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2269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和车辆,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包括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热管理控制器,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包括电池包直冷板和中间换热器,电池包直冷板的第二接口与中间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电池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乘员舱温度;热管理控制器配置为根据电池温度和乘员舱温度控制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和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和车辆,成本低,能耗低,可以合理利用整车能源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式热管理系统,以及采用该集成式热管理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对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在对车辆电池包制冷或加热进行加热时,存在输送至电池包的制冷剂温度过热或过冷或者温度不均匀,造成对电池的损坏,影响电池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集成式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对电池加热或冷却时,输送至电池包的制冷剂更加均匀,保护电池,延长电池寿命。本专利技术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包括: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所述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四通阀、第一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其中,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一阀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阀口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三阀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四阀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回气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接;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所述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包括电池包直冷板和中间换热器,其中,所述电池包直冷板的第一接口与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电池包直冷板的第二接口与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电池包直冷板的第二接口与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三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三阀口分别连接,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四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分别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电池温度;热管理控制器,配置为根据所述电池温度控制所述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和所述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以调节电池温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电池包直冷板的进出口管路装配中间换热器,制冷剂先经过中间换热器进行均匀,可降低电池包直冷板入口制冷剂过热度和出口过冷度,减小温差,保证对电池均匀加热,保护电池,提升电池寿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上面实施例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可以降低成本,合理利用整车能源,降低能耗。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的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的框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100包括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101、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102、第一温度传感器104和热管理控制器107。其中,如图2所示,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的示意图,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101包括压缩机1、气液分离器20、四通阀2、第一室内换热器3和室外换热器6,其中,压缩机1的出口与第一室内换热器3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一室内换热器3的第二接口与四通阀2的第一阀口a1连接,四通阀2的第二阀口a2与室外换热器6的第一接口连接,室外换热器6的第二接口与四通阀2的第三阀口a3连接,四通阀2的第四阀口a4与气液分离器20的回气口连接,气液分离器20的出气口与压缩机1的进气口连接。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102包括电池包直冷板18和中间换热器16,其中,电池包直冷板18的第一接口与中间换热器16的第一接口连接,电池包直冷板18的第二接口与中间换热器16的第二接口连接,电池包直冷板18的第二接口与中间换热器16的第二接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子膨胀阀17,中间换热器16的第三接口与压缩机1的出口、四通阀2的第三阀口a3分别连接,中间换热器16的第四接口与室外换热器6的第二接口、四通阀的第三接口a3分别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104用于采集电池温度。热管理控制器107配置为,根据电池温度控制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和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以实现对电池的温度调节。具体地,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101和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102通过阀件切换可以实现对电池的制冷或制热;电池温度较高时,压缩机工作,降温后的制冷剂进入电池包直冷板18换热以冷却电池;电池温度较低时,压缩机工作,高温的制冷剂进入电池包直热板18换热以加热电池。由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100,电池包直冷板18的进出口管路装配中间换热器16,制冷剂先经过中间换热器16进行均匀,可降低电池包直冷板18入口制冷剂过热度和出口过冷度,减小温差,保证对电池均匀加热,提升电池寿命。在实施例中,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101还包括第二室内换热器4、第二电子膨胀阀11和第一电磁阀10,第二室内换热器4的第一接口与室外换热器6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二室内换热器4的第二接口与四通阀2的第三接口连接,第二室内换热器4的第一接口与室外换热器6的第二接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子膨胀阀5,第二电子膨胀阀11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6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四通阀2的第三接口a3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电磁阀10与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11并联连接。其中,中间换热器16的第四接口通过该第二电子膨胀阀11和第一电磁阀10与四通阀2的第三阀口a3连接。集成式热管理系统100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105,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05用于采集乘员舱温度;所述热管理控制器107还配置为,根据所述乘员舱温度控制所述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以调节乘员舱温度。其中,在第二室内换热器4的第二接口处设置第三电子膨胀阀5,以及在中间换热器16与电池包直冷板18之间设置第一电子膨胀阀17,在对乘员舱热需求量和电池热需求量差不多时,可以通过第三电子膨胀阀5和第一电子膨胀阀17的调节,使得电池包直冷板18和第二室内换热器4输出的制冷剂的温度相当。进一步地,在实施例中,如图2所述,在所述中间换热器16的第三接口与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子膨胀阀15和第二电磁阀14,所述第二电磁阀14与所述第四电子膨胀阀15并联设置;在所述第四电子膨胀阀15与所述四通阀2的第三阀口a3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13。如图2所示,电池包直冷板18的流路与室内换热器的流路相当于并联设置,在中间换热器16的进口管路装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所述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四通阀、第一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其中,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一阀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阀口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三阀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四阀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回气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接;/n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所述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包括电池包直冷板和中间换热器,其中,所述电池包直冷板的第一接口与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电池包直冷板的第二接口与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电池包直冷板的第二接口与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三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三阀口分别连接,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四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分别连接;/n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电池温度;/n热管理控制器,配置为根据所述电池温度控制所述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和所述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以调节电池温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所述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四通阀、第一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其中,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一阀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阀口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三阀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四阀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回气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接;
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所述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包括电池包直冷板和中间换热器,其中,所述电池包直冷板的第一接口与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电池包直冷板的第二接口与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电池包直冷板的第二接口与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三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三阀口分别连接,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四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分别连接;
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电池温度;
热管理控制器,配置为根据所述电池温度控制所述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和所述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以调节电池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还包括第二室内换热器、第二电子膨胀阀和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并联连接;
所述集成式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乘员舱温度;
所述热管理控制器还配置为,根据所述乘员舱温度控制所述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以调节乘员舱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三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第四电子膨胀阀并联设置;
在所述第四电子膨胀阀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三阀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四电子膨胀阀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
所述热管理控制器还配置为,根据所述电池温度和所述乘员舱温度控制所述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和所述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以调节乘员舱和电池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热管理系统还包括:
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温度;
高压系统温度调节子系统,所述高压系统温度调节子系统与所述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所述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分别连接;
热管理控制器,还配置为在乘员舱有加热需求或电池有加热需求时,根据所述环境温度控制所述高压系统温度调节子系统对所述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或所述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进行辅助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系统温度调节子系统包括:
电机、板式换热器、水泵、三通阀和散热器,其中,所述电机、所述板式换热器、所述水泵、所述三通阀、所述散热器和所述电机依次连接,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电机之间设置有溢水罐,所述三通阀的剩余阀口连接于所述电机与所述散热器之间的管路上;
其中,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热媒接口处设置有第五电磁阀,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热媒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二阀口、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五电磁阀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六电磁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系统温度调节子系统包括:
电机、水泵、三通阀、散热器和板式换热器,其中,所述电机、所述水泵、所述三通阀、所述散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和所述电机依次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板式换热器之间设置有溢水罐;
其中,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热媒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二阀口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二热媒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三通阀的剩余阀口连接于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板式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控制器在根据所述电池温度控制所述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时配置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廉玉波凌和平丘国维张达俭安杰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