者包含成分A与成分B与成分C的酯化物,所述酯化物的羟值为0~160mgKOH/g,/n构成所述成分A与成分B与成分C的酯化物的脂肪酸残基中的来自成分B的脂肪酸残基与来自成分C的脂肪酸残基的质量比为99.9:0.1~45:55,/n成分A:多元醇,其为二季戊四醇、赤藓糖醇或失水山梨醇/n成分B:选自碳数6~10的直链饱和脂肪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脂肪酸/n成分C:选自碳数6~28的脂肪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脂肪酸,其中,成分B除外。/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04 JP 2018-2276071.一种油性保湿剂,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成分A与成分B的酯化物,或者包含成分A与成分B与成分C的酯化物,所述酯化物的羟值为0~160mgKOH/g,
构成所述成分A与成分B与成分C的酯化物的脂肪酸残基中的来自成分B的脂肪酸残基与来自成分C的脂肪酸残基的质量比为99.9:0.1~45:55,
成分A:多元醇,其为二季戊四醇、赤藓糖醇或失水山梨醇
成分B:选自碳数6~10的直链饱和脂肪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脂肪酸
成分C:选自碳数6~28的脂肪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脂肪酸,其中,成分B除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性保湿剂,其中,所述成分A为二季戊四醇。


3.一种皮肤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性保湿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其中,所述皮肤外用组合物为化妆品、洗面剂、全身用清洗剂、或外用药品。


5.一种皮肤保湿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包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性保湿剂的皮肤外用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传田纮史广瀬忠城加知久典和田贵史
申请(专利权)人:日清奥利友集团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