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减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用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已知的车用减振装置是通过使液体经由孔道在多个液室之间流动来进行减振的(例如,JP2004-324823A)。关于这种减振装置,已知的是,当发生所谓的液柱共振时,减振特性随着液体的平均流速的增加而提高。
[0003]为了增强减振装置的减振效果,希望使孔道尽可能长。对于孔道是弯曲的情况来说,与孔道笔直延伸的情况相比,可以使孔道更长。然而,如果孔道是弯曲的,那么会将离心力施加至流过孔道的液体。因而,不仅在孔道中产生了液体朝着孔道的轴向方向的主流动,而且产生了液体朝着孔道的径向方向向外的次流动。如果液体的流动受到所述次流动的干扰,那么液体的平均流速会降低。因此,当发生液柱共振时,可能无法充分表现出减振装置的减振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的这种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车用减振装置,即,即使孔道是弯曲的,该车用减振装置也可以防止液体的流动受到离心力的干扰,并由此充分确保液体的平均流速。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减振装置,所述车用减振装置包括:第一附接构件,所述第一附接构件附接至第一构件;第二附接构件,所述第二附接构件附接至第二构件;第一液室和第二液室,所述第一液室和所述第二液室被配置成根据所述第一附接构件与所述第二附接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移来改变容积;以及孔道,所述孔道被配置成根据所述第一液室和所述第二液室的容积的变化来使液体在所述第一液室与所述第二液室之间流动,其中,所述孔道被至少部分地沿其轴向方向弯曲,并且所述液体包含非牛顿流体,所述非牛顿流体的粘度随着剪切率的增加而降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减振装置,其中,所述孔道是成螺旋状地设置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减振装置,其中,整个所述孔道设置在同一平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用减振装置,其中,所述孔道在沿其轴向方向的整个区域上是弯曲的。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江洲圭太,早川诚二,寒川直辉,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