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防撞横梁吸能盒上板连续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06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车辆防撞横梁吸能盒上板连续模具,包括下模、上模;下模包括下模座、进料口、冲孔Ⅰ、切边凹模Ⅰ、折弯整平凸模Ⅰ、折弯整平凸模Ⅱ、侧面平整凸模、冲孔Ⅱ、冲孔Ⅲ、切分凹模、导块Ⅰ;进料口、冲孔Ⅰ、切边凹模Ⅰ、折弯整平凸模Ⅰ、折弯整平凸模Ⅱ、侧面平整凸模、冲孔Ⅱ、冲孔Ⅲ、切分凹模从左至右依次设于下模座上,导块Ⅰ设于下模座的四个角上;上模包括上模座、冲头Ⅰ、切边刀、折弯整平凹模Ⅰ、折弯整平凹模Ⅱ、平整板、冲头Ⅱ、冲头Ⅲ、切分刀、导块Ⅱ。该连续模具克服现有技术缺陷,具有结构合理、板材利用率高、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防撞横梁吸能盒上板连续模具
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防撞横梁吸能盒上板连续模具。
技术介绍
车辆防撞横梁吸能盒是对车辆防撞横梁性能影响较大的的重要零部件,对于缓解车辆受到撞击时的冲击能量具有重要作用,车辆防撞横梁吸能盒通常由上板、下板等多个子部件焊接成型,由于其上板结构较为复杂,因此通常采用多道冲压工序加工完成,现有的车辆防撞横梁吸能盒上板冲压模具存在工序设计不合理、材料利用率低、工作效率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车辆防撞横梁吸能盒上板连续模具,该连续模具克服现有技术缺陷,具有结构合理、板材利用率高、工作效率高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辆防撞横梁吸能盒上板连续模具,包括下模、上模;所述的下模包括下模座、进料口、冲孔Ⅰ、切边凹模Ⅰ、折弯整平凸模Ⅰ、折弯整平凸模Ⅱ、侧面平整凸模、冲孔Ⅱ、冲孔Ⅲ、切分凹模、导块Ⅰ;所述的进料口、冲孔Ⅰ、切边凹模Ⅰ、折弯整平凸模Ⅰ、折弯整平凸模Ⅱ、侧面平整凸模、冲孔Ⅱ、冲孔Ⅲ、切分凹模从左至右依次设于下模座上,所述的导块Ⅰ设于下模座的四个角上;所述的上模包括上模座、冲头Ⅰ、切边刀、折弯整平凹模Ⅰ、折弯整平凹模Ⅱ、平整板、冲头Ⅱ、冲头Ⅲ、切分刀、导块Ⅱ;所述的冲头Ⅰ、切边刀、折弯整平凹模Ⅰ、折弯整平凹模Ⅱ、平整板、冲头Ⅱ、冲头Ⅲ、切分刀从左至右依次设于上模座上,所述的导块Ⅱ设于上模座的四个角上,与导块Ⅰ相对应。优选地,所述的冲孔Ⅰ设有三个,延前后方向排布于下模座上;所述的冲头Ⅰ设有三个,延前后方向排布于上模座上,位置与冲孔Ⅰ相对应。优选地,所述的切边凹模Ⅰ包括六个切边凹槽Ⅰ,分为从左至右依次设于下模座上的三组,位于左侧的一组包括延前后方向排布的两个切边凹槽Ⅰ,位于中间的一组包括一个切边凹槽Ⅰ,位于右侧的一组包括延前后方向排布的三个切边凹槽Ⅰ;所述的切边刀设有六个,位置及形状分别与各切边凹槽Ⅰ相对应。优选地,所述的折弯整平凸模Ⅰ包括预弯凸块Ⅰ、折弯凸块Ⅰ、整平凸块Ⅰ,所述的预弯凸块Ⅰ、折弯凸块Ⅰ、整平凸块Ⅰ从左至右依次设于下模座上,所述的预弯凸块Ⅰ、折弯凸块Ⅰ、整平凸块Ⅰ均设有延前后方向设置的两块,所述的预弯凸块Ⅰ、折弯凸块Ⅰ的顶面的倾斜方向为左低右高,所述的整平凸块Ⅰ的顶面呈水平设置;所述的折弯整平凹模Ⅰ包括预弯凹槽Ⅰ、折弯凹槽Ⅰ、整平凹槽Ⅰ,所述的预弯凹槽Ⅰ、折弯凹槽Ⅰ、整平凹槽Ⅰ从左至右依次设于上模座上,形状及位置分别与预弯凸块Ⅰ、折弯凸块Ⅰ、整平凸块Ⅰ相对应。优选地,所述的折弯整平凸模Ⅱ包括预弯凸块Ⅱ、折弯凸块Ⅱ、整平凸块Ⅱ,所述的预弯凸块Ⅱ、折弯凸块Ⅱ、整平凸块Ⅱ从左至右依次设于下模座上,所述的预弯凸块Ⅱ、折弯凸块Ⅱ、整平凸块Ⅱ均设有延前后方向设置的两块,所述的预弯凸块Ⅱ、折弯凸块Ⅱ的顶面的倾斜方向为左高右低,所述的整平凸块Ⅱ的顶面呈水平设置;所述的折弯整平凹模Ⅱ包括预弯凹槽Ⅱ、折弯凹槽Ⅱ、整平凹槽Ⅱ,所述的预弯凹槽Ⅱ、折弯凹槽Ⅱ、整平凹槽Ⅱ从左至右依次设于上模座上,形状及位置分别与预弯凸块Ⅱ、折弯凸块Ⅱ、整平凸块Ⅱ相对应。优选地,所述的侧面平整凸模包括侧边平整凸块Ⅰ、侧边平整凸块Ⅱ,所述的侧边平整凸块Ⅰ延前后方向设于下模座上,所述的侧边平整凸块Ⅱ设有两块,分别设于侧边平整凸块Ⅰ的左右两侧,侧边平整凸块Ⅰ、侧边平整凸块Ⅱ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平整板包括三块,分别延左右方向设于上模板上,位置与形状分别与侧边平整凸块Ⅰ、侧边平整凸块Ⅱ相对应。优选地,所述的冲孔Ⅱ设于下模座上,位于下模座的后侧;所述的冲头Ⅱ位置与形状分别与冲孔Ⅱ相对应。优选地,所述的冲孔Ⅲ设有两组,两组冲孔Ⅲ延前后方向设于下模座上,关于下模座的左右方向的中心线对称;每组冲孔Ⅲ设有两个,延左右方向设于下模座上,位于右侧的冲孔Ⅲ更靠近下模座左右方向的中心线;所述的冲头Ⅲ设有两组,两组冲头Ⅲ延前后方向设于上模座上,两组冲孔Ⅲ的位置分别与两组冲孔Ⅲ相对应。优选地,所述的切分凹模设于下模座右端的中部,所述的切分凹模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切分刀呈T形,设于上模座右端的中部,位置与切分凹模相对应。优选地,限位柱;还包括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延左右方向设于上模座上,所述的下模座上延水平方向设有位置与定位柱相对应的定位孔。本技术采用连接模具结构,将冲孔、切边、折弯等工序集成到连续模具中,提高零件加工效率;切边凹模Ⅰ的多个切边凹槽Ⅰ分布设计,减少切边时相邻切口的应力影响;折弯整平凸模结构通过预弯、折弯、整平的组合工序,提高折弯质量,同时,不同方向的折弯结构交错设置,避免出现不同折弯方向影响零件折弯部分质量的情况;通过侧面平整凸模结合平整板对折弯部进行平整,进一步提高折弯质量;冲孔Ⅱ、冲孔Ⅲ的位置分布设计,减少冲孔时相互应力影响;切分凹模配合切分刀实现两侧零件的分离,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车辆防撞横梁吸能盒上板连续模具的下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车辆防撞横梁吸能盒上板连续模具的上模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部分名称及序号如下:1为下模,2为上模;11为下模座,12为进料口,13为冲孔Ⅰ,14为切边凹模Ⅰ,15为折弯整平凸模Ⅰ,16为折弯整平凸模Ⅱ,17为侧面平整凸模,18为冲孔Ⅱ,19为冲孔Ⅲ,110为切分凹模,111为导块Ⅰ,112为出料口,113为定位孔;21为上模座,22为冲头Ⅰ,23为切边刀,24为折弯整平凹模Ⅰ,25为折弯整平凹模Ⅱ,26为平整板,27为冲头Ⅱ,28为冲头Ⅲ,29为切分刀,210为导块Ⅱ,211为定位柱;141为切边凹槽Ⅰ,151为预弯凸块Ⅰ,152为折弯凸块Ⅰ,153为整平凸块Ⅰ,161为预弯凸块Ⅱ,162为折弯凸块Ⅱ,163为整平凸块Ⅱ;171为侧边平整凸块Ⅰ,172为侧边平整凸块Ⅱ;241为预弯凹槽Ⅰ,242为折弯凹槽Ⅰ,243为整平凹槽Ⅰ;251为预弯凹槽Ⅱ,252为折弯凹槽Ⅱ,253为整平凹槽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防撞横梁吸能盒上板连续模具,包括下模1、上模2;所述的下模1包括下模座11、进料口12、冲孔Ⅰ13、切边凹模Ⅰ14、折弯整平凸模Ⅰ15、折弯整平凸模Ⅱ16、侧面平整凸模17、冲孔Ⅱ18、冲孔Ⅲ19、切分凹模110、导块Ⅰ111;所述的进料口12、冲孔Ⅰ13、切边凹模Ⅰ14、折弯整平凸模Ⅰ15、折弯整平凸模Ⅱ16、侧面平整凸模17、冲孔Ⅱ18、冲孔Ⅲ19、切分凹模110从左至右依次设于下模座11上,所述的导块Ⅰ111设于下模座11的四个角上;所述的上模2包括上模座21、冲头Ⅰ22、切边刀23、折弯整平凹模Ⅰ24、折弯整平凹模Ⅱ25、平整板26、冲头Ⅱ27、冲头Ⅲ28、切分刀29、导块Ⅱ210;所述的冲头Ⅰ22、切边刀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防撞横梁吸能盒上板连续模具,包括下模(1)、上模(2),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下模(1)包括下模座(11)、进料口(12)、冲孔Ⅰ(13)、切边凹模Ⅰ(14)、折弯整平凸模Ⅰ(15)、折弯整平凸模Ⅱ(16)、侧面平整凸模(17)、冲孔Ⅱ(18)、冲孔Ⅲ(19)、切分凹模(110)、导块Ⅰ(111);/n所述的进料口(12)、冲孔Ⅰ(13)、切边凹模Ⅰ(14)、折弯整平凸模Ⅰ(15)、折弯整平凸模Ⅱ(16)、侧面平整凸模(17)、冲孔Ⅱ(18)、冲孔Ⅲ(19)、切分凹模(110)从左至右依次设于下模座(11)上,所述的导块Ⅰ(111)设于下模座(11)的四个角上;/n所述的上模(2)包括上模座(21)、冲头Ⅰ(22)、切边刀(23)、折弯整平凹模Ⅰ(24)、折弯整平凹模Ⅱ(25)、平整板(26)、冲头Ⅱ(27)、冲头Ⅲ(28)、切分刀(29)、导块Ⅱ(210);/n所述的冲头Ⅰ(22)、切边刀(23)、折弯整平凹模Ⅰ(24)、折弯整平凹模Ⅱ(25)、平整板(26)、冲头Ⅱ(27)、冲头Ⅲ(28)、切分刀(29)从左至右依次设于上模座(21)上,所述的导块Ⅱ(210)设于上模座(21)的四个角上,与导块Ⅰ(111)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防撞横梁吸能盒上板连续模具,包括下模(1)、上模(2),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下模(1)包括下模座(11)、进料口(12)、冲孔Ⅰ(13)、切边凹模Ⅰ(14)、折弯整平凸模Ⅰ(15)、折弯整平凸模Ⅱ(16)、侧面平整凸模(17)、冲孔Ⅱ(18)、冲孔Ⅲ(19)、切分凹模(110)、导块Ⅰ(111);
所述的进料口(12)、冲孔Ⅰ(13)、切边凹模Ⅰ(14)、折弯整平凸模Ⅰ(15)、折弯整平凸模Ⅱ(16)、侧面平整凸模(17)、冲孔Ⅱ(18)、冲孔Ⅲ(19)、切分凹模(110)从左至右依次设于下模座(11)上,所述的导块Ⅰ(111)设于下模座(11)的四个角上;
所述的上模(2)包括上模座(21)、冲头Ⅰ(22)、切边刀(23)、折弯整平凹模Ⅰ(24)、折弯整平凹模Ⅱ(25)、平整板(26)、冲头Ⅱ(27)、冲头Ⅲ(28)、切分刀(29)、导块Ⅱ(210);
所述的冲头Ⅰ(22)、切边刀(23)、折弯整平凹模Ⅰ(24)、折弯整平凹模Ⅱ(25)、平整板(26)、冲头Ⅱ(27)、冲头Ⅲ(28)、切分刀(29)从左至右依次设于上模座(21)上,所述的导块Ⅱ(210)设于上模座(21)的四个角上,与导块Ⅰ(111)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撞横梁吸能盒上板连续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冲孔Ⅰ(13)设有三个,延前后方向排布于下模座(11)上;所述的冲头Ⅰ(22)设有三个,延前后方向排布于上模座(21)上,位置与冲孔Ⅰ(13)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撞横梁吸能盒上板连续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切边凹模Ⅰ(14)包括六个切边凹槽Ⅰ(141),分为从左至右依次设于下模座(11)上的三组,位于左侧的一组包括延前后方向排布的两个切边凹槽Ⅰ(141),位于中间的一组包括一个切边凹槽Ⅰ(141),位于右侧的一组包括延前后方向排布的三个切边凹槽Ⅰ(141);
所述的切边刀(23)设有六个,位置及形状分别与各切边凹槽Ⅰ(141)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撞横梁吸能盒上板连续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折弯整平凸模Ⅰ(15)包括预弯凸块Ⅰ(151)、折弯凸块Ⅰ(152)、整平凸块Ⅰ(153),所述的预弯凸块Ⅰ(151)、折弯凸块Ⅰ(152)、整平凸块Ⅰ(153)从左至右依次设于下模座(11)上,所述的预弯凸块Ⅰ(151)、折弯凸块Ⅰ(152)、整平凸块Ⅰ(153)均设有延前后方向设置的两块,所述的预弯凸块Ⅰ(151)、折弯凸块Ⅰ(152)的顶面的倾斜方向为左低右高,所述的整平凸块Ⅰ(153)的顶面呈水平设置;
所述的折弯整平凹模Ⅰ(24)包括预弯凹槽Ⅰ(241)、折弯凹槽Ⅰ(242)、整平凹槽Ⅰ(243),所述的预弯凹槽Ⅰ(241)、折弯凹槽Ⅰ(242)、整平凹槽Ⅰ(243)从左至右依次设于上模座(21)上,形状及位置分别与预弯凸块Ⅰ(151)、折弯凸块Ⅰ(152)、整平凸块Ⅰ(153)相对应。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德鹏赵超梁丽云赵平黄冬菊欧华春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京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