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油缸的自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003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油缸的自防水结构,包括缸体、设置于所述缸体的一端的导向套以及从所述缸体的内部穿过所述导向套而伸出所述导向套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缸体之间形成有杆腔,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导向套之间设置有防水密封组件,所述导向套中设置有第一引油通道,所述第一引流通道的一端通向所述防水密封组件,另一端通向所述有杆腔。该液压油缸的自防水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压油缸的防水密封系统易造成密封件磨损、液压油消耗并造成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油缸的自防水结构
本技术属于液压油缸的防水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油缸的自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参见图1和图2,现有技术中,混凝土输送泵等泵送设备在混凝土的泵送过程中,当输送缸吸料时,相应的主油缸的活塞杆1通过水箱把水带入主油缸,从而加速液压系统液压油的乳化。为此,特设置了防水密封系统。防水密封系统具体的结构和原理为:将液压系统的齿轮泵2和蓄能器3的压力油源通过防水阀组4后接到导向套5里的防水密封组件6形成的密封腔,胀开防水密封组件6的唇边,有效的刮落活塞杆1上所带的水膜,防止从水箱带入液压系统。其中图2中的F口与图1中的E口相连接,图2中的S口接入水箱,系统压力超过防水阀组4的溢流阀设定压力时,有液压油溢出。上述现有技术中防水密封系统的缺陷在于:吸料和送料过程中,防水密封组件6始终处于胀开状态,密封件容易磨损。密封组件形成的密封腔达到防水阀组4的设定的压力时,将排出油水混合物,形成一定的液压油消耗,并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液压油缸的自防水结构,该液压油缸的自防水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压油缸的防水密封系统易造成密封件磨损、液压油消耗并造成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液压油缸的自防水结构,其中,包括缸体、设置于所述缸体的一端的导向套以及从所述缸体的内部穿过所述导向套而伸出所述导向套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缸体之间形成有杆腔,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导向套之间设置有防水密封组件,所述导向套中设置有第一引油通道,所述第一引流通道的一端通向所述防水密封组件,另一端通向所述有杆腔。优选地,所述导向套的内部具有液压油腔,所述第一引流通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液压油腔,所述导向套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缸体装配的安装端壁,所述安装端壁上设置有连接所述液压油腔与所述有杆腔的第二引油通道。优选地,所述第二引油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引油通道环布在所述活塞杆的周围。优选地,所述安装端壁形成为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安装在所述缸体的内侧。优选地,所述导向套中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缸体的轴向的纵向油道,所述纵向油道的一端布置于所述防水密封组件处,所述纵向油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引流通道的一端连通。优选地,所述防水密封组件至少包括位于所述纵向油道一侧的第一密封件和位于所述纵向油道的另一侧的第二密封件。优选地,所述第一引油通道沿所述缸体的轴向延伸。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分别为橡胶密封件。(三)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液压油缸的自防水结构的有益效果包括:由于所述导向套中设置有第一引油通道,所述第一引流通道的一端通向所述防水密封组件,另一端通向所述有杆腔。从而可以通过第一引流通道,引入有杆腔中压力油到防水密封组件形成的封闭腔,当活塞杆收回运动时,从有杆腔引入的油压力胀开防水密封组件的唇边,从而有效阻止活塞杆上附带的水膜进入油缸;当活塞杆外伸运动时,因为有杆腔处于低压状态,防水密封组件承受油压小,不需刮水膜,由于防水密封组件只在活塞杆收回运动时刮水膜,使得防水密封组件刮水膜的时长极大缩短,从而降低了防水密封组件的摩擦损耗。这相当于导向增加了自防水用的压力油道,使得这种液压油缸具备自防水能力;总之,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液压油缸的自防水结构能够简化系统,降低密封组件磨损,不消耗液压油,不污染环境。本技术显然还适用于活塞杆与其它液体接触的场合。附图说明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液压油缸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液压油缸的密封系统对应的液压系统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液压油缸的自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活塞杆、2-齿轮泵、3-蓄能器、4-防水阀组、5-导向套、6-防水密封组件、7-缸体、8-第一引油通道、9-有杆腔、10-液压油腔、11-第二引油通道、12-纵向油道、13-活塞、51-安装端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也可以是“传动连接”,即通过带传动、齿轮传动或链轮传动等各种合适的方式进行动力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油缸的自防水结构,其中,包括缸体7、设置于缸体7的一端的导向套5以及从缸体7的内部穿过导向套5而伸出导向套5的活塞杆1,活塞杆1位于缸体7中的端部设置有活塞13,活塞杆1与缸体7之间形成有杆腔9,活塞杆1与导向套5之间设置有防水密封组件6,导向套5中设置有第一引油通道8,第一引流通道8的一端通向防水密封组件6,另一端通向有杆腔9,第一引油通道8具体可以沿缸体7的轴向延伸,但是沿其他方向延伸也是可以的。通过第一引流通道8,引入有杆腔9中压力油到防水密封组件6形成的封闭腔,当活塞杆1收回运动时,从有杆腔9引入的油压力胀开防水密封组件6的唇边,从而有效阻止活塞杆1上附带的水膜进入油缸;当活塞杆1外伸运动时,因为有杆腔9处于低压状态,防水密封组件6承受油压小,不需刮水膜,由于防水密封组件6只在活塞杆1收回运动时刮水膜,使得防水密封组件6刮水膜的时长极大缩短,从而降低了防水密封组件6的摩擦损耗。作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导向套5的内部具有液压油腔10,第一引流通道8的另一端连通于液压油腔10,导向套5的一端具有与缸体7装配的安装端壁51,安装端壁51上设置有连接液压油腔10与有杆腔9的第二引油通道11,即第一引流通道8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液压油腔10、第二引油通道11而连通至有杆腔9。第二引油通道11为多个,多个第二引油通道11环布在活塞杆1的周围。当然,即使改变和替换导向套5、第二引油通道11的具体结构位置、布置形式,只要能够保证从有杆腔9引入的油压力胀开防水密封组件6的唇边,各种改变和替换结构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安装端壁51形成为凸起结构,凸起结构安装在缸体7的内侧。当然,即使导向套5的一端的安装端壁51不形成为凸起结构,而设计成其他合适的结构形式,也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油缸的自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设置于所述缸体的一端的导向套以及从所述缸体的内部穿过所述导向套而伸出所述导向套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缸体之间形成有杆腔,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导向套之间设置有防水密封组件,所述导向套中设置有第一引油通道,所述第一引油通道的一端通向所述防水密封组件,另一端通向所述有杆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油缸的自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设置于所述缸体的一端的导向套以及从所述缸体的内部穿过所述导向套而伸出所述导向套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缸体之间形成有杆腔,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导向套之间设置有防水密封组件,所述导向套中设置有第一引油通道,所述第一引油通道的一端通向所述防水密封组件,另一端通向所述有杆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油缸的自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的内部具有液压油腔,所述第一引油通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液压油腔,所述导向套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缸体装配的安装端壁,所述安装端壁上设置有连接所述液压油腔与所述有杆腔的第二引油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油缸的自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油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引油通道环布在所述活塞杆的周围。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浩赵雪峰刘荣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峰天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