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颗粒增强型铝合金浆料制备及其增材成型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增材成型
,具体为一种颗粒增强型铝合金浆料制备及其增材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航空航天、高铁、汽车等领域的急速发展,轻量化结构特别是大型结构的轻量化是这些领域重要需求之一。铝合金轻质结构件被广泛使用替换钢质件。如何在满足轻量化的同时保证零件性能不变甚至还有所提高的科学问题提上日程。变形铝合金变形铝合金强度高、塑性好,是通常实现轻量化的常规材料,通常采用铸造和锻造成形。铸造成形因其凝固温度范围宽,变形成形会产生较严重的缩松、缩孔和热裂缺陷,一般采用熔融法制坯后进行压力加工,得到致密组织,再经过热处理来进一步提高性能,但受制于成形设备与工艺,锻造成形又难以成形复杂零件,且工序复杂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应用潜力的发挥。当前半固态浆料常采用流变成形属于铸造成形的一种铸锻工艺,利用金属在固液两相区的特殊性质,结合传统的凝固成形和塑性成形的优点,打破了传统的枝晶凝固模式,半固态状态的合金有一定的液相存在,较固态金属变形抗力小,充型能力强,实现强制均匀凝固获得均匀细晶组织,可成形出复杂零件,生产出的零件耐磨性、抗氧化性以及强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颗粒增强型铝合金浆料制备及其增材成型工艺,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颗粒增强型铝合金浆料制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氩气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颗粒增强型铝合金浆料制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支撑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氩气筒(16),所述氩气筒(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18),所述氩气筒(16)一端的外侧设置有气压开关(17),所述出气管(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9),所述出气管(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通管(12),所述支撑板(2)的一侧且位于进气管(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球化剂筒(20),所述进气管(19)的一端延伸至球化剂筒(20)内部,所述球化剂筒(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气管(8),所述支撑板(2)的一侧且位于氩气筒(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阻加热炉(3),所述电阻加热炉(3)的顶部设置有盖板(4),所述盖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石墨搅拌杆(7),所述石墨搅拌杆(7)的底端延伸至电阻加热炉(3)内部,所述导气管(8)的一端与石墨搅拌杆(7)相连接,所述连通管(12)的一端穿过盖板(4)延伸至电阻加热炉(3)内部,所述盖板(4)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颗粒增强型铝合金浆料制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支撑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氩气筒(16),所述氩气筒(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18),所述氩气筒(16)一端的外侧设置有气压开关(17),所述出气管(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9),所述出气管(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通管(12),所述支撑板(2)的一侧且位于进气管(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球化剂筒(20),所述进气管(19)的一端延伸至球化剂筒(20)内部,所述球化剂筒(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气管(8),所述支撑板(2)的一侧且位于氩气筒(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阻加热炉(3),所述电阻加热炉(3)的顶部设置有盖板(4),所述盖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石墨搅拌杆(7),所述石墨搅拌杆(7)的底端延伸至电阻加热炉(3)内部,所述导气管(8)的一端与石墨搅拌杆(7)相连接,所述连通管(12)的一端穿过盖板(4)延伸至电阻加热炉(3)内部,所述盖板(4)的顶部且位于支撑柱(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热电偶(14),所述热电偶(14)的底部延伸至电阻加热炉(3)内部,所述盖板(4)的顶部且位于热电偶(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气管(13),所述输气管(13)的底端延伸至电阻加热炉(3)内部,所述电阻加热炉(3)的底部设置有石墨引流套筒(9),所述石墨引流套筒(9)的底端且位于电阻加热炉(3)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头(10),所述连接头(10)的底部设置有气孔单向阀(11),所述石墨搅拌杆(7)为中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增强型铝合金浆料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的底部且位于电阻加热炉(3)内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7),所述温度传感器(27)位于热电偶(14)与石墨搅拌杆(7)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增强型铝合金浆料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12)的底部设置有气控单向阀(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增强型铝合金浆料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9)与连通管(12)的顶部均设置有气压表(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增强型铝合金浆料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电阻加热炉(3)的下方设置有升降台(24),所述升降台(24)的顶部设置有基板(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增强型铝合金浆料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一侧且位于电阻加热炉(3)的下方设置有四轴运动平台(28),所述四轴运动平台(28)的下方设置有喷头模块(26),所述连通管(12)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喷头模块(26)内部连通。
7.一种颗粒增强型铝合金增材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利用线切割机在变形铝合金材料上切割出规定薄片样品,然后对样品进行超声波清洗除去表面的污垢等,采用Ar气保护,单程控制加热,对样品差示扫描热分析(DSC)确定材料的半固态温度区间;
S2、然后利用线切割机将变形铝合金材料切割成小方块状,然后对原料进行超声波清洗除去表面的污垢等,然后将其放入至电阻加热炉(3)内部,热电偶(14)加热时,通过输气管(13)将电阻加热炉(3)内部抽真空,然后气压开关(17)打开,使得氩气通过连通管(12)进入电阻加热炉(3)内部,使得浆料处于氩气(0.1MPa)气氛下,然后将合金均匀加热到温度达到660℃合金全熔化,并进行密闭保温10-20分钟;
S3、然后开启球化剂筒(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芝,丁莉芸,王向杰,蔺绍江,杨春杰,王子涵,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