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下料的铝型材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74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下料的铝型材模具,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模,所述支撑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模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安装座、定位机构、转动机构、压模、模型板、导向板、收集箱、滚轮、拉把、第二轴承座、连接杆、转杆、挡板、第一轴承座、把手、转板、滑块、滑槽、活动孔、定位槽、通孔、拉块、转槽、限位块、卡块、卡槽和支撑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铝型材模具需要等待其冷却再通过人为操作将制品取出,这种效率低,而且耗时长,导致加工效率低,另外铝型材成型后温度过高,人工操作下料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下料的铝型材模具
本技术属于铝型材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下料的铝型材模具。
技术介绍
铝材由铝和其它合金元素制造的制品,通常是先加工成铸造品、锻造品以及箔、板、带、管、棒、型材等后,再经冷弯、锯切、钻孔、拼装、上色等工序而制成,主要金属元素是铝,在加上一些合金元素,提高铝材的性能,铝型材大多为铝棒通过配料、热熔、挤压、铸型从而得到不同截面形状的铝材料。随着国民经济和高新技术的稳定、持续、快速发展,铝冶炼和铝型材加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对铝型材的制造也越来越丰富,现有的铝型材在冲压成型后,需要等待其冷却再通过人为操作将制品取出,这种效率低,而且耗时长,导致加工效率低,另外铝型材成型后温度过高,人工操作下料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针对现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了一种方便使用者进行下料,加工效率高,方便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下料的铝型材模具,具备方便使用者进行下料,加工效率高且方便使用者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铝型材模具需要等待其冷却再通过人为操作将制品取出,这种效率低,而且耗时长,导致加工效率低,另外铝型材成型后温度过高,人工操作下料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下料的铝型材模具,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模,所述支撑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模型板,所述模型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右侧贯穿至支撑板的右侧并套设有转板,所述转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所述支撑板靠近定位机构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机构配合使用的定位槽,所述安装座的前侧设置有收集箱,所述安装座前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收集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转动机构配合使用的限位块。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与定位槽配合使用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左侧与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右侧与转板的内壁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后侧与安装座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块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套设有与限位块配合使用的转块。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开设有与转块配合使用的转槽,所述转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限位块的内部开设有与卡块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转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块。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转板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转板的右侧开设有活动孔,所述定位杆的右侧穿过活动孔并延伸至转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转板的左侧开设有与定位杆配合使用的通孔。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转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一轴承座,所述模型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侧套设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靠近支撑板内壁的一侧与支撑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板。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模型板配合使用的导向板,所述收集箱位于导向板的底部,所述收集箱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收集箱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拉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安装座、定位机构、转动机构、压模、模型板、导向板、收集箱、滚轮、拉把、第二轴承座、连接杆、转杆、挡板、第一轴承座、把手、转板、滑块、滑槽、活动孔、定位槽、通孔、拉块、转槽、限位块、卡块、卡槽和支撑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铝型材模具需要等待其冷却再通过人为操作将制品取出,这种效率低,而且耗时长,导致加工效率低,另外铝型材成型后温度过高,人工操作下料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机构,有效的实现了对转板与支撑板之间进行定位的作用,从而防止了转板的移动,进而防止了模型板的转动,方便了压模配合模型板对铝材进行加工,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3、本技术通过设置转动机构,方便了使用者转动对限位块进行限位,从而防止了收集箱的移动,进而方便了使用者对收集箱进行定位,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4、本技术通过设置转槽,方便了转块转动至限位块的内腔,且通过设置卡块和卡槽的配合使用,方便了使用者对限位块与转块之间进行定位,通过设置拉块,方便了使用者拉动拉块的转动,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5、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的配合使用,有效的增加了活动板移动的稳定性,且实现了对活动板进行限位的作用,防止了活动板移动时发生偏斜,进而使定位机构能够稳定移动,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6、本技术通过设置活动孔和通孔,有效的避免了定位杆与转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方便了定位杆的移动,通过设置把手,方便了使用者控制转板的转动,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7、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有效的增加了转杆和连接杆转动时的稳定性,从而增加了模型板转动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挡板,有效的实现了对转杆与转板之间进行加固的效果,增加了转板转动的稳定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8、本技术通过设置导向板,有效的实现了加工完成后的铝材进行导向至收集箱的功能,从而方便了铝材的收集,通过设置滚轮,方便了使用者控制收集箱的移动,通过设置拉把,方便了使用者拉动收集箱的移动,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局部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局部结构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转板和支撑板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局部结构的右视剖视图。图中:1、安装座;2、定位机构;201、活动板;202、定位杆;203、弹簧;3、转动机构;301、固定杆;302、转块;303、固定块;4、压模;5、模型板;6、导向板;7、收集箱;8、滚轮;9、拉把;10、第二轴承座;11、连接杆;12、转杆;13、挡板;14、第一轴承座;15、把手;16、转板;17、滑块;18、滑槽;19、活动孔;20、定位槽;21、通孔;22、拉块;23、转槽;24、限位块;25、卡块;26、卡槽;27、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下料的铝型材模具,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7,支撑板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模4,支撑板2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模型板5,模型板5的右侧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下料的铝型材模具,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7),所述支撑板(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模(4),所述支撑板(2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模型板(5),所述模型板(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杆(12),所述转杆(12)的右侧贯穿至支撑板(27)的右侧并套设有转板(16),所述转板(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2),所述支撑板(27)靠近定位机构(2)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机构(2)配合使用的定位槽(20),所述安装座(1)的前侧设置有收集箱(7),所述安装座(1)前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3),所述收集箱(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转动机构(3)配合使用的限位块(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下料的铝型材模具,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7),所述支撑板(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模(4),所述支撑板(2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模型板(5),所述模型板(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杆(12),所述转杆(12)的右侧贯穿至支撑板(27)的右侧并套设有转板(16),所述转板(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2),所述支撑板(27)靠近定位机构(2)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机构(2)配合使用的定位槽(20),所述安装座(1)的前侧设置有收集箱(7),所述安装座(1)前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3),所述收集箱(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转动机构(3)配合使用的限位块(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料的铝型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活动板(201),所述活动板(2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与定位槽(20)配合使用的定位杆(202),所述定位杆(202)的表面套设有弹簧(203),所述弹簧(203)的左侧与活动板(20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03)的右侧与转板(16)的内壁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料的铝型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3)包括两个固定块(303),所述固定块(303)的后侧与安装座(1)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块(303)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01),所述固定杆(301)的表面套设有与限位块(24)配合使用的转块(30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料的铝型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辉罗铭强郑建东黄和銮李金贵梁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兴发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