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面传热的车载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553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顶面传热的车载显示器,包括:机箱本体、安装在所述机箱本体尾部的接口、安装在所述机箱本体内部的电路板、安装在机箱本体上的上盖金属散热板,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发热器件,与所述机箱本体连接的显示屏;所述上盖金属散热板下表面设置有传热柱,所述传热柱通过绝缘导热胶与发热器件连接;所述上盖金属散热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设置在所述传热柱的背面。设置在上盖散热板上的传热柱可以通过绝缘导热胶与发热器件接触,使得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的传导给传热柱,快速将热量散热出去,传热柱能极大的提升了对发热器件的散热效果,使得发热器件能够稳定的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面传热的车载显示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顶面传热的车载显示器。
技术介绍
现有车载显示器的散热都是通过后壳来承担,但这种散热结构是不能满足发热量大的器件的散热。为提升散热效果,授权公告号CN210839945U、专利名称为一种侧放散热板的车载功放机箱及车载显示器的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强对运算放大器散热的技术方案。该方案仅仅只能对安装在侧面槽功率放大器加强散热,不方便对其他区域的发热器件(如焊接在电路板上的芯片)加强散热,加强散热的区域太局限。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顶面传热的车载显示器,加强对车载显示器其他区域的发热器件进行散热。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顶面传热的车载显示器,包括:机箱本体、安装在所述机箱本体尾部的接口、安装在所述机箱本体内部的电路板、安装在机箱本体上的上盖金属散热板,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发热器件,与所述机箱本体连接的显示屏;所述上盖金属散热板下表面设置有传热柱,所述传热柱通过绝缘导热胶与发热器件连接;所述上盖金属散热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设置在所述传热柱的背面。所述传热柱可以通过绝缘导热胶与发热器件接触,使得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的传导给传热柱,继而传导给散热翅片,散热翅片便能快速将热量散热出去,相比发热器件仅仅通过空气传导给机箱,传热柱能极大的提升了对发热器件的散热效果,使得发热器件能够稳定的运行。在上盖金属散热板设置传热柱,可以方便对电路板上的其他发热器件加强散热,保证发热器件稳定运行。进一步地,所述上盖金属散热板设置有若干散热凸条、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设置在相邻的两条散热凸条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凸条为空心结构,空心结构的散热凸条可节省物料成本。进一步地,所述上盖金属散热板设置有加强连接板,所述加强连接板分别与所述传热柱、上盖金属散热板的下表面连接。加强连接板不仅仅可以加强传热柱的强度,还能将热量传递给散热翅片,提供多种热传导途径,提升散热的效率。进一步地,所述机箱本体包括:底板,分别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左侧板、右侧板、尾板;所述接口设置在所述尾板上,所述电路板安装在底板上,所述上盖金属散热板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尾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左侧板、右侧板一体成型。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顶面传热的的车载显示器,设置在上盖散热板上的传热柱可以通过绝缘导热胶与发热器件接触,使得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的传导给传热柱,继而传导给散热翅片,散热翅片便能快速将热量散热出去,相比发热器件仅仅通过空气传导给机箱,传热柱能极大的提升了对发热器件的散热效果,使得发热器件能够稳定的运行。在上盖金属散热板设置传热柱,可以方便对电路板上的其他发热器件加强散热,保证发热器件稳定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去掉显示屏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上盖金属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上盖金属散热板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顶面传热的车载显示器,包括:机箱本体、安装在所述机箱本体尾部的接口11、安装在所述机箱本体内部的电路板12、安装在机箱本体上的上盖金属散热板30,安装在所述电路板12上的发热器件13,与所述机箱本体连接的显示屏14;所述上盖金属散热板30下表面设置有传热柱31,所述传热柱31通过绝缘导热胶32与发热器件13连接;所述上盖金属散热板30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33,所述散热翅片33设置在所述传热柱31的背面。所述传热柱31可以通过绝缘导热胶32与发热器件13接触,使得发热器件13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的传导给传热柱31,继而传导给散热翅片33,散热翅片33便能快速将热量散热出去,相比发热器件13仅仅通过空气传导给机箱,传热柱31能极大的提升了对发热器件13的散热效果,使得发热器件13能够稳定的运行。在上盖金属散热板30设置传热柱31,可以方便对电路板12上的其他发热器件13加强散热,保证发热器件13稳定运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器件13为芯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金属散热板30设置有若干散热凸条34、散热孔35,所述散热孔35设置在相邻的两条散热凸条3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凸条34为空心结构,空心结构的散热凸条34可节省物料成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金属散热板30设置有加强连接板36,所述加强连接板36分别与所述传热柱31、上盖金属散热板30的下表面连接。加强连接板36不仅仅可以加强传热柱31的强度,还能将热量传递给散热翅片33,提供多种热传导途径,提升散热的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箱本体包括:底板15,分别与所述底板15连接的左侧板16、右侧板17、尾板18;所述接口11设置在所述尾板18上,所述电路板12安装在底板15上,所述上盖金属散热板30分别与左侧板16、右侧板17、尾板18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5、左侧板16、右侧板17一体成型。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顶面传热的的车载显示器,设置在上盖散热板上的传热柱可以通过绝缘导热胶与发热器件接触,使得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的传导给传热柱,继而传导给散热翅片,散热翅片便能快速将热量散热出去,相比发热器件仅仅通过空气传导给机箱,传热柱能极大的提升了对发热器件的散热效果,使得发热器件能够稳定的运行。在上盖金属散热板设置传热柱,可以方便对电路板上的其他发热器件加强散热,保证发热器件稳定运行。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面传热的车载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本体、安装在所述机箱本体尾部的接口、安装在所述机箱本体内部的电路板、安装在机箱本体上的上盖金属散热板,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发热器件,与所述机箱本体连接的显示屏;所述上盖金属散热板下表面设置有传热柱,所述传热柱通过绝缘导热胶与发热器件连接;所述上盖金属散热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设置在所述传热柱的背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面传热的车载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本体、安装在所述机箱本体尾部的接口、安装在所述机箱本体内部的电路板、安装在机箱本体上的上盖金属散热板,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发热器件,与所述机箱本体连接的显示屏;所述上盖金属散热板下表面设置有传热柱,所述传热柱通过绝缘导热胶与发热器件连接;所述上盖金属散热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设置在所述传热柱的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面传热的车载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金属散热板设置有若干散热凸条、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设置在相邻的两条散热凸条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面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清常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哲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