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车辆驾驶操作中减少乘客的晕车相关紊乱的装置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498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车辆驾驶操作中减少晕车相关紊乱的装置,具有车辆座椅(1)和头枕(1.1)。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该装置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地调节车辆座椅(1)和/或头枕(1.1)以相对于车辆座椅(1)上的乘客头部定位头枕(1.1)的致动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在车辆驾驶操作中减少乘客的晕车相关紊乱的装置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车辆驾驶操作中减少乘客的晕车相关紊乱的装置,具有车辆座椅和头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由EP1806257B1公开了一种机动车的头枕。头枕包括支撑垫,其包括头托部分和至少与头托部分的下边缘邻接的附接部分,其中,头托部分的和附接部分的正面在自由状态下处于相互延伸范围内。该头托部分的柔软度大于附接部分的柔软度,使得头托部分因支撑乘客头部而被压陷达如下深度,该深度足以使附接部分相对于头托部分突出,以致它形成颈部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出一种相对于现有技术有所改进的、用于在车辆驾驶操作中减少乘客的晕车相关紊乱的装置以及一种具有这种装置的车辆。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就装置而言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实现,就车辆而言通过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特征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有利设计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车辆座椅和头枕的、用于在车辆驾驶操作中减少晕车相关紊乱的装置包括如下的致动器,它用于至少部分地调节车辆座椅和/或头枕,以相对于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客的头部来定位头枕。所述调节在此能按照多个自由度以回转和平移的方式进行。借助如此构成的装置,尤其是将头部如下定位,即,使头部与头枕较好地接触,从而可以显著减小在车辆驾驶操作、尤其是自动驾驶操作中的头部加速度。由此又可以基本避免乘客出现与晕车相关的紊乱。因此将头部固定。晕车(即所谓的运动病)的特点尤其是出现如疲劳、提不起兴趣、头晕、面色苍白、头痛、冒汗和/或恶心等症状。为了相对于头枕最佳定位乘客头部,该头枕的支撑区域包含可切换弹性状态的材料。在此,所述切换可以通过手动按下按钮、通过语音输入或以自动方式被激活。如果头部陷入支撑区域中,则该材料固化,使得头部在该位置被稳定。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材料内集成有用于产生磁场以固化材料的金属丝。当产生磁场时,该材料固化以用于相对于头枕稳定头部。一种另选或附加的实施方式规定,所述材料在被施加电压时固化,使得乘客头部以其姿态被稳定。所述材料还另选或附加地尤其在头部向支撑区域上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在支撑区域中固化。头部因而陷入该支撑区域中,该材料固化并相对于头枕将头部稳定在其位置上。在另一另选的或附加的实施形式中,该材料以化学方式可逆地固化,由此使乘客头部以其姿态被稳定,从而可以至少减少乘客的与晕车相关的紊乱。该装置的一种设计方案规定,该支撑区域至少在局部被刚性结构包围。这种刚性结构基本上规定了头枕形状并限定了支撑区域的大小。为了优化头部的稳定性,在该刚性结构区域内设有至少一个呈钳状件形式的致动器,致动器的自由端在致动器激活状态下突伸入头枕的支撑区域中。在头部陷入支撑区域的状态下,钳状件如此被定位在头部的侧向,即,提高了头部的稳定性。此外,为了使头部更好地贴靠头枕的支撑区域,在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内集成有可朝向乘客移动的支撑件。如果该支撑件伸出,则使得乘客身体、特别是上身前挺,从而头部在车辆行驶操作期间总是贴靠头枕。所述支撑件是类似于所谓腰部支撑的部件。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其具有用于在车辆驾驶操作中减少与晕车相关的乘客机能紊乱的装置。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来详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示出:图1示意性示出用于在车辆驾驶操作中减少乘客的晕车相关紊乱的装置的头枕的前视截面图和在致动器区域内的头枕放大局部,图2示意性示出处于竖立姿态的车辆座椅,图3示意性示出处于绕车辆横轴转动姿态的车辆座椅,图4示意性示出可自动运动的头枕,图5示意性示出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的在可运动支撑件区域内的截面图局部。在所有图中,彼此对应的零部件带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车辆座椅1(如图2和图3所示)的头枕1.1的前视截面图,该车辆座椅还包括座椅靠背1.2和形成座椅面的座垫1.3。另外,在图2中示出了截面图的放大局部。车辆座椅1是用于在车辆(未示出)的行驶操作中减少乘客(未示出)的晕车相关紊乱的装置的组成部分。如果乘客是车辆使用者、即车辆司机并且车辆具有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则乘客可以在自动驾驶中致力于其它活动。例如在车辆驶向其目的地时,乘客可以读书或看电影。因为乘客(其也可能是副驾或其它车辆乘客)未专心驾驶且专注于其它活动,因此存在出现晕车的风险,即所谓的旅行病或运动病。即使车辆不具备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副驾或车辆后排的其他乘客也会出现晕车。晕车是指由意外运动尤其在车辆中造成的乘客身体反应,如脸色苍白、头痛、恶心、呕吐和眩晕。该身体反应被称为与晕车相关的紊乱或症状。为了至少显著减少出现与晕车相关的紊乱的风险,设有下述的装置。尤其是,该装置用于稳定在车辆座椅1上的乘客的头部以及身体,以至少减少与晕车有关的紊乱。头枕1.1包括支撑区域A,该支撑区域布置在头枕1.1的面向乘客的一侧,其中,该支撑区域A至少在局部被刚性结构S包围,该刚性结构尤其由硬塑料制成,例如由至少一种热塑性塑料和/或至少一种热固性塑料构成。在支撑区域A和刚性结构S之间存在凝胶G和/或造型层。支撑区域A由一种材料、特别是由可切换弹性状态的泡沫材料形成。即,该材料在头部陷入支撑区域A时变硬。因此,该材料具有适配于个人的硬度特性,其中,当乘客头部固定地贴靠支撑区域A时,该材料有较高的硬度。可采用人工方式通过按下按钮、语音输入和/或以自动化的方式来激活所述材料、尤其是泡沫材料的可切换性。为了固化支撑区域A的材料,若干金属丝可被整合到该材料中,借助金属丝可建立磁场以固化该材料。替代地或另外地,如果加载电压,则该材料固化,其中,又可以替代地或补充地规定,该材料在被施以压力时固化。另一个替代或附加的可能性是该材料以化学方式可逆地固化,以便在陷入支撑区域A的状态中稳定头部。根据本实施例,头枕1.1借助致动器2被固定到座椅靠背1.2上,使得头枕1.1可在车辆纵轴线方向上移动。尤其是,头枕1.1被移向乘客,使得头贴靠支撑区域A。特别是,头枕1.1借助球轴承被安置在相应致动器2上。球轴承用于至少补偿回转运动。在头枕1.1上,振动马达3布置在相应致动器2的区域内,振动马达可被激活以将振动传入乘客头部,从而尤其使乘客的平衡器官不敏感并由此减少与晕车相关的紊乱。钳状件4作为另一致动器横向布置在头枕1.1内,钳状件与弹簧件5有效连接,其中,该弹簧件5在钳状件4的初始位置时被预紧。钳状件4的自由端在激活状态下突伸入头枕1.1的支撑区域A中,由此,乘客头部按照其贴靠在头枕1.1上的姿态被附加稳定。头枕1.1可以移向头部以使头部更好地贴靠支撑区域A,因此头部可以向前移动,如图4所详细示出的那样。头枕1.1的竖立角度和伸出距离和进而头部的姿态和取向由使用者的意愿决定。在休息阶段,头枕1.1缩回,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在车辆驾驶操作中减少晕车相关紊乱的装置,具有车辆座椅(1)和头枕(1.1),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地调节车辆座椅(1)和/或头枕(1.1)以相对于车辆座椅(1)上的乘客头部来定位头枕(1.1)的致动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031 DE 102018008630.61.一种用于在车辆驾驶操作中减少晕车相关紊乱的装置,具有车辆座椅(1)和头枕(1.1),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地调节车辆座椅(1)和/或头枕(1.1)以相对于车辆座椅(1)上的乘客头部来定位头枕(1.1)的致动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1.1)的支撑区域(A)包括能够切换弹性状态的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材料中集成有用于产生磁场以固化所述材料的金属丝。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在被施以电压时固化。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波尔曼
申请(专利权)人:戴姆勒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