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座椅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为提高乘座舒适性,汽车座椅的结构和功能不断改进。由座椅骨架所决定的座椅姿态,包括座椅靠背角度、腿托伸出长度和角度、座框高度和角度等是影响座椅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座椅姿态调整的目标是满足乘员小腿和足部、大腿以及躯干三个主要部分的承托力需求,使三大部分受到充分且适当的支撑力,以尽可能降低髋关节、膝关节的关节受力,以及受其影响的脊柱关节、肩关节等关节受力,从而使乘员身体各部位处于一种高度放松的状态,即所谓的“零重力”状态。其中,座框的高度、倾角对人体受力情况影响较大,提高座框调节能力以满足不同体形乘员对座椅舒适性的要求。现有技术中,座框倾角和座框高度的调节一般基于四连杆机构,即座框与底座之间连接有连杆,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连杆转动从而带动座框运动,实现倾角和高度的调节。为提高舒适性,座框的调节能力必须增强,包括调节范围、调节方式和灵活性,然而,座框调节灵活性的提高与其稳定性是一对相矛盾的关系。在座框调节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尽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结构,包括底座(501),该底座(501)上方设置有座框(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框(200)的前部和后部分别与所述底座(501)之间设有两根座框调节连杆(580),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均在竖直面内转动,每根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与所述底座(501)分别通过铰接轴(502)铰接;/n位于所述座框(200)后部的两根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左右正对,并分别与所述座框(200)铰接;/n位于所述座框(200)前部的两根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左右正对,并分别与所述座框(200)通过倾角调节连杆(590)连接,两根所述倾角调节连杆(5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结构,包括底座(501),该底座(501)上方设置有座框(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框(200)的前部和后部分别与所述底座(501)之间设有两根座框调节连杆(580),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均在竖直面内转动,每根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与所述底座(501)分别通过铰接轴(502)铰接;
位于所述座框(200)后部的两根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左右正对,并分别与所述座框(200)铰接;
位于所述座框(200)前部的两根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左右正对,并分别与所述座框(200)通过倾角调节连杆(590)连接,两根所述倾角调节连杆(590)左右正对;
位于所述座框(200)前部的其中一根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连接有转动驱动机构(500),位于所述座框(200)后部的其中一根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也连接有一个所述转动驱动机构(500),两个所述转动驱动机构(500)分别靠近所述座框(200)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框(200)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两块座框边板(210),两块所述座框边板(210)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座框前横杆(230),两块所述座框边板(210)的后端之间连接有座框后横杆(220),所述座框后横杆(220)的两端分别可自转地穿设在相应的所述座框边板(210)内;
所述座框后横杆(220)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底座(501)之间连接有一根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这两根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左右正对设置,两根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上端均与所述座框后横杆(220)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座框边板(210)的前端分别与所述底座(501)之间连接有一根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和一根倾角调节连杆(590);
位于所述座框(200)左右两侧的两根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之间连接有同步杆(5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杆(503)为空心杆,所述同步杆(503)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铰接加强件(504),该铰接加强件(504)呈管状,该铰接加强件(504)的一端插设在所述同步杆(503)内,该铰接加强件(504)的另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
所述铰接加强件(504)内穿设有铰接螺栓(505),该铰接螺栓(505)的螺杆穿设在所述铰接加强件(504)内并与其螺纹配合,该铰接螺栓(505)上转动套设有所述倾角调节连杆(59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加强件(504)包括同轴相连的插入段和抗剪段,所述插入段插设在所述同步杆(503)内,所述抗剪段外套设有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
所述插入段和抗剪段之间设有向外凸出的环向凸缘,该环向凸缘将所述同步杆(503)和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分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螺栓(505)包括顺次连接的螺头、光杆段和螺杆段,所述螺杆段插设在所述铰接加强件(504)内并伸入所述同步杆(503),所述光杆段外套设有所述倾角调节连杆(590);
所述光杆段的外径大于所述螺杆段的外径,二者连接处形成台阶面,该台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双华,张明,任四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