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船体水上载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287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1
一种双船体水上载具(10),包括第一船体(20),包括从第一船体(20)的第一顶面(21)延伸到第一船体(20)的第一底部(22)的第一空腔(50);第二船体(30),包括从第二船体(30)的第二顶面(31)延伸到第二船体(30)的第二底部(32)的第二空腔(60);以及连接第一船体(20)和第二船体(30)的连接部(40)。桨手分开双腿坐在连接部(40)上,桨手的一条腿放在第一空腔(50)中,另一条腿放在第二空腔(60)中。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还包括至少一个鞍形座(100),连接部(40)支撑鞍形座(100),以使桨手在划桨时坐在鞍形座(100)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船体水上载具优先权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18年11月22日,申请号为U20184198的芬兰技术专利优先权。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船体的水上载具。
技术介绍
如独木舟和皮划艇这种水上载具通常有一个船体,在水上载具的中间部分形成一空腔以供桨手容身。在水上载具的底部,可以设置一座位供桨手乘坐。在这种情况下,桨手的腿部向前进方向伸展,与底部基本平行。这样的划桨位置不是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美国专利6871608披露了一种双船体水上载具。一个或多人可以以坐姿,站姿,骑乘的姿势,跪姿或卧姿进入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中。这种水上载具包括一第一船体和一第二船体,所述第一船体从顶面向底部延伸设有一空腔,所述第二船体从顶面向底部延伸设有一空腔。当桨手处于坐姿,站姿,骑乘的姿势或者跪姿时,上述两个空腔都足够宽以容纳桨手的腿。所述水上载具还设有一个分别与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固定连接的连接器,桨手将一条腿放在第一个空腔中,另一条腿放在第二个空腔中,从而可以坐着,站着,骑着或者跪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对象是一种改进的双船体水上载具。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包括:具有第一空腔的第一船体,所述第一空腔从所述第一船体的顶面向下延伸到所述第一船体的底部,所述第一空腔容纳桨手的一条腿;具有第二空腔的第二船体,所述第二空腔从所述第二船体的顶面向下延伸到所述第二船体的底部,所述第二空腔容纳桨手的一条腿;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船体和所述第二船体,桨手双腿分开坐在所述连接部上,使桨手的一条腿放在所述第一空腔中,桨手的另一条腿放在所述第二空腔中。所述水上载具的特点是,还包括至少一个由所述连接部支撑的鞍形座,使桨手划桨时坐在所述鞍形座上。所述鞍形座允许桨手保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划桨位置。桨手两腿分开坐在所述鞍形座上,所述鞍形座支撑桨手的臀部和大腿内侧。与各条腿对应的船体的空腔底部支撑桨手相对应的那只脚。这样,桨手可以保持背部直立地划桨,从而避免弯腰划桨姿势使背部拉伤。骑乘式划船姿势对腿部来说也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在所述水上载具中,当桨手坐在鞍形座上时,桨手的座椅和桨手腿的支撑水平面之间可以设置足够大的水平差,从而使得平均身高的桨手大致保持上半身和大腿之间的角度为135度的姿势。这一角度允许桨手保持直立,自然和无压力的姿势,因此划船时桨手的背部无压力且舒适。所述水上载具可以通过上述的设计使其在水面使用时保持稳定,因此在水中不容易翻转或因为失误而翻船。在本申请中,腿作为一般术语,其中腿包括大腿、膝盖、小腿、脚踝和脚。附图说明接下来参考附图解释本技术。图1是本技术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的透视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的顶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的侧面视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中固定鞍形座的爆炸视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鞍形座固定后的横截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双船体水上载具的透视视图,图2是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的后视图。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由第一船体20和第二船体30以及连接部40组成。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的最大长度为L1,最大宽度为W1,船体高度为H1,以及座椅高度H2。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的所述最大长度L1根据所述第一船体20和所述第二船体30的最大长度确定。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的所述最大宽度W1根据所述第一船体20和所述第二船体30以及所述连接部40的最大宽度确定。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的所述船体高度H1根据所述第一船体20和所述第二船体30的高度确定。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的所述座椅高度H2由桨手座椅和桨手腿支撑面之间的高度差决定。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具有双船体,也就是说,它是双体船类型的水上载具。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内乘坐两位桨手71和72。所述桨手71和72使用的桨81、82,其示出仅作为参考。所述第一船体20有第一空腔50,所述第二船体30有第二空腔60。所述第一空腔50设置在所述连接部40和所述第一船体20的第一外壁23之间的空间中。所述第二空腔60设置在所述连接部40和所述第二船体30的第二外壁33之间的空间中。所述第一空腔50从所述第一船体20的第一顶面21延伸到所述第一船体20的第一底部22。所述第二空腔60从所述第二船体30的第二顶面31延伸到所述第二船体30的第二底部32。在所述第一船体20的所述第一底部22上,所述第一空腔50设有支持桨手的一条腿的支撑面。在所述第二船体30的所述第二底部32上,第二空腔60设有支持桨手另一条腿的支撑面。在所述第一船体20的所述第一顶面21上设有第一开口25,所述第一开口25向所述第一空腔50开口。在所述第二船体30的所述第二顶面31上设有第二开口26,所述第二开口26向所述第二空腔60开口。所述第一开口25可以设为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的所述第一顶面21上的连续开口,所述第二开口26可以设为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的所述第二顶面31上的连续开口。在此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40的顶面设于与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的所述第一顶面21和所述第二顶面31有一定距离的位置。在所述水上载具的所述最大长度L1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船体20内的所述第一空腔50可以沿所述第一开口25的前和/或后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船体20的所述第一顶面21覆盖部分所述第一空腔50。所述第一空腔50被覆盖的部分可用作物品的存储空间。在所述水上载具的所述最大长度L1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船体30内的所述第二空腔60可以沿所述第二开口26的前和/或后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二船体30的所述第二顶面31覆盖部分所述第二空腔60。所述第二空腔60被覆盖的部分可用作物品的存储空间。所述第一船体20的所述第一顶面21可包括第一中心部21A、第一前部21B和第一后部21C。所述第一船体20的所述第一顶面21的所述第一中心部21A可以延伸超过所述第一开口25的长度,形成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上均匀高度的顶部表面。所述第一前部21B可在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的前方部分形成向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的前端倾斜向下的顶部表面,而所述第一后部21C可在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的后方部分形成向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的后端倾斜向下的顶部表面。类似地,所述第二船体30的所述第二顶面31可包括第二中心部31A、第二前部31B和第二后部31C。所述第二船体30的所述第二顶面31的所述第二中心部31A可以延伸超过所述第二开口26的长度,形成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上均匀高度的顶部表面。所述第二前部31B可在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的前方部分形成向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的前端倾斜向下的顶部表面,而所述第二后部31C可在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的后方部分形成向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的后端倾斜向下的顶部表面。连接部40的顶面可以沿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船体水上载具(10),包括:/n第一船体(20),包括第一空腔(50),所述第一空腔(50)从所述第一船体(20)的第一顶面(21)延伸至所述第一船体(20)的第一底部(22),所述第一空腔(50)容纳桨手的一条腿;/n第二船体(30),包括第二空腔(60),所述第二空腔(60)从所述第二船体(30)的第二顶面(31)延伸至所述第二船体(30)的第二底部(32),所述第二空腔(60)容纳所述桨手的另一条腿;/n连接部(40),连接所述第一船体(20)和所述第二船体(30),所述桨手分开双腿坐在所述连接部(40)上,以使所述桨手的一条腿放在所述第一空腔(50)中,所述桨手的另一条腿放在所述第二空腔(60)中;/n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还包括至少一个鞍形座(100),所述连接部(40)支撑所述鞍形座(100),以使桨手划桨时坐在所述鞍形座(10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2 FI U201841981.一种双船体水上载具(10),包括:
第一船体(20),包括第一空腔(50),所述第一空腔(50)从所述第一船体(20)的第一顶面(21)延伸至所述第一船体(20)的第一底部(22),所述第一空腔(50)容纳桨手的一条腿;
第二船体(30),包括第二空腔(60),所述第二空腔(60)从所述第二船体(30)的第二顶面(31)延伸至所述第二船体(30)的第二底部(32),所述第二空腔(60)容纳所述桨手的另一条腿;
连接部(40),连接所述第一船体(20)和所述第二船体(30),所述桨手分开双腿坐在所述连接部(40)上,以使所述桨手的一条腿放在所述第一空腔(50)中,所述桨手的另一条腿放在所述第二空腔(60)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还包括至少一个鞍形座(100),所述连接部(40)支撑所述鞍形座(100),以使桨手划桨时坐在所述鞍形座(1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船体水上载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形座(100)由所述连接部(40)支撑,并可沿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的最大长度(L1)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船体水上载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0)上设有一导轨(300),所述导轨(300)沿所述双船体水上载具(10)的所述最大长度(L1)的方向延伸,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利苏西·贾尔坎宁
申请(专利权)人:事易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芬兰;FI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