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回位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34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32
一种自回位连接结构,所述自回位连接结构包括主壳体、从动轴、压缩弹簧和主动轴,所述主壳体与变速箱壳体连接固定,所述从动轴和所述压缩弹簧设于所述主壳体内,所述从动轴能够在所述主壳体的带动下转动,所述从动轴与变速箱匹配轴连接,所述主动轴能够主动带动所述主壳体转动,所述主动轴与电机连接,所述从动轴能够在所述压缩弹簧的推动下保持其相对所述主壳体转动的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回位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变速箱
,尤其涉及一种自回位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变速箱的更迭日趋精密化,用户对变速箱的外置匹配部件的需求也日益严苛。在电机向变速箱传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基于直齿轮和蜗杆向变速箱匹配轴传动的连接部件,由于该传动过程中可能产生使变速箱匹配轴一定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摩擦扭矩,连接部件可能因此产生错位甚至撕裂,进而影响传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回位连接结构。本技术的自回位连接结构包括主壳体、从动轴、压缩弹簧和主动轴,所述主壳体与变速箱壳体连接固定,所述从动轴和所述压缩弹簧设于所述主壳体内,所述从动轴能够在所述主壳体的带动下转动,所述从动轴与变速箱匹配轴连接,所述主动轴能够主动带动所述主壳体转动,所述主动轴与电机连接,所述从动轴能够在所述压缩弹簧的推动下保持其相对所述主壳体转动的角度。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包括凹设于其内部的第一腔体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并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贴合固定,复数个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腔体配合形成一用于容置所述从动轴的第一转轴槽,所述从动轴能够在所述第一转轴槽内转动。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轴包括设于其顶端的转轴叶片,所述转轴叶片能够在所述第一转轴槽内摆动,所述转轴叶片和所述压缩弹簧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压缩弹簧分别与所述主壳体和所述转轴叶片相抵。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还包括第二转轴槽,所述第二转轴槽为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周向内壁上的凹陷结构,所述第二转轴槽沿所述第一转轴槽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上,所述转轴叶片能够在所述第二转轴槽内摆动。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叶片沿所述第一转轴槽由所述从动轴向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转轴槽内,所述第二转轴槽与所述转轴叶片之间有间隙。进一步地,所述自回位连接结构还包括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固连于两个所述限位块两端的弹簧槽之间。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轴还包括叶片孔,所述叶片孔设于所述转轴叶片上,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叶片孔,所述叶片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销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压缩弹簧套设于所述定位销上,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转轴叶片相抵,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槽相抵,多个所述压缩弹簧分别设于所述转轴叶片的顺时针侧和逆时针侧。进一步地,所述自回位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设于所述主壳体的上方,所述第二轴套设于所述主壳体的下方,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分别以轴孔配合将所述主壳体固定于变速箱壳体上。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还包括齿形部,所述齿形部凸设于所述主壳体的外沿并与所述主动轴固连。本技术的自回位连接结构通过固定于变速箱壳体上的主壳体和与变速箱匹配轴连接的转轴,在电机停转和变速箱停转时间错开、产生摩擦扭矩时,通过压缩弹簧和转轴叶片的结构配合避免转轴与主壳体直接接触,避免了变速箱匹配轴产生结构撕裂的危害,满足了变速箱匹配轴的摩擦扭矩并实现其自回位调整。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自回位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自回位连接结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详细说明如下。本技术的自回位连接结构设于变速箱壳体上。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的自回位连接结构包括主壳体1、盖板2、从动轴3、压缩弹簧4和主动轴5,所述主壳体1与变速箱壳体连接固定,所述盖板2安装于所述主壳体1上方并将所述主壳体1密封,盖板2同时将从动轴3限位于主壳体1内,所述从动轴3从所述主壳体1下方延伸出所述主壳体1并与变速箱匹配轴6连接固定,所述主动轴5通过凸设于主壳体1外沿的齿形部13与电机连接,所述主壳体1包括凹设于其内部的第一腔体11,所述从动轴3包括设于其顶端的转轴叶片31,所述转轴叶片31和所述压缩弹簧4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1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腔体11为大致呈圆柱形的腔体,从动轴3上设有两片对称的转轴叶片31,从动轴3和主壳体1之间还设有O型密封圈9,O型密封圈9套设于从动轴3的下部并从主壳体1的下方密封主壳体1。在本实施例中,主动轴5为蜗杆结构。进一步地,本技术的自回位连接结构还包括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1内并与所述第一腔体11的内壁贴合固定,复数个所述限位块12与所述第一腔体11配合形成一用于容置所述从动轴3的第一转轴槽111。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块12与主壳体1一体成型,有两块限位块12对称设于第一腔体11内,所述限位块12的中部设有弧状的凹陷部,所述限位块12的两端设有弹簧槽121。进一步地,所述自回位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转轴槽112,所述第二转轴槽112为沿周向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1内壁上的凹陷结构,所述第二转轴槽112沿所述第一转轴槽111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11的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叶片31沿所述第一转轴槽111由所述从动轴3向所述第一腔体11的内壁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转轴槽112内,所述第二转轴槽112与所述转轴叶片31之间有间隙。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槽112与所述转轴叶片31之间的间隙可根据压缩弹簧4的弹力和变速箱匹配轴6的实际摩擦扭矩来设置,确保转轴叶片31能够在第二转轴槽112内进行一定幅度的左右摆动。进一步地,所述自回位连接结构还包括定位销7,所述定位销7固连于两个所述限位块12两端的所述弹簧槽121之间,所述压缩弹簧4套设于所述定位销7上,所述压缩弹簧4的一端与所述转轴叶片31相抵,所述压缩弹簧4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槽121相抵,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压缩弹簧4分别设于转轴叶片31的顺时针侧和逆时针侧,也就是说转轴叶片31的左右两侧都各设有一个压缩弹簧4,这两个压缩弹簧4将转轴叶片31弹性限位,转轴叶片31也能在承受一定弹簧力的情况下挤压任一侧的弹簧并在第二转轴槽112内摆动。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轴3还包括叶片孔32,所述叶片孔32设于所述转轴叶片31上,所述定位销7穿过所述叶片孔32,所述叶片孔32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销7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叶片孔32设于转轴叶片31靠近第二转轴槽112的一侧,叶片孔32的直径可根据压缩弹簧4的弹力和变速箱匹配轴6的实际摩擦扭矩来设置,确保转轴叶片31能够在定位销7上进行一定幅度的左右摆动。进一步地,所述自回位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轴套81和第二轴套82,所述第一轴套81设于所述主壳体1的上方,所述第二轴套82设于所述主壳体1的下方,所述第一轴套81和所述第二轴套82分别以轴孔配合将所述主壳体1固定于变速箱壳体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套81和第二轴套82均为T型轴套。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回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回位连接结构包括主壳体(1)、从动轴(3)、压缩弹簧(4)和主动轴(5),所述主壳体(1)与变速箱壳体连接固定,所述从动轴(3)和所述压缩弹簧(4)设于所述主壳体(1)内,所述从动轴(3)能够在所述主壳体(1)的带动下转动,所述从动轴(3)与变速箱匹配轴(6)连接,所述主动轴(5)能够主动带动所述主壳体(1)转动,所述主动轴(5)与电机连接,所述从动轴(3)能够在所述压缩弹簧(4)的推动下保持其相对所述主壳体(1)转动的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回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回位连接结构包括主壳体(1)、从动轴(3)、压缩弹簧(4)和主动轴(5),所述主壳体(1)与变速箱壳体连接固定,所述从动轴(3)和所述压缩弹簧(4)设于所述主壳体(1)内,所述从动轴(3)能够在所述主壳体(1)的带动下转动,所述从动轴(3)与变速箱匹配轴(6)连接,所述主动轴(5)能够主动带动所述主壳体(1)转动,所述主动轴(5)与电机连接,所述从动轴(3)能够在所述压缩弹簧(4)的推动下保持其相对所述主壳体(1)转动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回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包括凹设于其内部的第一腔体(11)和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1)内并与所述第一腔体(11)的内壁贴合固定,复数个所述限位块(12)与所述第一腔体(11)配合形成一用于容置所述从动轴(3)的第一转轴槽(111),所述从动轴(3)能够在所述第一转轴槽(111)内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回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3)包括设于其顶端的转轴叶片(31),所述转轴叶片(31)能够在所述第一转轴槽(111)内摆动,所述转轴叶片(31)和所述压缩弹簧(4)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1)内,所述压缩弹簧(4)分别与所述主壳体(1)和所述转轴叶片(31)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回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还包括第二转轴槽(112),所述第二转轴槽(112)为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1)周向内壁上的凹陷结构,所述第二转轴槽(112)沿所述第一转轴槽(111)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11)的内壁上,所述转轴叶片(31)能够在所述第二转轴槽(112)内摆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兴谭火南靖宁凌新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