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后视镜装置以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2251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8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电子后视镜装置以及车辆,包括:具有容纳腔室的壳体,所述容纳腔室具有开口端;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室中的摄像机构;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开口端的镜盖;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室中的至少一个动力机构,其中一个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摄像机构从所述开口端伸出和收回。本申请提供的电子后视镜装置可单独设置在车身上,能够适配于不同的车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后视镜装置以及车辆
本申请涉及电子后视镜装置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摄像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上已经出现取代传统的光学后视镜的电子后视镜。因电子后视镜大多数情况下暴露于车身外部,常会因天气等环境因素导致镜头被污染,为了减少电子后视镜被环境污染,在其不使用时应当避免暴露于车身外部。现有技术诸如公开号为JP2019131097A、WO2013172688A1、CN208360071U、EP2252481B1、JP4213760B1等专利提出了能够将电子后视镜进行收纳的装置,具体通过在车身上设置容纳腔,并将电子后视镜以及与其相连的运动机构均设置在容纳腔中,以在电子后视镜不使用时通过运动机构将其收纳于车身中,而在需要使用时,将其伸出至车身外以采集图像信息。从而,当电子后视镜或者与其相连的运动机构发生损坏时,需要将车身整体进行维修和更换,导致用户体验较差;此外,现有技术中,该装置还配置有镜盖,以在镜头收纳于车身时对其进行保护。然而,在镜头朝向车身外伸出时,镜盖在运动机构的带动下朝向车身外部翻转打开,镜盖将随镜头一同伸出车身外部。如此,一方面导致伸出车身外部的结构的整体体积较大,产生较大的风阻和风噪,另一方面导致镜头与容纳腔之间形成较大的缝隙,密封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后视镜装置以及车辆,电子后视镜可单独设置在车身上,能够适配于不同的车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电子后视镜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室的壳体,所述容纳腔室具有开口端;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室中的摄像机构;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开口端的镜盖;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室中的至少一个动力机构,其中一个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摄像机构从所述开口端伸出和收回。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至少一个动力机构中的其中一个用于带动所述镜盖到达闭合位置或者/和打开位置,所述镜盖从闭合位置朝向打开位置运动时,所述镜盖全部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室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源组件;与所述动力源组件传动连接的第一运动组件和第二运动组件,所述第一运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摄像机构在收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运动,所述第二运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镜盖运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运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动力源组件传动连接的第一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的端部与所述摄像机构相连。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该装置包括:为所述镜盖提供弹性复位力的第一弹性件;所述摄像机构自所述收回位置朝向所述伸出位置运动时,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的弹性复位力能带动所述镜盖从所述闭合位置朝向所述打开位置运动,所述摄像机构自所述伸出位置朝向所述收回位置移动时,所述第二运动组件能带动所述镜盖从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闭合位置运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摄像机构移动路径上的滑轨,所述滑轨具有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摄像机构自所述收回位置朝向所述伸出位置移动时,所述自由端以所述连接端为中心转动以脱离所述镜盖,所述摄像机构自所述伸出位置朝向所述收回位置移动时,所述自由端以所述连接端为中心转动以抵住所述镜盖。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运动组件包括:所述动力源组件传动连接的第二连杆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机构端部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具有定位位置和操作位置;在所述摄像机构自收回位置朝向伸出位置运动时,所述定位板能自所述操作位置向所述定位位置运动,以在到达定位位置时将所述镜盖限位于打开位置,在所述摄像机构自伸出位置朝向收回位置运动时,所述定位板能自所述定位位置朝向所述操作位置运动,以在到达操作位置时将所述镜盖推动至闭合位置。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运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定位板之间的第二弹性件,当所述镜盖从闭合位置朝向打开位置运动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向所述定位板施加的弹性复位力使其能朝向所述定位位置移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该装置包括:为所述镜盖提供弹性复位力的第一弹性件;所述摄像机构自所述收回位置朝向所述伸出位置运动时,所述第二运动组件能带动所述镜盖从所述闭合位置朝向所述打开位置运动,所述摄像机构自所述伸出位置朝向所述收回位置移动时,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的弹性复位力能带动所述镜盖从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闭合位置运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动力机构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用于带动所述镜盖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另一个用于带动所述摄像机构从所述开口端伸出和收回。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该装置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上形成所述开口端,所述镜盖转动连接在所述盖板组件上。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车身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安装有电子后视镜装置;所述电子后视镜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室的壳体,所述容纳腔室具有开口端;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室中的摄像机构;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开口端的镜盖;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室中的至少一个动力机构,其中一个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摄像机构从所述开口端伸出和收回。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后视镜装置为一个整体模块,其容纳腔室中设置摄像机构、镜盖、动力机构,从而该模块可作为一个独立部件安装于车身上。当需要更换或者维修时,可从车身上拆卸,无需对整个车身进行更换和维修。同时,该电子后视镜装置的通用性好,可根据车身造型对镜盖做适应性设计的形状设计,从而在安装于车身上时,与车身整体造型相衔接,即可满足不同车型的需要。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申请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力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后视镜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后视镜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镜盖在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机构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机构收回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的定位板位于操作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图3中的定位板位于定位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图8为图3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具有容纳腔室的壳体,所述容纳腔室具有开口端;/n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室中的摄像机构;/n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开口端的镜盖;/n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室中的至少一个动力机构,其中一个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摄像机构从所述开口端伸出和收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容纳腔室的壳体,所述容纳腔室具有开口端;
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室中的摄像机构;
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开口端的镜盖;
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室中的至少一个动力机构,其中一个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摄像机构从所述开口端伸出和收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动力机构中的其中一个用于带动所述镜盖到达闭合位置或者/和打开位置,所述镜盖从闭合位置朝向打开位置运动时,所述镜盖全部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室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源组件;与所述动力源组件传动连接的第一运动组件和第二运动组件,所述第一运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摄像机构在收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运动,所述第二运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镜盖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动力源组件传动连接的第一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的端部与所述摄像机构相连。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为所述镜盖提供弹性复位力的第一弹性件;
所述摄像机构自所述收回位置朝向所述伸出位置运动时,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的弹性复位力能带动所述镜盖从所述闭合位置朝向所述打开位置运动,所述摄像机构自所述伸出位置朝向所述收回位置移动时,所述第二运动组件能带动所述镜盖从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闭合位置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摄像机构移动路径上的滑轨,所述滑轨具有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摄像机构自所述收回位置朝向所述伸出位置移动时,所述自由端以所述连接端为中心转动以脱离所述镜盖,所述摄像机构自所述伸出位置朝向所述收回位置移动时,所述自由端以所述连接端为中心转动以抵住所述镜盖。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动力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百列·金德顾伟斌
申请(专利权)人:法可赛太仓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