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蒸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770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蒸柜,包括蒸柜本体和蒸汽生成装置,在蒸柜本体上形成有第一蒸煮腔,在蒸柜本体上安装有对第一蒸煮腔的腔口进行盖合密封的柜门;柜门通过一滑动安装机构安装于蒸柜本体上,滑动安装机构包括有上滑动组件、下滑动组件和安装板;上滑动组件包括上导向杆和上滑块,下滑动组件包括下导向杆和下滑块,上导向杆、下导向杆安装于蒸柜本体的安装面上,上滑块可沿上导向杆滑动,下滑块可沿下导向杆滑动;安装板的固定在上滑块、下滑块上;柜门的铰接边通过合页与安装板铰接在一起;蒸汽生成装置安装于蒸柜本体的侧旁,蒸汽生成装置为第一蒸煮腔提供蒸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柜门可隐藏、占地少、使用方便及可利于厨房内部空间等特点。内部空间等特点。内部空间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蒸柜


[0001]本技术涉及烹饪设备
,特别是一种集成蒸柜。

技术介绍

[0002]现时人们的早餐、午餐的食物种类多种多样,尤其是各种蒸菜、蒸饭最为盛行。对应蒸菜、蒸饭等一般采用蒸柜进行烹饪,由于蒸柜对于其蒸煮腔的密封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在蒸柜上还会安装有对蒸煮腔进行盖合密封的柜门,现有的蒸柜的柜门是直接采用合页安装在于蒸柜上的,这样的结构在打开柜门后,平开的柜门占据了厨房的过道空间,阻碍了厨师的行走,这样在厨房设备的布局过程中需要给蒸柜预留较大的空间,这样的蒸柜占地大,使用起来不方便,浪费了厨房的内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蒸柜,该集成蒸柜具有结构简单、设计科学、柜门可隐藏、占地少、使用方便及可利于厨房内部空间等优点。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集成蒸柜,包括蒸柜本体和蒸汽生成装置,在蒸柜本体上形成有第一蒸煮腔,该第一蒸煮腔的腔口处于蒸柜本体的前立面上,在蒸柜本体上安装有对第一蒸煮腔的腔口进行盖合密封的柜门;其特点在于所述柜门通过一滑动安装机构安装于蒸柜本体上,滑动安装机构包括有上滑动组件、下滑动组件和安装板;其中:
[0005]所述上滑动组件包括上导向杆和上滑块,所述蒸柜本体的一侧立面为安装面,所述上导向杆的两端安装于蒸柜本体的安装面上,上导向杆的轴线与蒸柜本体的前立面垂直;所述上滑块安装于上导向杆上,该上滑块可沿上导向杆滑动;
[0006]所述下滑动组件包括下导向杆和下滑块,所述下导向杆的两端安装于蒸柜本体的安装面上,下导向杆的轴线与蒸柜本体的前立面垂直;所述下滑块安装于下导向杆上,该下滑块可沿下导向杆滑动;
[0007]所述安装板的上部与上滑块固定,安装板的下部与下滑块固定;
[0008]所述柜门的一侧边为铰接边,该柜门的铰接边通过合页与安装板铰接在一起;
[0009]所述蒸汽生成装置安装于蒸柜本体的侧旁,该蒸汽生成装置为第一蒸煮腔提供蒸汽。
[0010]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包括第一蒸汽加热器;在蒸柜本体中形成有第一夹层,第一夹层处于第一蒸煮腔的下方,且将第一夹层与第一蒸煮腔进行分隔的隔板称之为第一隔板;所述蒸柜本体上还形成有连通其外表面与第一夹层的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蒸汽加热器安装于第一夹层中,且第一隔板的中心区域形成有连通第一夹层与第一蒸煮腔第一过孔;所述蒸汽生成装置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蒸汽出口,每个第一蒸汽出口连接有第一电磁阀,每个第一蒸汽出口的第一电磁阀的出气端均与第一进气口连通。
[0011]再进一步地,在蒸柜本体的左侧安装有左侧板,该蒸柜本体的左侧面与左侧板之
间形成左隔热层,在蒸柜本体的右侧安装有右侧板,蒸柜本体的右侧面与右侧板之间形成右隔热层;所述第一蒸煮腔处于左隔热层与右隔热层之间,所述安装面为右侧板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蒸煮腔形成有与左隔热层连通的泄压口,该泄压口靠近第一蒸煮腔的腔底面设置,在左隔热层中安装有与泄压口连通的泄压管道,该泄压管道的出气口贯穿左隔热层伸出蒸柜本体的顶面。
[0012]又再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包括主控模块、温度传感器和第二蒸汽加热器;在蒸柜本体中还形成有第二蒸煮腔和第二夹层,所述第二蒸煮腔处于第一蒸煮腔的上方;所述第二夹层处于第一蒸煮腔与第二蒸煮腔之间,且将第二夹层与第二蒸煮腔进行分隔的隔板称之为第二隔板;所述蒸柜本体上形成有连通其外表面与第二夹层的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蒸汽加热器安装于第二夹层中,所述第二隔板的中心区域形成有连通第二夹层与第二蒸煮腔的第二过孔;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第二蒸煮腔内,该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蒸煮腔内的温度变化;所述蒸汽生成装置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蒸汽出口,每个第二蒸汽出口连接有第二电磁阀,每个第二蒸汽出口的第二电磁阀的出气端均与第二进气口连通;所述主控模块安装于蒸柜本体中,该主控模块分别与第二电磁阀、第二蒸汽加热器及温度传感器相电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柜门采用一滑动安装机构安装于蒸柜本体,当打开柜门后,可通过推动柜门使滑动安装机构的上滑块、下滑块对应沿上导向杆、下导向杆移动,柜门与安装于上滑块、下滑块上的安装板进行铰接的,使得柜门的铰接边可被推动靠近蒸柜本体的后侧面,并且柜门被推动后可将其内壁面靠近蒸柜本体的安装面,以至于在使用过程中柜门被夹置于本技术与其他烹饪设备之间的缝隙中,使柜门得以隐藏,而当需要关闭柜门时只需要将柜门直接拉出再闭合即可,使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科学、柜门可隐藏、占地少、使用方便及可利于厨房内部空间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柜门关闭状态)。
[0015]图2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柜门关闭状态)。
[0016]图3为实施例在柜门开启并被推入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拆除食物搁置架和食物放置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实施例的蒸柜本体在柜门开启并被推入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图5拆除食物搁置架、第一隔板、食物放置架、面板、第二隔板和托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实施例的蒸柜本体拆除食物搁置架、柜门及蒸汽汇集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图7中A

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1

蒸柜本体;11

第一蒸煮腔;111

泄压口;112

集水槽;12

第一夹层;121

第一进气口;13

第一隔板;131

第一过孔;14

左侧板;141

左隔热层;15

右侧板;151

右隔热层;16

第二蒸煮腔;161

托架;17

食物放置架;171

挡板;172

托盘;173

拉手;18

面板;19

第二夹层;191

第二进气口;110

第二隔板;1101

第二过孔;2

蒸汽生成装置;21

第一电磁阀;22

第二电磁阀;3

柜门;4

滑动安装机构;41

上滑动组件;411

上导向杆;412

上滑块;42

下滑动组件;421

下导向杆;422

下滑块;43

安装板;44

第一蒸汽加热器;
441

第一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蒸柜,包括蒸柜本体和蒸汽生成装置,在蒸柜本体上形成有第一蒸煮腔,该第一蒸煮腔的腔口处于蒸柜本体的前立面上,在蒸柜本体上安装有对第一蒸煮腔的腔口进行盖合密封的柜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通过一滑动安装机构安装于蒸柜本体上,滑动安装机构包括有上滑动组件、下滑动组件和安装板;其中:所述上滑动组件包括上导向杆和上滑块,所述蒸柜本体的一侧立面为安装面,所述上导向杆的两端安装于蒸柜本体的安装面上,上导向杆的轴线与蒸柜本体的前立面垂直;所述上滑块安装于上导向杆上,该上滑块可沿上导向杆滑动;所述下滑动组件包括下导向杆和下滑块,所述下导向杆的两端安装于蒸柜本体的安装面上,下导向杆的轴线与蒸柜本体的前立面垂直;所述下滑块安装于下导向杆上,该下滑块可沿下导向杆滑动;所述安装板的上部与上滑块固定,安装板的下部与下滑块固定;所述柜门的一侧边为铰接边,该柜门的铰接边通过合页与安装板铰接在一起;所述蒸汽生成装置安装于蒸柜本体的侧旁,该蒸汽生成装置为第一蒸煮腔提供蒸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蒸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蒸汽加热器;在蒸柜本体中形成有第一夹层,第一夹层处于第一蒸煮腔的下方,且将第一夹层与第一蒸煮腔进行分隔的隔板称之为第一隔板;所述蒸柜本体上还形成有连通其外表面与第一夹层的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蒸汽加热器安装于第一夹层中,且第一隔板的中心区域形成有连通第一夹层与第一蒸煮腔第一过孔;所述蒸汽生成装置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蒸汽出口,每个第一蒸汽出口连接有第一电磁阀,每个第一蒸汽出口的第一电磁阀的出气端均与第一进气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蒸柜,其特征在于:在蒸柜本体的左侧安装有左侧板,该蒸柜本体的左侧面与左侧板之间形成左隔热层,在蒸柜本体的右侧安装有右侧板,蒸柜本体的右侧面与右侧板之间形成右隔热层;所述第一蒸煮腔处于左隔热层与右隔热层之间,所述安装面为右侧板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蒸煮腔形成有与左隔热层连通的泄压口,该泄压口靠近第一蒸煮腔的腔底面设置,在左隔热层中安装有与泄压口连通的泄压管道,该泄压管道的出气口贯穿左隔热层伸出蒸柜本体的顶面。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集成蒸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模块、温度传感器和第二蒸汽加热器;在蒸柜本体中还形成有第二蒸煮腔和第二夹层,所述第二蒸煮腔处于第一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翔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集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