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钢管混凝土柱和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61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所述连接节点包括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梁、U形钢牛腿和后浇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柱包括钢管、柱混凝土和第一连接件,钢管的管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件设置在第一连接孔内,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位于钢管内且被柱混凝土包覆,第二段位于钢管的外侧,混凝土梁包括第一纵筋和梁混凝土,混凝土梁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混凝土梁的第一端部、U形钢牛腿和钢管的管壁之间限定出后浇筑腔,后浇混凝土浇筑在后浇筑腔内且包覆第二段。所述连接节点具有建造周期短、施工质量容易保证、抗震性能好和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管混凝土柱和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梁框架结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整体现浇式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梁框架结构,第二种是全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梁框架结构。第一种框架结构存在建造周期长、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第二种框架结构存在吊装施工不便、整体抗震性能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抗震性能好的钢管混凝土柱和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钢管混凝土柱和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包括:钢管混凝土柱,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为浇筑式混凝土柱,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包括钢管、柱混凝土和第一连接件,所述柱混凝土浇筑在所述钢管内,所述钢管的管壁上设有在内外方向上贯通所述管壁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钢管内且被所述柱混凝土包覆,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钢管的外侧;混凝土梁,所述混凝土梁为预制混凝土梁,所述混凝土梁包括第一纵筋、梁箍筋和梁混凝土,所述第一纵筋沿所述混凝土梁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梁箍筋沿所述混凝土梁的延伸方向间隔开地设置且与所述第一纵筋固定连接,所述梁箍筋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一纵筋被所述梁混凝土包覆,所述混凝土梁具有在所述混凝土梁的延伸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混凝土梁的延伸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二端部邻近所述钢管设置,所述第一端部设置在所述钢管的外侧且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钢管在所述混凝土梁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开,所述第一端部的下端设有连接板;U形钢牛腿,所述U形钢牛腿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底板和两个所述侧板中的每一者与所述钢管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U形钢牛腿内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梁的所述第一端部、所述U形钢牛腿和所述钢管的管壁之间限定出后浇筑腔;和后浇混凝土,所述后浇混凝土浇筑在所述后浇筑腔内且包覆所述第二段。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钢管混凝土柱和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具有建造周期短、施工质量容易保证、抗震性能好和成本低等优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地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中的每一者设置在同一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壁间隔开地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管混凝土柱进一步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钢管的管壁上设有在内外方向上贯通所述管壁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沿所述钢管的周向上间隔开地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壁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位于所述钢管内且被所述柱混凝土包覆,所述第四段位于所述钢管的外侧且被所述后浇混凝土包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地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楼板,所述楼板为现浇式楼板,所述楼板设在所述混凝土梁的上部,所述楼板包括第二纵筋和楼板混凝土,所述第二纵筋沿所述混凝土梁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梁箍筋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被所述梁混凝土包覆,所述第二部分向上伸出所述梁混凝土且与所述第二纵筋固定连接,所述钢管的管壁上设有在内外方向上贯通所述管壁的穿孔,所述第二纵筋穿过所述穿孔,所述第二纵筋包括第五段和第六段,所述第五段位于所述钢管内且被所述柱混凝土包覆,所述第六段位于所述钢管的外侧且被所述楼板混凝土包覆,所述第二部分被所述楼板混凝土包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穿孔处设有加劲格栅,所述加劲格栅位于所述钢管的外侧且与所述钢管的管壁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管为矩形管,所述钢管的相邻两个侧面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设置在所述钢管内,所述第一加强板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钢管的相邻两个侧面中的一者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钢管的相邻两个侧面中的另一者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梁和所述U形钢牛腿中的每一者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混凝土梁和多个所述U形钢牛腿一一对应,多个所述U形钢牛腿沿所述钢管的周向间隔开地设置,相邻两个所述U形钢牛腿之间设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具有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相邻两个所述U形钢牛腿中的一者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与相邻两个所述U形钢牛腿中的另一者固定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钢管混凝土柱和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图2的A-A向视图。图4是图1中混凝土梁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连接节点100;钢管混凝土柱1;钢管101;第一连接孔1011;L形钢板1013;槽钢1014;十字形缀条1015;第一加强板1016;柱混凝土102;第一连接件103;第一段1031;第二段1032;第二连接件104;第三段1041;第四段1042;穿孔105;加劲格栅106;混凝土梁2;第一纵筋201;第三纵筋202;梁混凝土203;第一端部204;连接板205;梁箍筋206;U形钢牛腿3;底板301;塞焊孔3011;侧板302;第二加强板303;后浇混凝土4;楼板5;第二纵筋501;第五段5011;第六段5012;楼板混凝土50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钢管混凝土柱和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100包括钢管混凝土柱1、混凝土梁2、U形钢牛腿3和后浇混凝土4。钢管混凝土柱1为浇筑式钢管混凝土柱。也就是说,钢管混凝土柱1在施工现场浇筑成型。钢管混凝土柱1包括钢管101、柱混凝土102和第一连接件103,柱混凝土102浇筑在钢管101内。钢管101的管壁上设有在内外方向上贯通管壁的第一连接孔1011,第一连接件103穿过第一连接孔1011,第一连接件103包括第一段1031和第二段1032,第一段1031位于钢管101内且被柱混凝土102包覆,第二段1032位于钢管101的外侧。其中,向内是指:在垂直于钢管101的中心线的平面上邻近钢管101的中心线的方向,向外是指:在垂直于钢管101的中心线的平面上远离钢管101的中心线的方向。内外方向如图3中的箭头B所示。钢管101具有外周面和内周面,钢管101的内周面在垂直于钢管101的中心线的平面上邻近钢管101的中心线,钢管101的外周面在垂直于钢管101的中心线的平面上远离钢管101的中心线。混凝土梁2为预制混凝土梁2。也就是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n钢管混凝土柱,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为浇筑式混凝土柱,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包括钢管、柱混凝土和第一连接件,所述柱混凝土浇筑在所述钢管内,所述钢管的管壁上设有在内外方向上贯通所述管壁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钢管内且被所述柱混凝土包覆,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钢管的外侧;/n混凝土梁,所述混凝土梁为预制混凝土梁,所述混凝土梁包括第一纵筋、梁箍筋和梁混凝土,所述第一纵筋沿所述混凝土梁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梁箍筋沿所述混凝土梁的延伸方向间隔开地设置且与所述第一纵筋固定连接,所述梁箍筋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一纵筋被所述梁混凝土包覆,所述混凝土梁具有在所述混凝土梁的延伸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内外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二端部邻近所述钢管设置,所述第一端部设置在所述钢管的外侧且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钢管在所述混凝土梁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开,所述第一端部的下端设有连接板;/nU形钢牛腿,所述U形钢牛腿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底板和两个所述侧板中的每一者与所述钢管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U形钢牛腿内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梁的所述第一端部、所述U形钢牛腿和所述钢管的管壁之间限定出后浇筑腔;和/n后浇混凝土,所述后浇混凝土浇筑在所述后浇筑腔内且包覆所述第二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管混凝土柱,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为浇筑式混凝土柱,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包括钢管、柱混凝土和第一连接件,所述柱混凝土浇筑在所述钢管内,所述钢管的管壁上设有在内外方向上贯通所述管壁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钢管内且被所述柱混凝土包覆,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钢管的外侧;
混凝土梁,所述混凝土梁为预制混凝土梁,所述混凝土梁包括第一纵筋、梁箍筋和梁混凝土,所述第一纵筋沿所述混凝土梁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梁箍筋沿所述混凝土梁的延伸方向间隔开地设置且与所述第一纵筋固定连接,所述梁箍筋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一纵筋被所述梁混凝土包覆,所述混凝土梁具有在所述混凝土梁的延伸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内外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二端部邻近所述钢管设置,所述第一端部设置在所述钢管的外侧且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钢管在所述混凝土梁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开,所述第一端部的下端设有连接板;
U形钢牛腿,所述U形钢牛腿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底板和两个所述侧板中的每一者与所述钢管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U形钢牛腿内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梁的所述第一端部、所述U形钢牛腿和所述钢管的管壁之间限定出后浇筑腔;和
后浇混凝土,所述后浇混凝土浇筑在所述后浇筑腔内且包覆所述第二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和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和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中的每一者设置在同一所述第一连接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和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壁间隔开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和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进一步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钢管的管壁上设有在内外方向上贯通所述管壁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法承肖明王建涛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