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蛋白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制备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高内相乳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7705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高内相乳液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蛋白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制备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高内相乳液的方法,该方法为首先制备淀粉样纤维溶液,再与多糖静电结合制成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高内相乳液,然后将浓度为0.01~0.05wt%的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溶于十二烷中,将溶有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十二烷以75~85%的体积比与上述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混合,高速分散后制得油相高于74%的负载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高内相乳液;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独特、能提高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为其进一步的功效作用及机理研究和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蛋白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制备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高内相乳液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高内相乳液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蛋白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制备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高内相乳液的方法。
技术介绍
枸杞是名贵的中药材和滋补品,富含类胡萝卜素等功效物质。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是枸杞中的特征类胡萝卜素,含量可达枸杞总类胡萝卜素的50%~75%。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又名酸浆红素,(3R,3’R)-3,3’-Dihexadecanoyloxy-β,β-carotene,CAS号:144-67-2,分子式C72H116O4)是一种脂溶性的聚异戊二烯类化合物,已证实玉米黄素双棕榈酸能够在动物模型中缓解由四氯化碳引起的肝脏Kupffer细胞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以及继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损伤。它的肝保护能力与公认的肝脏保护剂水飞蓟素相当。还能够有效缓解酒精肝、脂肪肝、乙肝或者肝性脑病引起的肝损伤。国内外其他研究小组还发现,玉米黄素双棕榈酸及其同类物质能够预防白内障、老年黄斑性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根据其结构推测,玉米黄素双棕榈酸在预防心血管、消化系统和其他多种肿瘤等疾病中应具有较好的作用,还能提高免疫力及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然而到现在为止,因为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双健,易受空气中的氧、光、热氧化和分解,且为水不溶性物质,在机体内细胞吸收困难,生物利用率低,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目前还没有利用蛋白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制备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高内相乳液的技术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作方法独特、能提高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为其进一步的功效作用及机理研究和开发应用奠定基础的一种利用蛋白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制备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高内相乳液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一种利用蛋白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制备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高内相乳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首先制备淀粉样纤维溶液,再与多糖静电结合制成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高内相乳液,然后将浓度为0.01~0.05wt%的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溶于十二烷中,将溶有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十二烷以75~85%的体积比与上述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混合,高速分散后制得油相高于74%的负载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高内相乳液;所述淀粉样纤维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鸡蛋清溶菌酶在pH2,90℃下加热8h制成HEWL淀粉样纤维;所述制备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高内相乳液的多糖为海藻多糖或低/高甲酯化果胶;所述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高内相乳液的制备方法为将pH2~6、浓度为0.002~0.01wt%的多糖与相应pH的0.025~0.5wt%淀粉样纤维溶液1:1混合产生静电结合,即可制成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高内相乳液;所述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与十二烷溶液的浓度比为0.01~0.05wt%。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1)制作方法独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是将鸡蛋清溶菌酶在pH2,90℃下加热8h制成HEWL淀粉样纤维;将pH2~6、浓度为0.002~0.01wt%的海藻多糖或低/高甲酯化果胶与相应pH的0.025~0.5wt%HEWL淀粉样纤维溶液1:1混合后静电结合,制成HEWL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高内相乳液(HIPEs);将浓度为0.01~0.05wt%的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溶于十二烷中;将溶有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十二烷以75~85%的比例与HEWL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混合,高速分散后制得油相高于74%的负载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HIPEs。2)能够显著提高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是利用HEWL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制备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HIPEs,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双健,易受空气中的氧、光、热氧化和分解,所制备的高内相乳液能够有效保护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免受紫外光、高温和Fe3+等的破坏。3)能显著地提高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生物利用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制成高内相乳液能有效改善其在机体内的生物可接受率,对枸杞特征性功效成分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利用蛋白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制备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高内相乳液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如下步骤:(1)将鸡蛋清溶菌酶(HEWL)在pH2,90℃下加热8h制成HEWL淀粉样纤维溶液;(2)将pH2~6、浓度为0.002~0.01wt%的海藻多糖与相应pH的0.025~0.5wt%HEWL淀粉样纤维溶液1:1混合后产生静电结合,制成HEWL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高内相乳液(HIPEs);(3)将浓度为0.01~0.05wt%的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溶于十二烷中;(4)将溶有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十二烷以75~85%的比例与HEWL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混合,高速分散后制得油相高于74%的负载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HIPEs。实施例二:一种利用蛋白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制备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高内相乳液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如下步骤:(1)将鸡蛋清溶菌酶(HEWL)在pH2,90℃下加热8h制成HEWL淀粉样纤维;(2)将pH2~6、浓度为0.002~0.01wt%的低甲酯化果胶与相应pH的0.025~0.5wt%HEWL淀粉样纤维溶液1:1混合后产生静电结合,制成HEWL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高内相乳液(HIPEs);(3)将浓度为0.01~0.05wt%的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溶于十二烷中;(4)将溶有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十二烷以75~85%的比例与HEWL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混合,高速分散后制得油相高于74%的负载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HIPEs。实施例三:一种利用蛋白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制备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高内相乳液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如下步骤:(1)将鸡蛋清溶菌酶(HEWL)在pH2,90℃下加热8h制成HEWL淀粉样纤维;(2)将pH2~6、浓度为0.002~0.01wt%的高甲酯化果胶与相应pH的0.025~0.5wt%HEWL淀粉样纤维溶液1:1混合后产生静电结合,制成HEWL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高内相乳液(HIPEs);(3)将浓度为0.01~0.05wt%的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溶于十二烷中;(4)将溶有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十二烷以75~85%的比例与HEWL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混合,高速分散后制得油相高于74%的负载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HIPEs。实施例四:一种利用蛋白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制备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高内相乳液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如下步骤:(1)将鸡蛋清溶菌酶(HEWL)在pH2,90℃下加热8h制成HEWL淀粉样纤维溶液;(2)将pH为2、浓度为0.002wt%的海藻多糖与相应pH的0.025wt%HEW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蛋白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制备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高内相乳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首先制备淀粉样纤维溶液,再与多糖静电结合制成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高内相乳液,然后将浓度为0.01~0.05wt%的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溶于十二烷中,将溶有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十二烷以75~85%的体积比与上述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混合,高速分散后制得油相高于74%的负载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高内相乳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蛋白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制备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高内相乳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首先制备淀粉样纤维溶液,再与多糖静电结合制成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高内相乳液,然后将浓度为0.01~0.05wt%的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溶于十二烷中,将溶有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十二烷以75~85%的体积比与上述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混合,高速分散后制得油相高于74%的负载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高内相乳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蛋白淀粉样纤维-多糖复合物制备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高内相乳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样纤维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鸡蛋清溶菌酶在pH2,90℃下加热8h制成HEWL淀粉样纤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蛋白淀粉样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亚美米佳曹有龙罗青禄璐李晓莺李越鲲冉林武张曦燕安巍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