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下侧设置有苗床,所述苗床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苗床内放置有用于承载盆栽的载荷单元,所述苗床上方的机架上还设置有转移机构,所述转移机构与载荷单元之间活动连接,带动所述载荷单元在所述苗床与所述传送带之间转移。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载荷单元对盆栽进行装载,对盆栽在苗床中的灌溉环节起到限位作用,解决了盆栽在苗床中受振动位置偏移而不易取出的问题;载荷单元可以满足穴盘或花盆的装卸及运输,无需另外针对穴盘或花盆的装卸准备两套设备,适用范围广,有效控制了成本;载荷单元能保证盆栽在苗床中的灌溉时间相同,保证长势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工厂化生产所需要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作业装备需求明显,尤其是连接不同区域不同作业环节装备的物流化运输设备需求进一步凸显。作为大批量、可移动的作业对象,其室内物流依靠传统的多层运输车,效率低、用工量大,因而出现了移动式苗床进行全程自动化输送的方案与配套设备系统,完成人工作业区与栽培区的输送连接。目前花盆生产企业仍然需要人工将穴盘或花盆摆放至苗床,在温室生产周期内需要经过包括催芽后放入、取出间苗后放入、取出分级移栽至花盆、取出分级、放入待出货、取出包装等多次搬运,在实际生产作业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穴盘花盆自动取放设备能够将花盆及穴盘直接摆放至苗床上,但花盆及穴盘在苗床移动过程中受到振动位置偏移无法取出,只能单向放入;2、多数同时育苗的花卉生产企业需要两套独立系统分别完成穴盘及花卉的苗床装床运输,初始投入大;3、常用穴盘底部直接接触潮汐苗床,在潮汐灌溉时底部接触灌溉时间差异大,越远离给水口灌溉时间越短,影响长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盆栽在苗床中受振动位置偏移,穴盘和花盆独立装载,以及盆栽受灌溉不均匀的问题,实现苗床装卸的高效作业和自动化运输。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下侧设置有苗床,所述苗床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苗床内放置有用于承载盆栽的载荷单元,所述苗床上方的机架上还设置有转移机构,所述转移机构与载荷单元之间活动连接,带动所述载荷单元在所述苗床与所述传送带之间转移。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所述转移机构包括抓取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抓取机构对所述载荷单元进行抓取,并通过所述移动机构对所述载荷单元进行转移。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所述载荷单元具有平行于所述苗床的承载面,所述载荷单元的边缘位置具有与所述抓取机构相配合的抓取部。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所述抓取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载荷单元对立的两端,两端的所述抓取机构通过相向或相反方向的移动实现与所述载荷单元的连接或脱离。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所述抓取机构包括与所述载荷单元的抓取部配合的抓钩,与所述抓钩固定连接的移动块,支撑所述移动块的导轨,以及驱动所述移动块移动的驱动电机。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竖直移动模块以及水平移动模块;竖直移动模块包括竖直电机,竖直方向上设置的齿轮齿条组件,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齿轮齿条组件和所述抓取机构之间的连接件,所述竖直电机通过齿轮齿条组件带动所述抓取机构上下移动;水平移动模块包括水平电机,水平轨道,与所述竖直移动模块传动连接的同步带,所述水平电机通过所述同步带带动所述竖直移动模块和所述抓取机构整体沿所述水平轨道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所述载荷单元包括长方形面板,所述长方形面板的周边设置有垂直向下延申的边框,所述抓取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长方形面板长度方向两侧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与所述抓钩配合的通孔。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所述长方形面板上均匀开设有用于固定盆栽的定位孔。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所述转移机构还包括盆栽叉取机构,用于将盆栽放入所述载荷单元以及将盆栽从所述载荷单元取出。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盆栽装载于所述载荷单元上;通过所述转移机构将装有盆栽的所述载荷单元放入所述苗床中;移动所述转移机构与所述苗床中的载荷单元连接;通过所述转移机构将所述苗床中的载荷单元取出,并转移至所述传送带上或所述传送带附近。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通过载荷单元对盆栽进行装载,对盆栽在苗床中的灌溉环节起到限位作用,解决了盆栽在苗床中受振动位置偏移而不易取出的问题;载荷单元可以满足穴盘或花盆的装载,并通过转移机构转移至传送带,无需另外针对穴盘或花盆的装卸准备两套设备,适用范围广,有效控制了成本;同时,载荷单元可以保证多个盆栽同时间的放入苗床,能保证同一载荷单元上的盆栽在苗床中的灌溉时间相同,保证长势相同。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方法,由于通过上述装置实现,因此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优势。本专利技术温室物流化穴盘花盆共用单元载荷及运输方法,通过共用载荷单元过渡来满足自动化运输需求。实现温室育苗及花盆生产的全程自动化输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的载荷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的抓取器转移花盆的工作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的推送器转移穴盘的工作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架;2:移动机构;201:水平轨道;202:垂直电机;203:同步带;204:水平电机;205:齿轮齿条组件;206:连接件;3:抓取机构;301:驱动电机;302:移动块;303:导轨;304:抓钩;4:传送带;5:载荷单元;501:立柱;502:定位孔;503:边框;6:苗床;7:花盆;8:穴盘;21:抓取器;22:推送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图1-图6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包括机架1、传送带4和苗床6。苗床6位于机架1下方位置处,用于灌溉培养盆栽。传送带4的两端固定在机架1上,且传送带4位于苗床6的上端。在现有技术中,盆栽都是直接放置在苗床6中栽培,这样就导致了盆栽在苗床6中受振动位置偏移,导致不方便取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设置了载荷单元5结构,载荷单元5可以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下侧设置有苗床,所述苗床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苗床内放置有用于承载盆栽的载荷单元,所述苗床上方的机架上还设置有转移机构,所述转移机构与载荷单元之间活动连接,带动所述载荷单元在所述苗床与所述传送带之间转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下侧设置有苗床,所述苗床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苗床内放置有用于承载盆栽的载荷单元,所述苗床上方的机架上还设置有转移机构,所述转移机构与载荷单元之间活动连接,带动所述载荷单元在所述苗床与所述传送带之间转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包括抓取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抓取机构对所述载荷单元进行抓取,并通过所述移动机构对所述载荷单元进行转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单元具有平行于所述苗床的承载面,所述载荷单元的边缘位置具有与所述抓取机构相配合的抓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载荷单元对立的两端,两端的所述抓取机构通过相向或相反方向的移动实现与所述载荷单元的连接或脱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机构包括与所述载荷单元的抓取部配合的抓钩,与所述抓钩固定连接的移动块,支撑所述移动块的导轨,以及驱动所述移动块移动的驱动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室物流化盆栽载荷单元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竖直移动模块以及水平移动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恺,何芬,王春辉,潘守江,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