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凝固钢锭用水冷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379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定向凝固钢锭用水冷底盘。该技术方案在锭模底盘中内置电热组件和冷媒水管路,同时为钢锭设计了顶升机构。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电热体内置于锭模侧壁中,在初始阶段对锭模进行加热和保温,使钢液在入模时与锭模之间温差相对较小,从而避免钢液在入模后立即凝固而造成钢锭表面缺陷;同时,在锭模侧壁中设置冷媒水管,可在冷凝中、后期提供水冷散热作用,从而加速冷却。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锭模上增设带有齿轮的转轴,在转轴外端设置手轮,当旋转手轮时,可驱动齿轮旋转,进而带动齿条升降,从而对钢锭起到顶升作用。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冷却速度,并为冷凝工艺提供更宽的温度控制范围,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向凝固钢锭用水冷底盘
本技术涉及钢锭浇铸
,具体涉及一种定向凝固钢锭用水冷底盘。
技术介绍
钢液在炼钢炉中冶炼完成后,需要铸成一定形状的钢锭或钢坯才能进行加工,用铸模铸成钢锭的工艺过程简称为铸锭或模铸。在浇铸工艺中,首先将炼钢炉炼成的钢液注入钢包(即盛钢桶),而后打开钢包底部的滑动水口,使钢液注入底盘(即锭模)中,随时间推移在底盘中逐渐冷却凝固,从而得到成品。冷却凝固过程对成品钢锭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钢液入模后表面立即凝固,会造成钢锭表面缺陷;若冷却过慢,则将延长整体工艺时间,不利于提高工艺效率,因此,对钢锭冷凝的工艺控制至关重要。现有技术中,常规底盘所能提供的温度范围较为局限,尤其在冷却速度方面,效率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定向凝固钢锭用水冷底盘,以解决目前,用于钢锭冷凝的常规锭模底盘,其冷凝速度较慢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如何为钢锭冷凝工艺提供更宽的温度控制范围。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定向凝固钢锭用水冷底盘,包括基座,锭模,电热体,冷媒水管,接口,转轴,齿轮,手轮,齿条,顶块,支撑架,液压缸,顶盖,凸出杆,限位槽,其中,锭模固定连接在基座上,在锭模中内置有电热体,在锭模中还内置有冷媒水管,冷媒水管的末端伸出至锭模外部,在冷媒水管的末端设有接口,在锭模中设置有转轴,在转轴的内端固结有齿轮,在转轴的外端固结有手轮,手轮位于锭模外部,在锭模的内部底面上插接有齿条,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在齿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块,在锭模的上方具有固定的支撑架,在支撑架的下端竖直的连接有液压缸,在液压缸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顶盖,在顶盖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凸出杆,在锭模的上端具有限位槽,限位槽与凸出杆相互配合。作为优选,在冷媒水管上连接有循环泵。作为优选,液压缸有若干个,若干液压缸的轴线相互平行。作为优选,在顶盖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模。作为优选,在锭模的侧壁中内置有温度传感器;在顶盖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通管。在以上技术方案中,基座用于起到支撑、承载作用;锭模用于提供模塑作用;电热体用于在初始阶段对锭模进行加热和保温,使钢液在入模时与锭模之间温差相对较小,从而避免钢液在入模后立即凝固而造成钢锭表面缺陷;冷媒水管用于在冷凝中、后期提供水冷散热作用,从而加速冷凝;接口用于同冷媒水来源管路相连接,并设有循环泵,以驱动冷媒水循环;转轴用于带动齿轮旋转,手轮用于供操作人员手动旋转转轴;齿轮与齿条相啮合,从而通过齿轮的旋转可控制齿条升降;由于齿条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块,因此可通过齿条的上升运动对凝固后的钢锭起到顶升作用,使其从锭模卸出;支撑架用于承载液压缸;液压缸用于驱动顶盖升降,从而可在冷凝过程中对锭模的上端予以封闭,以缓解热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此外,顶盖可承载上模,用于从上方对钢液起到模塑作用;顶盖下端的凸出杆与锭模边缘上端的限位槽位置、规格相互配合,用于对顶盖、锭模的相对位置起到限制、引导作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定向凝固钢锭用水冷底盘。该技术方案在锭模底盘中内置电热组件和冷媒水管路,同时为钢锭设计了顶升机构。具体来看,本技术将电热体内置于锭模侧壁中,在初始阶段对锭模进行加热和保温,使钢液在入模时与锭模之间温差相对较小,从而避免钢液在入模后立即凝固而造成钢锭表面缺陷;同时,在锭模侧壁中设置冷媒水管,可在冷凝中、后期提供水冷散热作用,从而加速冷却。此外,本技术在锭模上增设带有齿轮的转轴,在转轴外端设置手轮,当旋转手轮时,可驱动齿轮旋转,进而带动齿条升降,从而对钢锭起到顶升作用。应用本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冷却速度,并为冷凝工艺提供更宽的温度控制范围,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中,转轴、手轮、齿轮等结构的连接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中,冷媒水管的结构图;图中:1、基座2、锭模3、电热体4、冷媒水管5、接口6、转轴7、齿轮8、手轮9、齿条10、顶块11、支撑架12、液压缸13、顶盖14、凸出杆15、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实施例1定向凝固钢锭用水冷底盘,如图1~3所示,包括基座1,锭模2,电热体3,冷媒水管4,接口5,转轴6,齿轮7,手轮8,齿条9,顶块10,支撑架11,液压缸12,顶盖13,凸出杆14,限位槽15,其中,锭模2固定连接在基座1上,在锭模2中内置有电热体3,在锭模2中还内置有冷媒水管4,冷媒水管4的末端伸出至锭模2外部,在冷媒水管4的末端设有接口5,在锭模2中设置有转轴6,在转轴6的内端固结有齿轮7,在转轴6的外端固结有手轮8,手轮8位于锭模2外部,在锭模2的内部底面上插接有齿条9,齿条9与齿轮7相互啮合,在齿条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块10,在锭模2的上方具有固定的支撑架11,在支撑架11的下端竖直的连接有液压缸12,在液压缸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顶盖13,在顶盖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凸出杆14,在锭模2的上端具有限位槽15,限位槽15与凸出杆14相互配合。该装置的结构特点如下:基座1用于起到支撑、承载作用;锭模2用于提供模塑作用;电热体3用于在初始阶段对锭模2进行加热和保温,使钢液在入模时与锭模2之间温差相对较小,从而避免钢液在入模后立即凝固而造成钢锭表面缺陷;冷媒水管4用于在冷凝中、后期提供水冷散热作用,从而加速冷凝;接口5用于同冷媒水来源管路相连接,并设有循环泵,以驱动冷媒水循环;转轴6用于带动齿轮7旋转,手轮8用于供操作人员手动旋转转轴6;齿轮7与齿条9相啮合,从而通过齿轮7的旋转可控制齿条9升降;由于齿条9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块10,因此可通过齿条9的上升运动对凝固后的钢锭起到顶升作用,使其从锭模2卸出;支撑架11用于承载液压缸12;液压缸12用于驱动顶盖13升降,从而可在冷凝过程中对锭模2的上端予以封闭,以缓解热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此外,顶盖13可承载上模,用于从上方对钢液起到模塑作用;顶盖13下端的凸出杆14与锭模2边缘上端的限位槽15位置、规格相互配合,用于对顶盖13、锭模2的相对位置起到限制、引导作用。实施例2定向凝固钢锭用水冷底盘,如图1~3所示,包括基座1,锭模2,电热体3,冷媒水管4,接口5,转轴6,齿轮7,手轮8,齿条9,顶块10,支撑架11,液压缸12,顶盖13,凸出杆14,限位槽15,其中,锭模2固定连接在基座1上,在锭模2中内置有电热体3,在锭模2中还内置有冷媒水管4,冷媒水管4的末端伸出至锭模2外部,在冷媒水管4的末端设有接口5,在锭模2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定向凝固钢锭用水冷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锭模(2),电热体(3),冷媒水管(4),接口(5),转轴(6),齿轮(7),手轮(8),齿条(9),顶块(10),支撑架(11),液压缸(12),顶盖(13),凸出杆(14),限位槽(15),其中,锭模(2)固定连接在基座(1)上,在锭模(2)中内置有电热体(3),在锭模(2)中还内置有冷媒水管(4),冷媒水管(4)的末端伸出至锭模(2)外部,在冷媒水管(4)的末端设有接口(5),在锭模(2)中设置有转轴(6),在转轴(6)的内端固结有齿轮(7),在转轴(6)的外端固结有手轮(8),手轮(8)位于锭模(2)外部,在锭模(2)的内部底面上插接有齿条(9),齿条(9)与齿轮(7)相互啮合,在齿条(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块(10),在锭模(2)的上方具有固定的支撑架(11),在支撑架(11)的下端竖直的连接有液压缸(12),在液压缸(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顶盖(13),在顶盖(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凸出杆(14),在锭模(2)的上端具有限位槽(15),限位槽(15)与凸出杆(14)相互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定向凝固钢锭用水冷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锭模(2),电热体(3),冷媒水管(4),接口(5),转轴(6),齿轮(7),手轮(8),齿条(9),顶块(10),支撑架(11),液压缸(12),顶盖(13),凸出杆(14),限位槽(15),其中,锭模(2)固定连接在基座(1)上,在锭模(2)中内置有电热体(3),在锭模(2)中还内置有冷媒水管(4),冷媒水管(4)的末端伸出至锭模(2)外部,在冷媒水管(4)的末端设有接口(5),在锭模(2)中设置有转轴(6),在转轴(6)的内端固结有齿轮(7),在转轴(6)的外端固结有手轮(8),手轮(8)位于锭模(2)外部,在锭模(2)的内部底面上插接有齿条(9),齿条(9)与齿轮(7)相互啮合,在齿条(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块(10),在锭模(2)的上方具有固定的支撑架(11),在支撑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考朱清雨刘洪涛胡德生张忠奎贾中晔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集团淄博锚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