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船的船体和无人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118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船的船体和无人船,无人船的船体包括浮力部和动力部,动力部与浮力部相连,动力部包括船体部和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与船体部相连,船体部上设有至少两条导流通道,每条导流通道与动力装置相对。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人船的船体,通过在动力部的船体部上设置导流通道,并且导流通道与动力装置相对,从而使得动力装置的排水可以通过导流通道流出,进而便于驱动船体运动,设置的导流通道一方面使得动力装置的排水能够及时排走,另一方面还可对动力装置的排水的水流方向进行引导,从而有利于调整无人船的航行方向,进而有利于提高动力装置对无人船的驱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船的船体和无人船
本技术涉及无人移动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无人船的船体和无人船。
技术介绍
无人船是一种利用现代无人技术与多领域技术融合的新产物,与传统的船只相比,其可以借助精确卫星定位和自身传感即可按照预设任务在水面航行,可以应用于测绘、水文和水质监测等
相关技术中,无人船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对无人船的动力装置在工作时排开的水不能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得无人船不便转向,影响动力装置对无人船的驱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船的船体,船体具有导流通道,从而可以对动力装置在工作时排开的水进行引导,有利于提高动力装置对无人船的驱动效果。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船体的无人船。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人船的船体,包括:浮力部;和动力部,所述动力部与所述浮力部相连,所述动力部包括船体部和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船体部相连,所述船体部上设有至少两条导流通道,每条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动力装置相对。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人船的船体,通过在动力部的船体部上设置导流通道,并且导流通道与动力装置相对,从而使得动力装置的排水可以通过导流通道流出,进而便于驱动船体运动,设置的导流通道一方面使得动力装置的排水能够及时排走,另一方面还可对动力装置的排水的水流方向进行引导,从而有利于调整无人船的航行方向,进而有利于提高动力装置对无人船的驱动效果。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船体部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具有开口,所述动力装置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安装腔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多组动力组件,所述导流通道为多条,多条所述导流通道间隔开且与多组所述动力组件一一对应。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所述导流通道为两条且分别为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包括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相对,所述第一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轴线上;所述第二导流通道包括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第二动力组件相对,所述第二出口朝向所述第二导流通道的径向外侧敞开。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出口的中心轴线相交且二者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α的取值范围为30-90度。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船体部具有安装腔,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和所述第二动力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二进口设于所述安装腔的同一侧壁上。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部为两个,且分别为第一动力部和第二动力部,所述浮力部具有沿所述船体的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动力部与所述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动力部与所述第二端相连。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力部的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动力部的第一出口分别位于所述船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动力部的第二出口和所述第二动力部的第二出口分别位于所述船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力部和所述第二动力部相对所述浮力部呈中心对称分布。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浮力部与所述动力部可拆卸相连。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人船,包括上述的船体。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人船的船体,通过在动力部的船体部上设置导流通道,并且导流通道与动力装置相对,从而使得动力装置的排水可以通过导流通道流出,进而便于驱动船体运动,设置的导流通道一方面使得动力装置的排水能够及时排走,另一方面还可对动力装置的排水的水流方向进行引导,从而有利于调整无人船的航行方向,进而有利于提高动力装置对无人船的驱动效果。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船体为多个,多个所述船体通过船架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船体为两个,两个所述船体相对所述船架对称设置。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人船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人船的船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人船的船体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人船的动力部的爆炸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人船的动力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人船的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人船的动力装置的桨壳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人船的防护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人船的船体的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无人船100,船体101,动力部14,第一动力部141,第二动力部142,船体部11,第一端面111,底面112,过线孔115,导线槽1112,安装腔110,开口1121,第一导流通道113,第一进口1131,第一出口1132,第二导流通道114,第二进口1141,第二出口1142,动力装置20,第一动力组件201,第二动力组件202,安装壳体21,连接柱25,连通孔250,输出轴221,桨壳24,进水口242,出水口241,螺旋桨23,防护格栅13,浮力部12,船架102,防护管32,连接导线31,防护杆116,第一段1161,第二段1162,固定座116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人船。该无人船100可以应用于海洋、湖泊以及河流的测绘、水文和水质监测等,当然,该无人船100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参照图1,所述的无人船100包括多个船体101,多个船体101平行排布,多个船体101通过船架102连接。多个船体101可以用于承载船架102,船架102可以用于承载货物、电池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参照图1所示,船体101为两个,两个船体101相对船架102对称设置,并且两个船体101相互平行,由此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具体的,每个船体101包括浮力部12和动力部14,动力部14与浮力部12相连。如图2所示,每个船体101包括浮力部12和两个动力部14,这两个动力部14分别为第一动力部141和第二动力部142,浮力部12具有沿船体101长度方向(例如前后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动力部141与浮力部12的第一端(例如前端)连接,第二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船的船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浮力部;和/n动力部,所述动力部与所述浮力部相连,所述动力部包括船体部和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船体部相连,所述船体部上设有至少两条导流通道,每条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动力装置相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船的船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浮力部;和
动力部,所述动力部与所述浮力部相连,所述动力部包括船体部和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船体部相连,所述船体部上设有至少两条导流通道,每条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动力装置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船的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部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具有开口,所述动力装置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船的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多组动力组件,所述导流通道为多条,多条所述导流通道间隔开且与多组所述动力组件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无人船的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所述导流通道为两条且分别为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包括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相对,所述第一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轴线上;所述第二导流通道包括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第二动力组件相对,所述第二出口朝向所述第二导流通道的径向外侧敞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船的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出口的中心轴线相交且二者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α的取值范围为30-90度。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智芹覃朝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