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纵梁钢管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58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纵梁钢管车架,包括前减震龙门架、后减震龙门架、方向盘安装架、动力总成安装架、前摇臂安装架、后摇臂安装架、控制器安装架、座椅支架和由方管构成的双纵梁总成;双纵梁总成的前后两端分别具有前支撑臂组件和后支撑臂组件;前减震龙门架和后减震龙门架分别焊接于前支撑臂组件和后支撑臂组件顶部;前摇臂安装架和后摇臂安装架分别设置于前支撑臂组件的下侧和后支撑臂组件的下侧;前摇臂安装架位于前减震龙门架下方,后摇臂安装架位于后减震龙门架下方;前支撑臂组件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且夹角小于10°。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采用由方管构成的双纵梁总成构成双独立悬挂车架结构,稳定性良好且装配难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纵梁钢管车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车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双纵梁钢管车架。
技术介绍
现在常用的全地形车辆的车架通常采用两种结构方案,一种是钢管式,一种是双纵梁式。其中,钢管式车架适合搭配独立悬挂,具有结构牢固,越野性好的特点;但钢管式车架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成本较高。且由于现有的钢管式车架需要由冲压模具制成,适用于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且这种车架需要的研发周期更长,前期投入较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些特殊用途的无人驾驶车辆,对车架的需求量不大,且这类无人驾驶车辆多用于戈壁、荒漠等复杂路况的地形,使用品种较多,考虑到车架的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上述两种车架类型均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纵梁钢管车架,在确保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降低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纵梁钢管车架,包括前减震龙门架、后减震龙门架、方向盘安装架、动力总成安装架、前摇臂安装架、后摇臂安装架、控制器安装架、座椅支架和由方管构成的双纵梁总成;所述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纵梁钢管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减震龙门架、后减震龙门架、方向盘安装架、动力总成安装架、前摇臂安装架、后摇臂安装架、控制器安装架、座椅支架和由方管构成的双纵梁总成;/n所述双纵梁总成的前后两端分别具有前支撑臂组件和后支撑臂组件;/n所述前减震龙门架和所述后减震龙门架分别焊接于所述前支撑臂组件和所述后支撑臂组件顶部;/n所述动力总成安装架焊接于所述方向盘安装架上;/n所述双纵梁总成焊接于所述方向盘安装架的一端顶部,且所述方向盘安装架的另一端朝向背离所述双纵梁总成的一侧延伸;/n所述方向盘安装架位于所述前减震龙门架和所述后减震龙门架之间;/n所述前摇臂安装架和所述后摇臂安装架分别设置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纵梁钢管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减震龙门架、后减震龙门架、方向盘安装架、动力总成安装架、前摇臂安装架、后摇臂安装架、控制器安装架、座椅支架和由方管构成的双纵梁总成;
所述双纵梁总成的前后两端分别具有前支撑臂组件和后支撑臂组件;
所述前减震龙门架和所述后减震龙门架分别焊接于所述前支撑臂组件和所述后支撑臂组件顶部;
所述动力总成安装架焊接于所述方向盘安装架上;
所述双纵梁总成焊接于所述方向盘安装架的一端顶部,且所述方向盘安装架的另一端朝向背离所述双纵梁总成的一侧延伸;
所述方向盘安装架位于所述前减震龙门架和所述后减震龙门架之间;
所述前摇臂安装架和所述后摇臂安装架分别设置于所述前支撑臂组件的下侧和所述后支撑臂组件的下侧;
所述前摇臂安装架位于所述前减震龙门架下方,所述后摇臂安装架位于所述后减震龙门架下方;
所述控制器安装架居中装设于所述双纵梁总成的顶部;
所述座椅支架焊接于所述方向盘安装架的一端顶部;
所述前支撑臂组件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夹角小于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纵梁钢管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减震龙门架与所述前支撑臂组件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纵梁钢管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减震龙门架与所述后支撑臂组件相互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建彪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盛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