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138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9
本申请提供一种探测器,可节省探测器的整机制造成本,降低探测器的整机重量,柔性膜和闪烁体的封装工艺简单,成本低。并且探测器的边框厚度为1‑2mm的范围,能够满足如乳腺探测、兽用探测等各类要求技术高的探测器应用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探测器
本申请涉及屏幕封装
,尤其涉及一种探测器。
技术介绍
在X射线平板探测器中,闪烁屏耦合是探测器的组装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核心技术,闪烁屏耦合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探测器的性能高低。闪烁屏耦合指闪烁屏跟传感器紧密贴合在一起。目前针对CsI(碘化铯的化学式)闪烁屏与感光传感器之间的耦合技术主要分为间接耦合技术和直接生长耦合技术。现有技术的大尺寸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探测器,因技术难度或者降低成本,大部分都会采用多片CMOS传感器拼接组成。这种拼接组成的探测器,在直接生长耦合闪烁屏时,因传感器之间的拼接缝会导致闪烁屏龟裂、图像异常及耐候性测试异常等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这种采用多片CMOS传感器拼接组成的探测器主要采用间接耦合的方式。目前的间接耦合技术存在两种方案,其一为主要结构采用透明的光纤基板结构耦合的方案,其二为主要结构采用非透明基板倒扣耦合的方案。非透明基板主要包括C基(碳基)、Al基(铝基)或者有机柔性基板。采用非透明基板的方式镀膜的结构中,镀膜基板的硬度稍大,容易变形,用胶贴合效果很差,导致闪烁屏的图像质量不好;基板蒸镀CsI时需要采用透明封装方案,但透明封装方案工艺复杂、费用高,而且容易划伤闪烁体导致闪烁屏失效;基板比CsI闪烁屏尺寸大,导致装配后的整机无法做到2mm以内的窄边框。采用透明光纤导板的方式的结构中,光纤导板硬度大,将光纤导板与传感器贴合的难度大,贴合胶层容易产生有气泡、厚度不均匀的问题;光纤导板价格昂贵,制作成本高;光纤导板对闪烁体的光有高达30%左右的吸收,且有一定的散射,增大了X射线的剂量,也影响图像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探测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探测器存在闪烁屏制作成本高、良率差、图像质量不好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探测器,包括闪烁体组件、柔性膜以及传感器组件,所述柔性膜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闪烁体组件封装在所述柔性膜的第一表面上,所述传感器组件贴合在所述柔性膜的第二表面上。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闪烁体组件和传感器组件通过柔性膜耦合在一起,由于柔性膜对X射线的高透过率和低吸收,从而减少X射线的剂量,提高了探测器的性能,且柔性膜具有成本低、耦合难度低等优点,使得探测器能够拥有高良率和广泛应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闪烁体组件包括保护膜和闪烁体,所述闪烁体贴合在所述柔性膜的第一表面上,所述保护膜覆盖在所述闪烁体远离所述柔性膜的表面并将所述闪烁体封装。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采用保护膜将闪烁体封装在保护膜和柔性膜所形成的封闭空间中,防止闪烁体被划伤以及防止水汽侵入闪烁体导致影响图像质量的后果。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保护膜具有保护膜中部、保护膜连接部和保护膜侧边,所述保护膜连接部连接所述保护膜中部和所述保护膜侧边,所述柔性膜具有柔性膜中部和多个柔性膜边缘,所述多个柔性膜边缘分别连接在所述柔性膜中部的外周;所述闪烁体贴合在所述柔性膜中部,所述保护膜的中部贴合在所述闪烁体远离所述柔性膜的表面,所述保护膜的连接部贴合在所述闪烁体的周边,所述保护膜侧边贴合在所述柔性膜边缘;所述保护膜的表面面积大于所述柔性膜的表面面积,所述柔性膜的表面面积大于所述闪烁体的表面面积。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保护膜和闪烁体之间、保护膜和柔性膜之间紧密贴合在一起,使得探测器的各个部位没有气泡且厚度均匀。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闪烁体组件还具有水汽阻隔层,所述水汽阻隔层设置于所述保护膜与所述闪烁体之间。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提高闪烁体与柔性膜之间的附着力。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柔性膜的表面面积大于所述传感器组件的表面面积,所述传感器组件贴合在所述柔性膜中部,所述柔性膜边缘在所述柔性膜的延展平面上凸出所述传感器组件,至少一个所述柔性膜边缘可折弯并贴合至所述传感器组件的周边。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使得成型后的探测器的边缘形成达到2mm的窄边框,从而使得探测器满足如乳腺探测、兽用探测等各种要求技术高的应用领域。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和支撑层,所述传感器贴合在所述柔性膜的第二表面,所述支撑层贴合在所述传感器远离所述柔性膜的表面。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利用支撑层为传感器提供强度支撑,利于传感器的稳定工作。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传感器的数量为复数个,复数个所述传感器以平铺的方式贴合在所述柔性膜的第二表面。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利用柔性膜的延展性,可以在同一个柔性膜上平铺多个传感器或者多种类型的传感器而不会增加制作过程中的耦合难度,使得探测器能够应用于更广泛的场景中。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相邻的两个所述传感器之间具有落差,所述柔性膜的第二表面上对应所述落差的部分适应所述落差发生弯曲形变。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利用柔性膜的柔韧性和在落差处适应性弯曲,使得不同尺寸、不同大小的传感器均能够兼容地耦合在柔性膜上,达到传感器和柔性膜完全贴合的效果,降低了耦合难度,提高了生产良率,不会影响整个探测器的性能以及图像质量。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每个所述传感器贴合在所述柔性膜的第二表面的贴合面在所述柔性膜的延展方向上齐平。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使得柔性膜的各个位置处的厚度均匀,X射线穿透柔性膜时的所穿过的厚度相同,从而保证探测器最终得到的图像质量。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传感器组件与所述柔性膜之间通过胶黏剂粘接,所述胶黏剂的透光率为95%~99%。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胶黏剂的高透光率能够避免X射线在穿透的过程中被过多地吸收。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探测器,可节省探测器的整机制造成本,降低探测器的整机重量,柔性膜和闪烁体的封装工艺简单,成本低。并且探测器的边框厚度为1-2mm的范围,能够满足如乳腺探测、兽用探测等各类要求技术高的探测器应用领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探测器中,闪烁体组件与柔性膜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探测器中,传感器组件与柔性膜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探测器中,多个传感器贴合在柔性膜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探测器中,多个传感器贴合在柔性膜上时,传感器之间具有落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探测器中,多个传感器贴合在柔性膜上时,传感器之间齐平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闪烁体组件、柔性膜以及传感器组件,所述柔性膜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闪烁体组件封装在所述柔性膜的第一表面上,所述传感器组件贴合在所述柔性膜的第二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闪烁体组件、柔性膜以及传感器组件,所述柔性膜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闪烁体组件封装在所述柔性膜的第一表面上,所述传感器组件贴合在所述柔性膜的第二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闪烁体组件包括保护膜和闪烁体,所述闪烁体贴合在所述柔性膜的第一表面上,所述保护膜覆盖在所述闪烁体远离所述柔性膜的表面并将所述闪烁体封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具有保护膜中部、保护膜连接部和保护膜侧边,所述保护膜连接部连接所述保护膜中部和所述保护膜侧边,所述柔性膜具有柔性膜中部和多个柔性膜边缘,所述多个柔性膜边缘分别连接在所述柔性膜中部的外周;
所述闪烁体贴合在所述柔性膜中部,所述保护膜的中部贴合在所述闪烁体远离所述柔性膜的表面,所述保护膜的连接部贴合在所述闪烁体的周边,所述保护膜侧边贴合在所述柔性膜边缘;
所述保护膜的表面面积大于所述柔性膜的表面面积,所述柔性膜的表面面积大于所述闪烁体的表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闪烁体组件还具有水汽阻隔层,所述水汽阻隔层设置于所述保护膜与所述闪烁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铁金利波程丙勋
申请(专利权)人:奕瑞影像科技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