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式热管理系统,以及采用该集成式热管理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对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在对车辆电池包制冷或加热进行加热时,存在输送至电池包的制冷剂温度过热或过冷或者温度不均匀,造成对电池的损坏,影响电池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集成式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对电池加热或冷却时,输送至电池包的制冷剂更加均匀,保护电池,延长电池寿命。本专利技术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包括: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所述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四通阀、第一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其中,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一阀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阀口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三阀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四阀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回气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接;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所述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包括电池包直冷板和中间换热器,其中,所述电池包直冷板的第一接口与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电池包直冷板的第二接口与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电池包直冷板的第二接口与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所述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四通阀、第一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其中,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一阀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阀口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三阀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四阀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回气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接;/n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所述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包括电池包直冷板和中间换热器,其中,所述电池包直冷板的第一接口与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电池包直冷板的第二接口与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电池包直冷板的第二接口与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三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三阀口分别连接,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四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分别连接;/n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电池温度;/n热管理控制器,配置为根据所述电池温度控制所述乘员舱温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所述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四通阀、第一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其中,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一阀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阀口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三阀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四阀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回气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接;
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所述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包括电池包直冷板和中间换热器,其中,所述电池包直冷板的第一接口与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电池包直冷板的第二接口与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电池包直冷板的第二接口与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三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三阀口分别连接,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四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分别连接;
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电池温度;
热管理控制器,配置为根据所述电池温度控制所述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和所述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以调节电池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还包括第二室内换热器、第二电子膨胀阀和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并联连接;
所述集成式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乘员舱温度;
所述热管理控制器还配置为,根据所述乘员舱温度控制所述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以调节乘员舱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三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第四电子膨胀阀并联设置;
在所述第四电子膨胀阀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三阀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四电子膨胀阀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
所述热管理控制器还配置为,根据所述电池温度和所述乘员舱温度控制所述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和所述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以调节乘员舱和电池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热管理系统还包括:
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温度;
高压系统温度调节子系统,所述高压系统温度调节子系统与所述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所述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分别连接;
热管理控制器,还配置为在乘员舱有加热需求或电池有加热需求时,根据所述环境温度控制所述高压系统温度调节子系统对所述乘员舱温度调节子系统或所述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进行辅助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系统温度调节子系统包括:
电机、板式换热器、水泵、三通阀和散热器,其中,所述电机、所述板式换热器、所述水泵、所述三通阀、所述散热器和所述电机依次连接,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电机之间设置有溢水罐,所述三通阀的剩余阀口连接于所述电机与所述散热器之间的管路上;
其中,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热媒接口处设置有第五电磁阀,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热媒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二阀口、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五电磁阀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六电磁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系统温度调节子系统包括:
电机、水泵、三通阀、散热器和板式换热器,其中,所述电机、所述水泵、所述三通阀、所述散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和所述电机依次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板式换热器之间设置有溢水罐;
其中,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热媒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二阀口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二热媒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三通阀的剩余阀口连接于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板式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控制器在根据所述电池温度控制所述电池温度调节子系统时配置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廉玉波,凌和平,丘国维,张达俭,安杰,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