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链机组弯环机整形臂复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804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链机组弯环机整形臂复位装置,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孔用卡簧,复位座,弹簧,盖,螺杆,其中,弹簧和盖位于复位座中,盖位于弹簧上端,在复位座的上端口处固定连接有孔用卡簧,盖的上端面为弧面,螺杆的下端位于盖的上端面上。在以上技术方案中,由于复位座内的弹簧是按复位力的大小设计,弹簧直径足够大,抗弹簧疲劳破坏能力较大,不存在使用过程中的断裂问题;复位装置承受的径向力的克服,由于前端盖设计成圆弧,限位螺杆可沿圆弧滑动,同时前端盖在复位座内相对固定,承受的径向力传递到复位座内,不会造成复位装置的损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克服了回程油缸所存在的弹簧疲劳损坏以及油缸漏油两项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链机组弯环机整形臂复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制链机组弯环机整形臂复位装置。
技术介绍
制链机组弯环机是锚链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其左右整形臂主要作用是完成弯环后的整形工作,整形质量对于下道工序的闪光对焊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制链机组弯环机整形是整形油缸带动整形凸轮结合回程油缸的方式,其中整形油缸推动工作凸轮,使整形臂沿中心轴转动,以杠杆原理带动整形臂整形;整形完成后,整形油缸有杆腔做功,回程油缸从整形油缸有杆腔得油,推动整形臂复位。整形臂的复位是弯环机整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程油缸是承担整形臂复位的关键部件。回程油缸采用的是单向缸,其回位是利用弹簧作用力,由于工作空间小,弹簧频繁作业,造成弹簧的疲劳损坏;同时整形臂沿中心轴转动,回程油缸受力不仅有推动整形臂的推力,还受活塞杆的径向力,造成活塞杆漏油。回位弹簧疲劳损坏将影响回程油缸的工作,漏油会影响生产成本和环境美观。具体来看,基于回程油缸的整形臂复位原理如下:制链机组弯环机整形系统如图1所示,整形臂1中间为转轴,前端带有整形滚轮,整形臂1后部带有转动滚子,可沿整形凸轮2滑动;整形凸轮2设计成带有两圆弧结构,前移距离可控制整形臂1的转动量;整形油缸3前安装整形凸轮2,油缸有进、回油口,同时在无杆腔开口控制回程油缸4;回程油缸4的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在整形完成后的回位;制链机组弯环机整形部分液压原理如图3所示。弯环机整形时,整形油缸3有杆腔得油,推动凸轮前移,凸轮的变形量与可调节前移量,凸轮推动整形臂滚轮,带动整形臂1沿中间轴转动,凸轮推动滚轮的力,通过杠杆原理,实现弯曲滚轮对链环的整形。整形完成后,整形油缸3有杆腔得油,一是推动凸轮后移,二是推动回程油缸4做功,使整形臂1回复到整形后的位置。在弯环机整形过程中,整形臂1沿中间轴转动,回程油缸4与前端螺杆接触承受径向力,油缸的密封圈损坏漏油问题无法解决;回程油缸4的复位弹簧43长期受交变负荷作用,用一段时间需要更换。目前来看,基于回程油缸的工作方式中,弹簧的疲劳损坏和油缸漏油是难以避免的问题。因此,设计制作可靠的整形臂复位装置,完成整形臂的复位功能,对于制链机组的正常生产与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制链机组弯环机整形臂复位装置,以解决目前,基于回程油缸的整形臂复位装置存在弹簧疲劳损坏以及油缸漏油现象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制链机组弯环机整形臂复位装置,包括孔用卡簧(亦可称为孔用挡圈),复位座,弹簧(可更换),盖,螺杆,其中,弹簧和盖位于复位座中,盖位于弹簧上端,在复位座的上端口处固定连接有孔用卡簧,盖的上端面为弧面,螺杆的下端位于盖的上端面上。作为优选,弯环机机体上焊接可带螺丝板。在以上技术方案中,采用弹簧作为复位装置的主体,弹簧在复位座内变形,完成整形臂的复位。弯环机机体上焊接可带螺丝板,通过螺杆调节弹簧预紧力,实现不同规格链条回位力的不同。复位座前端板是大弧面板,复位装置在复位时克服了装置径向力的作用,使复位体不易损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链机组弯环机整形臂复位装置。该技术方案采用弹簧座结合弹簧的模式,有效克服了回程油缸所存在的弹簧疲劳损坏以及油缸漏油两项技术问题,从而解决了弯环机整形臂复位回程油缸损坏难题。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整形油缸无杆腔做功时,带动凸轮,使整形臂外移,复位油缸弹簧压缩,同时整形臂通过杠杆带动滚轮实现整形。当整形油缸有杆腔做功时,活塞杆带动凸轮回位,复位座内弹簧力使整形臂复位。由于复位座内的弹簧设计是按复位力的大小设计,弹簧直径足够大,抗弹簧疲劳破坏能力较大,不存在使用过程中的断裂问题;复位装置承受的径向力的克服,由于前端盖设计成圆弧,限位螺杆可沿圆弧滑动,同时前端盖在复位座内相对固定,承受的径向力传递到复位座内,不会造成复位装置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回程油缸的常规制链机组弯环机整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上述系统中,回程油缸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上述系统中,制链机组弯环机整形部分液压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采用本技术的制链机组弯环机整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整形臂2、整形凸轮3、整形油缸4、回程油缸41、活塞杆42、缸体43、复位弹簧44、调整螺丝5、本实用新整体51、孔用卡簧52、复位座53、弹簧54、盖55、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实施例1一种制链机组弯环机整形臂复位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孔用卡簧51,复位座52,弹簧53,盖54,螺杆55,其中,弹簧53和盖54位于复位座52中,盖54位于弹簧53上端,在复位座52的上端口处固定连接有孔用卡簧51,盖54的上端面为弧面,螺杆55的下端位于盖54的上端面上。实施例2一种制链机组弯环机整形臂复位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孔用卡簧51,复位座52,弹簧53,盖54,螺杆55,其中,弹簧53和盖54位于复位座52中,盖54位于弹簧53上端,在复位座52的上端口处固定连接有孔用卡簧51,盖54的上端面为弧面,螺杆55的下端位于盖54的上端面上。其中,弯环机机体上焊接可带螺丝板。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链机组弯环机整形臂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孔用卡簧(51),复位座(52),弹簧(53),盖(54),螺杆(55),其中,弹簧(53)和盖(54)位于复位座(52)中,盖(54)位于弹簧(53)上端,在复位座(52)的上端口处固定连接有孔用卡簧(51),盖(54)的上端面为弧面,螺杆(55)的下端位于盖(54)的上端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链机组弯环机整形臂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孔用卡簧(51),复位座(52),弹簧(53),盖(54),螺杆(55),其中,弹簧(53)和盖(54)位于复位座(52)中,盖(54)位于弹簧(53)上端,在复位座(5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中晔刘洪涛左刚胡德生刘波王学寨张忠奎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集团淄博锚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