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动力电池热失控控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413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车辆动力电池热失控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新能源车辆和车辆电子技术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便于提高动力电池热失控风险控制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力学量传感信号;所述力学量传感信号至少包括两种;根据所述力学量传感信号判断所述动力电池是否存在热失控风险;若判断存在热失控风险,则基于预设控制策略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热失控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热失控风险检测及控制场合中。中。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动力电池热失控控制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车辆和车辆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动力电池热失控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针对新能源车辆动力电池的热失控或者着火情况,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监控电芯温度变化,以及电流、电压等变化,判断电池包是否发生热失控或有发生热失控的风险,如果发生热失控或有热失控风险,则进行断电、预警等处理。
[0003]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监测动力电池的传感信号多是基于温度、电流、电压等单一信号,而且该类信号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致使在监测到热失控信号时,热失控风险已经大大增加,进而影响对潜在的风险,如起火、爆炸等控制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动力电池热失控控制方法及装置,在一定程度上便于提高动力电池热失控风险控制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0005]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动力电池热失控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力学量传感信号;所述力学量传感信号至少包括两种;根据所述力学量传感信号判断所述动力电池是否存在热失控风险;若判断存在热失控风险,则基于预设控制策略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热失控处理。
[0007]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电池包括电池包及设于电池包内的电芯模组,所述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力学量传感信号包括:获取所述电池包的加速度传感信号及电池包内部的压力传感信号;所述根据所述力学量传感信号判断所述动力电池是否存在热失控风险包括:根据所述电池包的加速度传感信号与加速度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电池包的加速度传感信号大于所述加速度阈值,则判断所述动力电池存在第一类型的热失控风险;及,根据所述电池包内部的压力传感信号与压力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电池包内部的压力传感信号大于所述压力阈值,则判断所述动力电池存在第二类型的热失控风险。
[0008]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电池包括电池包,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电池包内部的气体传感信号;根据所述电池包内部的气体传感信号与气体浓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动力电池是否存在热失控风险。
[0009]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或第二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电池包括电池包,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电池包内部的温度传感信号;根据所述电池包内部的温度传感信号与温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动力电
池是否存在热失控风险。
[0010]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三任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电池包括电芯模组,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电芯模组的电学量传感信号;根据所述电芯模组的电学量传感信号与电信号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动力电池是否存在热失控风险。
[0011]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四任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若判断存在热失控风险,则基于预设控制策略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热失控处理包括:获取车辆当前的工作状态;所述车辆的工作状态包括运转状态与休眠状态;若所述车辆当前处于运转状态,则向所述车辆的控制器发出停车及断电指令;若所述车辆当前处于休眠状态,则向所述车辆的控制器发出唤醒信号,以唤醒控制器执行停车及断电指令。
[0012]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五任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若判断存在热失控风险,则基于预设控制策略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热失控处理包括:判断热失控风险的等级,根据热失控风险的等级确定对应的第一控制策略;其中,预设控制策略包括不同等级的热失控风险对应的控制策略;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策略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热失控处理。
[0013]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六任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施方式中,在判断出存在热失控风险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声学或光学报警信号。
[001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动力电池热失控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力学量传感信号采集模块、热失控识别模块及决策控制模块;所述力学量传感信号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力学量传感信号;所述力学量传感信号至少包括两种;热失控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力学量传感信号判断所述动力电池是否存在热失控风险;决策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热失控识别模块判断存在热失控风险,则基于预设控制策略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热失控处理。
[0015]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电池包括电池包及设于电池包内的电芯模组,所述力学量传感信号采集模块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电池包外表面上,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电池包内,所述热失控识别模块包括第一识别单元及第二识别单元;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获取电池包的加速度传感信号;第一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池包的加速度传感信号与加速度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电池包的加速度传感信号大于所述加速度阈值,则判断所述动力电池存在第一类型的热失控风险;以及,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取电池包内部的压力传感信号;第二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池包内部的压力传感信号与压力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电池包内部的压力传感信号大于所述压力阈值,则判断所述动力电池存在第二类型的热失控风险。
[0016]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电池包括电池包,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池包内的气体传感器,所述气体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电池包内部的气体传感信号;所述热失控识别模块包括第三识别单元;所述第三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池包内部的气体传感信号与气体浓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动力电池是否存在热失控风险。
[0017]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或第二种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
动力电池包括电池包,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池包内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电池包内部的温度传感信号;所述热失控识别模块包括第四识别单元;所述第四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池包内部的温度传感信号与温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动力电池是否存在热失控风险。
[0018]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至第三任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电池包括电芯模组,所述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电芯模组的电信号采样单元,所述电信号采样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电芯模组的电学量传感信号;所述热失控识别模块包括第五识别单元;所述第五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芯模组的电学量传感信号与电信号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动力电池是否存在热失控风险。
[0019]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至第四任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决策控制模块,具体至少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动力电池热失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力学量传感信号;所述力学量传感信号至少包括两种;根据所述力学量传感信号判断所述动力电池是否存在热失控风险;若判断存在热失控风险,则基于预设控制策略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热失控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失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括电池包及设于电池包内的电芯模组,所述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力学量传感信号包括:获取所述电池包的加速度传感信号及电池包内部的压力传感信号;所述根据所述力学量传感信号判断所述动力电池是否存在热失控风险包括:根据所述电池包的加速度传感信号与加速度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电池包的加速度传感信号大于所述加速度阈值,则判断所述动力电池存在第一类型的热失控风险;及,根据所述电池包内部的压力传感信号与压力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电池包内部的压力传感信号大于所述压力阈值,则判断所述动力电池存在第二类型的热失控风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失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括电池包,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电池包内部的气体传感信号;根据所述电池包内部的气体传感信号与气体浓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动力电池是否存在热失控风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失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括电池包,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电池包内部的温度传感信号;根据所述电池包内部的温度传感信号与温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动力电池是否存在热失控风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失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括电芯模组,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电芯模组的电学量传感信号;根据所述电芯模组的电学量传感信号与电信号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动力电池是否存在热失控风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失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判断存在热失控风险,则基于预设控制策略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热失控处理包括:获取车辆当前的工作状态;所述车辆的工作状态包括运转状态与休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书港丁怠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维思科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