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节点分阶段锁定的延性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节点分阶段锁定的延性结构。
技术介绍
现行结构设计基于的模式为,先将结构构件间的节点完成锁定或浇筑,节点成为刚接节点,结构形成完整的体系,然后再施加荷载。如钢框架结构是先将梁柱节点刚接形成结构体系后,再施工楼板加荷载;而混凝土结构是先搭设脚手架支模板,然后浇筑柱梁板,待结构达到设计强度才拆除模板支架,此时柱梁板成为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然后再加荷载;以上这两种模式都是先形成结构体系后再加荷载的模式。上述现行的刚接后再加载的设计模式,带来的问题之一,是节点刚接导致梁端分配的弯矩比跨中大较多,梁截面需要做得较大,梁端需做得较强才能满足需要,进而带来“强柱弱梁”的抗震理念难于实现,结构的延性低,在地震来临时结构的安全度低。对钢结构体系而言,现在的模式梁需要较大截面,而梁柱连接节点需要设计得比延性结构还要强,而由于节点太强也导致对柱的焊接损伤,历次地震灾害中钢柱受损较多的部位就是梁柱的节点部位,相应的是这些案例中钢梁没有良好发挥其延性耗能的作用。对混凝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节点分阶段锁定的延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节点板(3)、连接板(9)和螺栓(4);/n钢柱(2)通过所述节点板(3)和钢梁(1)连接,所述节点板(3)一端和钢柱翼缘(5)焊接,所述节点板(3)另一端位于钢柱(2)外部,所述节点板(3)中部通过螺栓(4)和钢梁腹板(6)连接;/n钢梁(1)上下侧的钢梁翼缘(7)和钢柱翼缘(5)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均通过连接板(9)螺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节点分阶段锁定的延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节点板(3)、连接板(9)和螺栓(4);
钢柱(2)通过所述节点板(3)和钢梁(1)连接,所述节点板(3)一端和钢柱翼缘(5)焊接,所述节点板(3)另一端位于钢柱(2)外部,所述节点板(3)中部通过螺栓(4)和钢梁腹板(6)连接;
钢梁(1)上下侧的钢梁翼缘(7)和钢柱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小兵,唐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