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公交车下客门铃按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5538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公交车下客门铃按钮,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后端活动设置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后端活动设置有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后端活动设置有第四管体,所述第四管体后端活动设置有第五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按钮,所述第二管体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按钮。该无线公交车下客门铃按钮,通过设置多个管体,以及管体位于公交车手扶杆上方的设置,实现了公交车内任意区域乘客按下按钮即可将下车信号传递给驾驶员的效果,通过设置提示盒和红灯,利于驾驶员快速获知公交车内想要下车的乘客的具体方位,避免公交车内乘客未能及时下车的现象发生,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公交车下客门铃按钮
本技术涉及门铃按钮
,具体为一种无线公交车下客门铃按钮。
技术介绍
公交车指在城市道路上循固定路线,有或者无固定班次时刻,承载旅客出行的机动车辆,一般外形为方型,有窗,设置座位,公交车又称为公共汽车、公汽或巴士,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公交车从传统的汽油公交车向电动公交车发展,常见的有有线充电公交车和无线充电公交车。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频繁的停靠站点,目前公交车在承载较多乘客时距离下车门较远的乘客无法及时靠近下车门附近,错过站点的情况时有发生,现有的无线公交车不具备下客门铃按钮,无法将乘客的下车信号快速传递至驾驶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无线公交车下客门铃按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公交车下客门铃按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无法将乘客的下车信号快速传递至驾驶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公交车下客门铃按钮,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后端活动设置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后端活动设置有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后端活动设置有第四管体,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公交车下客门铃按钮,包括第一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后端活动设置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后端活动设置有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后端活动设置有第四管体,所述第四管体后端活动设置有第五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按钮,所述第二管体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按钮,所述第三管体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按钮,所述第四管体上端固定固定安装有第四按钮,所述第五管体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五按钮,所述第五管体上方活动设置有提示盒,所述提示盒上端固定安装有红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公交车下客门铃按钮,包括第一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后端活动设置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后端活动设置有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后端活动设置有第四管体,所述第四管体后端活动设置有第五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按钮,所述第二管体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按钮,所述第三管体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按钮,所述第四管体上端固定固定安装有第四按钮,所述第五管体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五按钮,所述第五管体上方活动设置有提示盒,所述提示盒上端固定安装有红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公交车下客门铃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灯于提示盒上端均匀分布,所述第一管体外壁活动设置有第一环体,所述第一环体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环体,所述第二环体内壁固定安装有手扶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公交车下客门铃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扶杆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三环体,所述第三环体下端固定安装有抓手,所述第一环体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呈“T”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块上下两端四角边缘处贯穿开设有第一螺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锦洲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恩慧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