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774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衬套,包括内管和外管,并于内管和外管之间夹装有橡胶组件,于橡胶组件内形成有至少两个阻尼液容纳腔,以及连通各阻尼液容纳腔的流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衬套,通过在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橡胶组件,并在橡胶组件内构造有阻尼液容纳腔和流道,可方便在阻尼液容纳腔中填充阻尼液,具体应用时,阻尼液可经流道于阻尼液容纳腔中往复流动,从而改善衬套的阻尼性能,该衬套用于连接摆臂和副车架,可有效提高车辆的舒适度要求。可有效提高车辆的舒适度要求。可有效提高车辆的舒适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衬套


[0001]本技术涉及车用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衬套。

技术介绍

[0002]摆臂衬套作用为连接摆臂与副车架的双向隔振元件,其对运动趋势存在约束、保护作用,基本功能是:(1)连接副车架与摆臂;(2)承受动静态力;(3) 隔离由于激励而引起的车架或车身的振动。随着客户对整车主观感受意识的增强,对摆臂衬套的隔震性能要求也更加严格。
[0003]现有的摆臂衬套主要包括纯胶衬套与液压衬套,相较于纯胶衬套,液压衬套的阻尼特性可更大限度吸收固定频率段的震动。因此,为了更好的满足隔震要求,液压衬套也逐步被各车企认可。
[0004]目前,针对摆臂衬套受力情况,以及客户对整车的舒适度要求,现有的衬套耐久性能相对较差,阻尼性能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衬套,以改善其阻尼性能。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衬套,包括内管和外管,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夹装有橡胶组件,且于所述橡胶组件内形成有至少两个阻尼液容纳腔,以及连通各所述阻尼液容纳腔的流道。
[0008]进一步的,所述橡胶组件包括包覆于所述外管内壁上的内橡胶组件,以及包覆于所述内管外壁上的外橡胶组件,包覆有所述外橡胶组件的内管插装于包覆有所述内橡胶组件的所述外管中。
[0009]进一步的,于所述外橡胶组件外壁和/或所述内橡胶组件内壁嵌置有导向件,且所述导向件用于引导包覆有所述外橡胶组件的内管插装于包覆有所述内橡胶组件的所述外管中。
[0010]进一步的,于所述阻尼液容纳腔的内壁上形成有凸块,并于所述凸块上满布有多个凸点。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阻尼液容纳腔由所述内橡胶组件和所述外橡胶组件围构形成。
[0012]进一步的,于所述外橡胶组件的外壁上和/或所述内橡胶组件的内壁上构造有外凸布置的密封部,且所述密封部构成对所述阻尼液容纳腔的密封。
[0013]进一步的,于所述外管的一端构造有向外翻折的外翻边,并于所述外翻边包覆有外包覆层,于所述内管的另一端构造有向内翻折的内翻边,并于所述内翻边外包覆有内包覆层,且所述外包覆层和所述内包覆层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0014]进一步的,于所述外包覆层和所述内包覆层至少之一上满布有多个凸点。
[0015]进一步的,所述外管的内壁靠近所述外翻边的部位形成有外凸部,且所述外凸部经由包覆于所述外凸部上的外橡胶组件与所述内橡胶组件抵接。
[0016]进一步的,于所述外橡胶组件和/或所述内橡胶组件内嵌置有支撑骨架。
[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8](1)本技术所述的衬套,通过在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橡胶组件,并在橡胶组件内构造有阻尼液容纳腔和流道,可方便在阻尼液容纳腔中填充阻尼液,具体应用时,阻尼液可经流道于阻尼液容纳腔中往复流动,从而改善衬套的阻尼性能,用于连接摆臂和副车架,可有效提高车辆的舒适度要求。
[0019](2)橡胶组件包括内橡胶组件和外橡胶组件的结构,可采用硫化工艺使外管和内橡胶组件成型为一体,并可采用硫化工艺使内管和外橡胶组件成型为一体,装配方便,且具有较好的减震特性。
[0020](3)设置导向件,可方便包覆有外橡胶组件的内管于包覆有内橡胶组件的外管中插装,提高装配便利性。
[0021](4)通过在阻尼液容纳腔的内壁上形成有凸块,并于所述凸块上满布有多个凸点,有利于降低阻尼液于阻尼液容纳腔中流动产生的噪音。
[0022](5)阻尼液容纳腔由内橡胶组件和外橡胶组件围构形成,可利用液下压装的工艺,通过压装而将阻尼液灌装于阻尼液容纳腔中,装配工艺简便。
[0023](6)设置密封部,便于提高阻尼液容纳腔的密封性能,从而可进一步改善衬套的阻尼性能。
[0024](7)外包覆层和内包覆层的设置,能使外管经由橡胶材质的外包覆层和内包覆层与周边零部件接触,从而可降低外管与周边零部件的碰撞噪音。
[0025](8)在外包覆层或内包覆层上设置多个凸点,可进一步降低外管与周边零部件的碰撞噪音。
[0026](9)在外管的内壁靠近外翻边的部位构造外凸部,其可有效防止包覆有外橡胶组件的内管自包覆有内橡胶组件的外管中脱出,从而提高外橡胶组件和内橡胶组件连接的可靠性,进而提高衬套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0027](10)在外橡胶组件或内橡胶组件内嵌装支撑骨架,可较好的改善外橡胶组件或内橡胶组件的强度和硬度,从而提高衬套的承载性能。
附图说明
[002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衬套的爆炸图;
[00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内橡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支撑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外橡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8为图7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7]附图标记说明:
[0038]1‑
内管,2

外管,3

内橡胶组件,4

外橡胶组件,5

支撑骨架;
[0039]201

外翻边,202

内翻边,203

外凸部;
[0040]301

内橡胶层,302

外包覆层,3021

凸点,303

内包覆层;
[0041]401

内管包覆层,402

凹陷部,403

凸块,404

密封部,405

滑道;
[0042]501

导向件,502

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4]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45]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衬套,其主要包括内管和外管,并于内管和外管之间加装有橡胶组件,于橡胶组件内形成有阻尼液容纳腔和流道。衬套应用时,阻尼液可于阻尼液容纳腔中流动,而改善衬套的阻尼性能。
[0046]基于以上的整体结构描述,本实施例的衬套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两部分,内管总成以及外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衬套,包括内管(1)和外管(2),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内管(1)和所述外管(2)之间夹装有橡胶组件,且于所述橡胶组件内形成有至少两个阻尼液容纳腔,以及连通各所述阻尼液容纳腔的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组件包括包覆于所述外管(2)内壁上的内橡胶组件(3),以及包覆于所述内管(1)外壁上的外橡胶组件(4),包覆有所述外橡胶组件(4)的内管(1)插装于包覆有所述内橡胶组件(3)的所述外管(2)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衬套,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外橡胶组件(4)外壁和/或所述内橡胶组件(3)内壁嵌置有导向件(501),且所述导向件(501)用于引导包覆有所述外橡胶组件(4)的内管(1)插装于包覆有所述内橡胶组件(3)的所述外管(2)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衬套,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阻尼液容纳腔的内壁上形成有凸块(403),并于所述凸块(403)上满布有多个凸点(302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液容纳腔由所述内橡胶组件(3)和所述外橡胶组件(4)围构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衬套,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外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石伟白克飞郭萌田大维张旭阳王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诺博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