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243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座椅,包括:倚靠部和坐倚部,坐倚部包括升降座、环升降座设置的外框座、固定在所述外框座上的调节管、前移部和提升部,所述调节管上沿管体长度方向设置有一列插接口,所述调节管的端部固定有一探入舌;其中通过调节所述提升部的插接头至不同的所述插接口内,以实现所述可调节座椅的高度变化;通过调节所述前移部的不同的关卡口内卡设所述探入舌,以实现所述可调节座椅的前后变化。此种可调节座椅,通过升降座配合提升部,实现该可调节座椅的上下调节效果,通过前移部实现可调节座椅的前后移动,通过多列插接口的设置实现多种关卡的调节的效果,通过探入舌的配合实现插接定位效果,此种可调节座椅结构简单,操作快捷。

An adjustable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座椅
本技术涉及座椅,特别地涉及一种可调节座椅。
技术介绍
申请号:CN201710476085.4,公开了一种便于乘客操作进入的座椅结构,包括座靠和与座靠通过翻转部连接的座垫,所述座靠与座垫之间设有角度调节装置和翻转滑动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拉锁部、与拉锁部单进端连接的解锁盒和装在翻转部上的拨块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角度调节装置,可实现座椅的座靠在一定角度内翻转,为后排座位腾出足够的上下车通道空间,方便后排乘客上下车;功能多样,通过翻转滑动装置不仅可实现座椅在滑轨内前后滑移,还可实现座靠的翻转放平,最大化扩展了车内储物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座椅的角度调节与座椅的翻转放平、前后滑移互不影响,操作简单,运行顺畅,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此种座椅结构,虽然能够实现良好的调节效果,但是其对于座椅的上下、前后调节效果一般且结构复杂,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可调节座椅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可调节座椅。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座椅,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座椅,包括:倚靠部和坐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倚部包括升降座、环所述升降座设置的外框座、固定在所述外框座上的调节管、前移部和提升部,所述调节管上沿管体长度方向设置有一列插接口,所述调节管的端部固定有一探入舌;其中/n通过调节所述提升部的插接头至不同的所述插接口内,以实现所述可调节座椅的高度变化;/n通过调节所述前移部的不同的关卡口内卡设所述探入舌,以实现所述可调节座椅的前后变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座椅,包括:倚靠部和坐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倚部包括升降座、环所述升降座设置的外框座、固定在所述外框座上的调节管、前移部和提升部,所述调节管上沿管体长度方向设置有一列插接口,所述调节管的端部固定有一探入舌;其中
通过调节所述提升部的插接头至不同的所述插接口内,以实现所述可调节座椅的高度变化;
通过调节所述前移部的不同的关卡口内卡设所述探入舌,以实现所述可调节座椅的前后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可调节座椅还包括滑动架,所述滑动架上开设有若干滑槽,所述升降座的表面固定有若干滑块,每个滑块可滑动地卡设在一个所述滑槽内,所述前移部固定在所述滑动架上;其中
当调节所述前移部的不同的关卡口内卡设所述探入舌时,所述滑块沿着所述滑槽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移部包括铰接在所述滑动架上的把手和长调板,所述把手的一侧与铰接板铰接,所述铰接板固定在所述滑动架上,所述长调板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若干所述关卡口,所述把手上具有一按压舌,所述长调板上具有一折弯板,所述按压舌压合在所述折弯板上;
当所述把手被按压时,所述长调板相对所述铰接板的长度方向翻折以使所述探入舌脱出所述关卡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升部包括:
底座盘,所述底座盘固定在所述升降座的横梁架上,所述底座盘上固定有一固定轴,所述底座盘上开设有一第一敞口和第二敞口;
插接盘,所述插接盘的一端具有一插接头,所述插接盘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插接盘上开设与所述第一敞口适配的第五敞口;
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套定在所述底座盘之下的所述固定轴上,所述第一扭簧的第一支端依次伸入所述第一敞口和所述第五敞口,第二支端伸入所述第二敞口;
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套设在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昊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