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缩链床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811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伸缩链床及使用方法,包括底部框架、伸缩框架、链床和驱动机构,所述伸缩框架滑动连接在底部框架的上端,用于带动链床实现双向伸缩,所述链床设置在伸缩框架的上端,用于输送车身,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底部框架上,其移动端与伸缩框架连接,用于控制伸缩框架的往复移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转臂和连杆,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底部框架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臂固定连接,本伸缩链床及使用方法实现了相邻链床与移动链床交接时的联动交叉同步运行,避免出现移动链床对接时端部间隙带来的车身支撑输送过程中出现的卡阻、运行不畅的情况,实现平稳输送,有利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伸缩链床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生产
,具体为一种伸缩链床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国内汽车行业经过数十年的蓬勃发展,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用于汽车涂装车间的滑橇输送系统,由于其布局灵活、功能多样,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现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和其它类似行业,滑橇输送系统多采用滚床作为基础输送单元,而滚床必须要通过滑橇才能实现车身的输送传输,一定程度上就提高了总的投资成本,传统的滑橇是通过在两根纵梁上设置车身,两根纵梁与输送机配合实现车身的输送完成各工艺过程,为了降低投资成本和降低能源的消耗,逐渐发展了无橇化输送技术。无橇化输送是通过链床进行输送,链床都是交叉布置的,当遇到固定链床与可移动链床进行转换时,由于没有滑橇的纵梁,两链床的端部有空隙,支撑车身的横梁输送过程中会出现卡阻,运行不畅的情况,甚至无法通行,大大的影响生产节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伸缩链床及使用方法,实现了相邻链床与移动链床交接时的联动交叉同步运行,避免出现移动链床对接时端部间隙带来的车身支撑输送过程中出现的卡阻、运行不畅的情况,实现平稳输送,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伸缩链床,包括底部框架、伸缩框架、链床和驱动机构,所述伸缩框架滑动连接在底部框架的上端,用于带动链床实现双向伸缩,所述链床设置在伸缩框架的上端,用于输送车身,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底部框架上,其移动端与伸缩框架连接,用于控制伸缩框架的往复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转臂和连杆,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底部框架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臂固定连接,转臂的一端与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伸缩框架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齿轮电机、驱动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电机固定在底部框架上,齿轮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齿轮固定连接,驱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齿条沿底部框架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齿条与伸缩框架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齿条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其移动通过的限位架,限位架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第一导向轮与齿条的侧面相接触,第二导向轮与齿条的无齿端面相接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部框架与伸缩框架之间通过至少一对走轮装置移动连接,所述走轮装置包括L型固定板、连接轴、走轮和U型导轨,所述L型固定板固定在底部框架上,L型固定板位于伸缩框架的一侧,L型固定板的上端与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走轮转动连接在连接轴上,所述U型导轨设置在伸缩框架上且开口朝向外侧,所述走轮位于U型导轨内且与U型导轨的内侧面相贴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框架的两端对称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限位块、滚轴、第二固定座,所述限位块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座与伸缩框架固定连接,限位块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长孔,所述滚轴横穿长孔且滚轴的两端与第二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与底部框架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相邻交接的链床端部之间对称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连接架、支撑架、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连接架固定在相邻交接链床的一侧,所述支撑架设置在连接架上,所述第一滚轮水平转动连接在连接架的上部外侧,用于链床的侧向导向,所述第二滚轮竖直转动连接在连接架内,用于链床的底部支撑导向。一种伸缩链床的使用方法,将伸缩链床设置在相邻两个固定链床之间,通过伸缩链床的伸缩驱动将链床伸出交接位置与待交接固定链床对接,实现车身的传输,然后通过伸缩驱动将车身传输至另一固定链床;当,车身需要换向输送时,将伸缩链床与旋转设备连接,用于实现车身输送的换向交接;当,车身需要横向输送时,将伸缩链床与移行设备连接,用于实现车身输送的横向交接;当,车身需要同时换向和横向输送时,将伸缩链床与旋转移行设备连接,用于实现车身输送的横向交接和换向;当,车身需要升降输送时,将伸缩链床与升降机设备连接,用于实现车身输送的跨楼层交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伸缩链床可以有效的解决固定链床与移动链床对接时端部间隙带来的车身支撑输送过程中出现的卡阻、运行不畅的情况,实现平稳输送,通过设置滑动连接的伸缩框架可以带动链床实现双向伸缩,便于固定链床与移动链床交接的联合交叉同步运行,保证了车身的顺畅移位和交接,同时,伸缩链床配合旋转设备、移行设备、旋转移行设备和升降机设备等移动设备,分别应用于车身的换向交接、横向交接、换向和横向同步交接以及跨楼层交接,有效的加快了生产节拍,提高了使用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去除链床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走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伸缩初始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伸缩左交接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伸缩右交接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链床、2伸缩框架、3底部框架、4走轮装置、41L型固定板、42连接轴、43走轮、44U型导轨、5驱动机构、51驱动电机、52转臂、53连杆、54齿轮电机、55驱动齿轮、56齿条、57限位架、58第一导向轮、59第二导向轮、6限位机构、61第一固定座、62限位块、63长孔、64滚轴、65第二固定座、7导向机构、71连接架、72支撑架、73第一滚轮、74第二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伸缩链床,包括可移动的底部框架3、伸缩框架2、链床1、驱动机构5、导向机构7和驱动机构5,伸缩框架2移动连接在底部框架3的上端,链床1设置在伸缩框架2的上端,驱动机构5设置在底部框架3上,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51、转臂52和连杆53,驱动电机51固定在底部框架3上,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与转臂52固定连接,转臂52的一端与连杆53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杆53的另一端与伸缩框架2连接;携带车身的支撑输送至对接链床即伸缩链床交接工位,同时伸缩链床通过驱动电机51带动转臂52和连杆53转动伸长,进而使得链床1伸出交接位置与待交接固定链床形成联动交叉同步运行,从使车身连同支撑传输至伸缩链床,驱动机构5带动链床1伸缩收回至初始位置,可移动的伸缩链床将车身输送到下一个对接位置,然后再通过驱动机构5控制链床1伸出与另一端或者同端的待交接固定链床连接,链床1输送链条将车身输送至交接链床,完成车身的输送;底部框架3与伸缩框架2之间通过至少一对走轮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伸缩链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框架(3)、伸缩框架(2)、链床(1)和驱动机构(5),所述伸缩框架(2)滑动连接在底部框架(3)的上端,用于带动链床(1)实现双向伸缩,所述链床(1)设置在伸缩框架(2)的上端,用于输送车身,所述驱动机构(5)设置在底部框架(3)上,其移动端与伸缩框架(2)连接,用于控制伸缩框架(2)的往复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缩链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框架(3)、伸缩框架(2)、链床(1)和驱动机构(5),所述伸缩框架(2)滑动连接在底部框架(3)的上端,用于带动链床(1)实现双向伸缩,所述链床(1)设置在伸缩框架(2)的上端,用于输送车身,所述驱动机构(5)设置在底部框架(3)上,其移动端与伸缩框架(2)连接,用于控制伸缩框架(2)的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链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51)、转臂(52)和连杆(53),所述驱动电机(51)固定在底部框架(3)上,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与转臂(52)固定连接,转臂(52)的一端与连杆(53)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杆(53)的另一端与伸缩框架(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链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齿轮电机(54)、驱动齿轮(55)和齿条(56),所述齿轮电机(54)固定在底部框架(3)上,齿轮电机(54)的输出轴与驱动齿轮(55)固定连接,驱动齿轮(55)与齿条(56)相啮合,所述齿条(56)沿底部框架(3)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齿条(56)与伸缩框架(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伸缩链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56)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其移动通过的限位架(57),限位架(57)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58)和第二导向轮(59),第一导向轮(58)与齿条(56)的侧面相接触,第二导向轮(59)与齿条(56)的无齿端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链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3)与伸缩框架(2)之间通过至少一对走轮装置(4)移动连接,所述走轮装置(4)包括L型固定板(41)、连接轴(42)、走轮(43)和U型导轨(44),所述L型固定板(41)固定在底部框架(3)上,L型固定板(41)位于伸缩框架(2)的一侧,L型固定板(41)的上端与连接轴(42)固定连接,所述走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冰涛范颖超赵茂松高春生陈显袁喜报周正川祁文昌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昌兴洛阳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