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101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右纵梁、中间横梁,前横梁和后横梁通过左纵梁和右纵梁连接固定,中间横梁分别与左纵梁及右纵梁固定连接。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右纵梁均为无缝钢管,兼顾车架整体重量及承重能力。在横梁与纵梁上焊接有若干支架。前横梁、后横梁两端呈压扁状,在压扁部焊接有套管。上述横梁套管上端设置滚花,防止嗓音及松动,下端设置排水槽,防止副车架积水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
技术介绍
前副车架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在大部分汽车的麦氏前悬架中均有配置,其与车身连接,传递来自于车轮的力和力矩,并缓和路面冲击隔振降噪的作用,随着汽车电动化的发展,电机总成需布置在前副车架上,前副车架起到电机支架并缓和电机总成激励,隔振且兼顾碰撞安全的作用。而目前前副车架种类繁多,一般由冲压件焊接而成,具有冲压零件多,焊接工艺复杂,质量重,成本高等缺点,且对供应商生产控制能力,尺寸精度、焊接变形控制能力和整车厂装配控制能力等要求较高,从而对产品质量控制提出挑战,进而影响车企的发展。近几年来,新能源汽车企业由于推出的产品质量不佳,价格昂贵,使用不便,造成部分车企整合,给未来汽车电动化发展蒙上一层阴影,如何在节约成本与保证质量上寻求平衡是车企未来发展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其结构简单,零件种类少,大幅降低产品重量的同时刚强度高,模态适中,既减少了模具投入,降低了开发与零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包括前横梁(1)、后横梁(2)、左纵梁(3)、右纵梁(4),所述前横梁(1)和所述后横梁(2)通过所述左纵梁(3)和所述右纵梁(4)连接固定,形成框架式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横梁(5),所述中间横梁(5)分别与所述左纵梁(3)及所述右纵梁(4)固定连接;所述前横梁(1)、所述后横梁(2)两端呈压扁状,在所述前横梁(1)、所述后横梁(2)两端分别安装套管(6);在所述前横梁(1)、所述后横梁(2)、所述左纵梁(3)、所述右纵梁(4)及所述中间横梁(5)上安装有一系列支架,其中,左前摆臂支架(7)安装在所述左纵梁(3)上,右前摆臂支架(8)安装在所述右纵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包括前横梁(1)、后横梁(2)、左纵梁(3)、右纵梁(4),所述前横梁(1)和所述后横梁(2)通过所述左纵梁(3)和所述右纵梁(4)连接固定,形成框架式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横梁(5),所述中间横梁(5)分别与所述左纵梁(3)及所述右纵梁(4)固定连接;所述前横梁(1)、所述后横梁(2)两端呈压扁状,在所述前横梁(1)、所述后横梁(2)两端分别安装套管(6);在所述前横梁(1)、所述后横梁(2)、所述左纵梁(3)、所述右纵梁(4)及所述中间横梁(5)上安装有一系列支架,其中,左前摆臂支架(7)安装在所述左纵梁(3)上,右前摆臂支架(8)安装在所述右纵梁(4)上;稳定杆左支架(9)安装在所述左纵梁(3)上,稳定杆右支架(10)安装在所述右纵梁(4)上;左后摆臂支架(11)安装在所述左纵梁(3)与所述后横梁(2)上,右后摆臂支架(12)安装在所述右纵梁(4)与后横梁(2)上;左前悬置支架(13)安装在所述前横梁(1)与所述左纵梁(3)上,右前悬置支架(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亚洲侯桂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吉麦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