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室及具有其的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349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齿轮室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所述齿轮室包括:齿轮室本体;冷却水道,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形成于所述齿轮室本体的内部,所述冷却水道用于连通第一高温水泵与位于发动机机体两侧的机体冷却水道,且所述冷却水道用于连通第二高温水泵与位于发动机机体两侧的机体冷却水道。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齿轮室,第一高温水泵、第二冷却水泵均可以通过冷却水道连通发动机机体两侧的机体冷却水道,当第一高温水泵与第二高温水泵中的一个高温水泵出现故障时,另一个高温水泵可以为发动机机体两侧的冷却水道提供冷却水动力,从而避免因其中一个高温水泵故障影响发动机的冷却,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齿轮室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齿轮室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大缸径V型发动机大多采用高温水泵与冷却水路相结合的冷却系统以对发动机机组进行冷却,为了保证发动机冷却充分,在发动机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高温水泵和分别与两个高温水泵连通的两条冷却水路。当其中一个高温水泵发生故障时,冷却系统只能对发动机的一侧进行冷却,难以实现充分冷却发动机机组,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一侧高温水泵故障影响发动机正常运行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齿轮室,所述齿轮室包括:齿轮室本体;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形成于所述齿轮室本体的内部,所述冷却水道用于连通第一高温水泵与位于发动机机体两侧的机体冷却水道,且所述冷却水道用于连通第二高温水泵与位于发动机机体两侧的机体冷却水道。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齿轮室,第一高温水泵、第二冷却水泵均可以通过冷却水道连通发动机机体两侧的机体冷却水道,当第一高温水泵与第二高温水泵中的一个高温水泵出现故障时,另一个高温水泵可以为发动机机体两侧的冷却水道提供冷却水动力,从而避免因其中一个高温水泵故障影响发动机的冷却,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另外,冷却水道集成于齿轮室本体的内部,可以减少水道零件的使用,使结构更加紧凑,节约空间。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齿轮室,还可以具有如下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水道包括:第一水道腔,所述第一水道腔形成于所述齿轮室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水道腔用于连通所述第一高温水泵与所述机体冷却水道;第二水道腔,所述第二水道腔形成于所述齿轮室本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水道腔用于连通所述第二高温水泵与所述机体冷却水道;连接水道腔,所述连接水道腔连通所述第一水道腔与所述第二水道腔。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水道腔位于所述齿轮室本体的底端,所述齿轮室本体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水道腔连通的排水孔。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连接水道腔的下方。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齿轮室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高温水泵、所述第二高温水泵的水泵安装孔。本技术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齿轮室,所述齿轮室包括:齿轮室本体;前端盖,所述前端盖与所述齿轮室本体相适配;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形成于所述齿轮室本体与所述前端盖的内部,所述冷却水道用于连通第一高温水泵与位于发动机机体两侧的机体冷却水道,且所述冷却水道用于连通第二高温水泵与位于发动机机体两侧的机体冷却水道。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齿轮室,第一高温水泵、第二冷却水泵均可以通过冷却水道连通发动机机体两侧的机体冷却水道,当第一高温水泵与第二高温水泵中的一个高温水泵出现故障时,另一个高温水泵可以为发动机机体两侧的冷却水道提供冷却水动力,从而避免因其中一个高温水泵故障影响发动机的冷却,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另外,冷却水道集成于齿轮室本体和前端盖的内部,可以减少水道零件的使用,使结构更加紧凑,节约空间。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齿轮室,还可以具有如下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齿轮室还包括密封胶圈,所述密封胶圈设置在所述齿轮室本体与所述前端盖之间,且所述密封胶圈位于所述冷却水道的周围。本技术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第一高温水泵、第二高温水泵、发动机机体及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齿轮室,所述第一高温水泵、所述第二高温水泵均与所述齿轮室的所述冷却水道连通,所述冷却水道与所述发动机机体的所述机体冷却水道连通。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第一高温水泵、第二冷却水泵均可以通过冷却水道连通发动机机体两侧的机体冷却水道,当第一高温水泵与第二高温水泵中的一个高温水泵出现故障时,另一个高温水泵可以为发动机机体两侧的冷却水道提供冷却水动力,从而避免因其中一个高温水泵故障影响发动机的冷却,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另外,冷却水道集成于齿轮室本体的内部,可以减少水道零件的使用,使结构更加紧凑,节约空间。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齿轮室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齿轮室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冷却水道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齿轮室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100:齿轮室;10:齿轮室本体、11:水泵安装孔;20:冷却水道、21:第一水道腔、211:第一进水孔、212:第一出水孔、22:第二水道腔、221:第二进水孔、222:第二出水孔、23:连接水道腔、24:排水孔;30:前端盖;40:密封胶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室包括:/n齿轮室本体;/n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形成于所述齿轮室本体的内部,所述冷却水道用于连通第一高温水泵与位于发动机机体两侧的机体冷却水道,且所述冷却水道用于连通第二高温水泵与位于发动机机体两侧的机体冷却水道;/n所述冷却水道包括:/n第一水道腔,所述第一水道腔形成于所述齿轮室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水道腔用于连通所述第一高温水泵与所述机体冷却水道;/n第二水道腔,所述第二水道腔形成于所述齿轮室本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水道腔用于连通所述第二高温水泵与所述机体冷却水道;/n连接水道腔,所述连接水道腔连通所述第一水道腔与所述第二水道腔;/n所述连接水道腔位于所述齿轮室本体的底端,所述齿轮室本体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水道腔连通的排水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室包括:
齿轮室本体;
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形成于所述齿轮室本体的内部,所述冷却水道用于连通第一高温水泵与位于发动机机体两侧的机体冷却水道,且所述冷却水道用于连通第二高温水泵与位于发动机机体两侧的机体冷却水道;
所述冷却水道包括:
第一水道腔,所述第一水道腔形成于所述齿轮室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水道腔用于连通所述第一高温水泵与所述机体冷却水道;
第二水道腔,所述第二水道腔形成于所述齿轮室本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水道腔用于连通所述第二高温水泵与所述机体冷却水道;
连接水道腔,所述连接水道腔连通所述第一水道腔与所述第二水道腔;
所述连接水道腔位于所述齿轮室本体的底端,所述齿轮室本体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水道腔连通的排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连接水道腔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室,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张长冲韩承敏李洪亮孙阿龙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