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右纵梁、中间横梁,前横梁和后横梁通过左纵梁和右纵梁连接固定,中间横梁分别与左纵梁及右纵梁固定连接。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右纵梁均为无缝钢管,兼顾车架整体重量及承重能力。在横梁与纵梁上焊接有若干支架。前横梁、后横梁两端呈压扁状,在压扁部焊接有套管。上述横梁套管上端设置滚花,防止嗓音及松动,下端设置排水槽,防止副车架积水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
技术介绍
前副车架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在大部分汽车的麦氏前悬架中均有配置,其与车身连接,传递来自于车轮的力和力矩,并缓和路面冲击隔振降噪的作用,随着汽车电动化的发展,电机总成需布置在前副车架上,前副车架起到电机支架并缓和电机总成激励,隔振且兼顾碰撞安全的作用。而目前前副车架种类繁多,一般由冲压件焊接而成,具有冲压零件多,焊接工艺复杂,质量重,成本高等缺点,且对供应商生产控制能力,尺寸精度、焊接变形控制能力和整车厂装配控制能力等要求较高,从而对产品质量控制提出挑战,进而影响车企的发展。近几年来,新能源汽车企业由于推出的产品质量不佳,价格昂贵,使用不便,造成部分车企整合,给未来汽车电动化发展蒙上一层阴影,如何在节约成本与保证质量上寻求平衡是车企未来发展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其结构简单,零件种类少,大幅降低产品重量的同时刚强度高,模态适中,既减少了模具投入,降低了开发与零件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右纵梁,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通过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连接固定,形成框架式结构,还包括中间横梁,所述中间横梁分别与所述左纵梁及所述右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两端呈压扁状,在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两端分别安装套管;在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所述左纵梁、所述右纵梁及所述中间横梁上安装有一系列支架,其中,左前摆臂支架安装在所述左纵梁上,右前摆臂支架安装在所述右纵梁上;稳定杆左支架安装在所述左纵梁上,稳定杆右支架安装在所述右纵梁上;左后摆臂支架安装在所述左纵梁与所述后横梁上,右后摆臂支架安装在所述右纵梁与后横梁上;左前悬置支架安装在所述前横梁与所述左纵梁上,右前悬置支架安装在所述前横梁上;转向机左支架安装在所述中间横梁上,转向机右支架安装在所述中间横梁与所述右纵梁上;后悬置支架安装在所述中间横梁上。进一步地,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所述左纵梁、所述右纵梁为规格相同的圆管梁。进一步地,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所述左纵梁、所述右纵梁采用无缝钢管。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上端口设置有滚花,所述套管下端口设置有排水槽。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后横梁的两端,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支架和定位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采用无缝钢管构成的圆管梁焊接为框式结构,支架焊接在圆管上,实现车架整体重量与承重能力的平衡;具有大框架,小支架的特点,左右对称放置的支架可采用一种规格,降低了模具费用和零件成本;由于零件种类少,支架小,易成型,且焊接工艺简单,易生产加工,精度容易保证,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套管上方设置滚花,可防止副车架连接松动和窜动嗓音,下方设置排水槽,可以防止副车架内部积水;设置定位装置,降低了安装门槛,提高了安装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向剖面视图;图4是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前副车架通过套管与车身连接的示意图;图中,1-前横梁,2-后横梁,3-左纵梁,4-右纵梁,5-中间横梁,6-套管,7-左前摆臂支架,8-右前摆臂支架,9-稳定杆左支架,10-稳定杆右支架,11-左后摆臂支架,12-右后摆臂支架,13-左前悬置支架,14-右前悬置支架,15-转向机左支架,16-转向机右支架,17-后悬置支架,18-定位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包括前横梁1、后横梁2、左纵梁3、右纵梁4,前横梁1和后横梁2通过左纵梁3和右纵梁4连接固定,形成框架式结构,其中左纵梁3和右纵梁4规格相同并对称布置。副车架还包括中间横梁5,中间横梁5分别与左纵梁3及右纵梁4固定连接,主要起到加强稳固和固定支架作用。前横梁1、后横梁2两端呈压扁状,形成压扁部,在前横梁1、后横梁2压扁部的两端分别焊接有套管6,用于与车身连接。压扁的圆管梁留有间隙,大于等于10mm,防止套管6受力歪斜,如图5所示。套管6的大小和高度根据与车身装配间隙而定。本实施例中的套管6规格相同,以减少零配件种类。套管6需具有一定的高度,这样可以抵抗扭矩衰减,提高接口安装强度。在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右纵梁及中间横梁上安装有一系列支架,其中,左前摆臂支架7焊接在左纵梁3上,右前摆臂支架8焊接在右纵梁4上;稳定杆左支架9焊接在左纵梁3上,稳定杆右支架10焊接在右纵梁4上;左后摆臂支架11焊接在左纵梁3与后横梁2上,右后摆臂支架12焊接在右纵梁4与后横梁2上;左前悬置支架13焊接在前横梁1与左纵梁3上,右前悬置支架14焊接在前横梁1上;转向机左支架15焊接在中间横梁5上,转向机右支架16焊接在中间横梁5与右纵梁4上;后悬置支架17焊接在中间横梁5上。其中,稳定杆左支架9和稳定杆右支架10规格相同,这样可以减少开模费用和降低零配件种类。左前摆臂支架7和右前摆臂支架8属对称件,左后摆臂支架11和右后摆臂支架12属对称件。左前悬置支架13、右前悬置支架14和后悬置支架17要具有一定的刚度要求,其刚度为悬置刚度的6-10倍。为了得到良好的强度和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以上支架根据需要增加翻边。前横梁1、后横梁2、左纵梁3、右纵梁4为圆管梁,优选管径相同,以减少零配件种类,管径大小和壁厚根据CAE分析决定。中间横梁5为圆管梁,管径大小和壁厚根据CAE分析决定,参考选择较小管径以降低重量。左纵梁3和右纵梁4结构可以是弯曲的圆管,也可以是直管,优选采用一个零件减少开模费用和降低零件种类,且采用圆管梁在同等重量条件下圆管的截面积大于方管的截面积,其承重性更好。前横梁1、后横梁2、左纵梁3、右纵梁4采用无缝钢管,中间横梁5也是无缝钢管。如图4所示,套管6上端面设置有滚花61,可以防止连接松动及降低噪音,套管6下端面设置有排水槽62,可以防止积水腐蚀。图5是前副车架通过套管6与车身连接的示意图,从图5中可以看出,副车架的套管6上端面与车身连接,由于套管6上端面设置有滚花61,类似增加了表面粗糙度,使其接触面连接后不易窜动,从而防止了连接松动以及窜动噪音。但在车辆涉水或者洗车过程中,会使部分水从套管6的上端面滚花61谷底流进副车架套管6内,造成副车架腐蚀生锈,在套管6下端面设置4个规格相同的排水槽62就可以使水排出,从而避免了副车架腐蚀生锈,提高了使用寿命。如图3所示,前副车架还包括定位装置18,定位装置18设置于后横梁2的两端,定位装置18包括定位支架和定位销。定位支架焊接在横梁2上,定位销焊接在定位支架上。采用定位支架和定位销主要起前副车架与车身定位作用,在无装配工装或者工装精度较低的情况下能更好的保证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包括前横梁(1)、后横梁(2)、左纵梁(3)、右纵梁(4),所述前横梁(1)和所述后横梁(2)通过所述左纵梁(3)和所述右纵梁(4)连接固定,形成框架式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横梁(5),所述中间横梁(5)分别与所述左纵梁(3)及所述右纵梁(4)固定连接;所述前横梁(1)、所述后横梁(2)两端呈压扁状,在所述前横梁(1)、所述后横梁(2)两端分别安装套管(6);在所述前横梁(1)、所述后横梁(2)、所述左纵梁(3)、所述右纵梁(4)及所述中间横梁(5)上安装有一系列支架,其中,左前摆臂支架(7)安装在所述左纵梁(3)上,右前摆臂支架(8)安装在所述右纵梁(4)上;稳定杆左支架(9)安装在所述左纵梁(3)上,稳定杆右支架(10)安装在所述右纵梁(4)上;左后摆臂支架(11)安装在所述左纵梁(3)与所述后横梁(2)上,右后摆臂支架(12)安装在所述右纵梁(4)与后横梁(2)上;左前悬置支架(13)安装在所述前横梁(1)与所述左纵梁(3)上,右前悬置支架(14)安装在所述前横梁(1)上;转向机左支架(15)安装在所述中间横梁(5)上,转向机右支架(16)安装在所述中间横梁(5)与所述右纵梁(4)上;后悬置支架(17)安装在所述中间横梁(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包括前横梁(1)、后横梁(2)、左纵梁(3)、右纵梁(4),所述前横梁(1)和所述后横梁(2)通过所述左纵梁(3)和所述右纵梁(4)连接固定,形成框架式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横梁(5),所述中间横梁(5)分别与所述左纵梁(3)及所述右纵梁(4)固定连接;所述前横梁(1)、所述后横梁(2)两端呈压扁状,在所述前横梁(1)、所述后横梁(2)两端分别安装套管(6);在所述前横梁(1)、所述后横梁(2)、所述左纵梁(3)、所述右纵梁(4)及所述中间横梁(5)上安装有一系列支架,其中,左前摆臂支架(7)安装在所述左纵梁(3)上,右前摆臂支架(8)安装在所述右纵梁(4)上;稳定杆左支架(9)安装在所述左纵梁(3)上,稳定杆右支架(10)安装在所述右纵梁(4)上;左后摆臂支架(11)安装在所述左纵梁(3)与所述后横梁(2)上,右后摆臂支架(12)安装在所述右纵梁(4)与后横梁(2)上;左前悬置支架(13)安装在所述前横梁(1)与所述左纵梁(3)上,右前悬置支架(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亚洲,侯桂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吉麦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