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成都大学专利>正文

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078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该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捕捉筒、垂直设置在捕捉筒上的手持管和锥形筒状结构的注射管,捕捉筒具有开口端和封闭端,开口端的上筒壁上开设有条形让位口,封闭端的上筒壁上开设有连接口,手持管的内腔通过条形让位口与容设腔连通,手持管包括推拉件和阻挡网,推拉推拉件的推拉端能够封堵或开启开口端。注射管内腔通过连接口与容设腔连通,注射管左右两侧管壁为对称设置的固定部和注射部,固定部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注射部开设有多个注射孔。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能够方便捕获并固定小白鼠,有效地保证实验人员安全,避免了用手直接捕获并固定小白鼠时被小白鼠抓咬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
本技术涉及试验器械
,具体地,涉及一种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
技术介绍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对科学的探索,在探索科学奥秘的过程中,实验室饲养动物扮演着重要角色。据实验研究数据表明,鼠类的全基因组与人类的相似度极高,所以目前人类疾病通常在实验用鼠上进行模拟。现有技术中,实验人员通常徒手捕捉小白鼠,由于小白鼠为活体动物,实验人员为其注射药物或者抽取血样的时候,经常出现难以捕捉小白鼠,难以控制小白鼠,甚至被小白鼠抓咬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难以捕捉小白鼠、容易被小白鼠抓咬伤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方便捕获并固定小白鼠,有效地保证实验人员安全,避免了用手直接捕获并固定小白鼠时被小白鼠抓咬伤的情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捕捉筒,所述捕捉筒的两侧为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捕捉筒的靠近所述开口端的上筒壁上开设有条形让位口,靠近所述封闭端的上筒壁上开设有连接口;手持管,垂直设置在所述捕捉筒的开口端一侧且其内腔通过所述条形让位口与所述捕捉筒的容设腔连通,所述手持管包括推拉件,所述推拉件的一端贯穿所述手持管的端面伸出作为推拉端,另一端为网片状结构且容纳于所述手持管的内腔中作为阻挡网,推拉所述推拉端能够将所述阻挡网通过所述让位口伸入所述容设腔以封堵所述开口端,或者将所述阻挡网缩回所述手持管的内腔中以开启所述开口端;锥形筒状结构的注射管,垂直设置在所述捕捉筒的封闭端一侧且其内腔通过所述连接口与所述捕捉筒的容设腔连通;所述注射管左右两侧管壁为对称设置的固定部和注射部,所述固定部开设有多个允许小白鼠的四肢伸出的固定孔,所述注射部开设有多个用于注入试剂的注射孔。进一步地,所述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还包括: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开设在所述开口端的下筒壁内壁,并且与所述让位口相对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还包括:手持件,设置在所述推拉件的推拉端。进一步地,所述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还包括:限位件,设置在所述手持管的内腔中所述推拉件上,用于限制所述阻挡网移动位置以保证所述阻挡网与所述让位口的对位。进一步地,所述手持管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捕捉筒上。进一步地,所述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还包括:食盒,设置在所述捕捉筒的内腔中所述封闭端的端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还包括:固定带,设置在所述固定部的管壁外,用于固定从所述固定孔伸出的所述小白鼠的四肢。进一步地,所述捕捉筒和所述注射管的固定部由透明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注射部由透明软质材料制成,通过按压所述注射部能够手动调整所述小白鼠的姿态。进一步地,所述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还包括:螺纹结构,设置在所述手持管的管壁外。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捕捉筒、垂直设置在捕捉筒上的手持管和锥形筒状结构的注射管,捕捉筒的两侧为开口端和封闭端,捕捉筒的靠近开口端的上筒壁上开设有条形让位口,靠近封闭端的上筒壁上开设有连接口。手持管的内腔通过条形让位口与捕捉筒的容设腔连通,手持管包括推拉件和阻挡网,推拉推拉件的推拉端能够将阻挡网通过让位口伸入容设腔以封堵开口端,或者将阻挡网缩回手持管的内腔中以开启开口端。注射管内腔通过连接口与捕捉筒的容设腔连通,小白鼠可以通过连接口从容设腔爬行至注射管内,由于小白鼠具有喜欢钻洞的趋向性,会朝向注射管的尖端钻爬。注射管左右两侧管壁为对称设置的固定部和注射部,固定部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注射管的直径减小,将限制鼠的活动自由,使得小白鼠在钻爬过程中四肢被迫伸入至固定孔中,然后可以通过绑扎或者粘贴等方式将小白鼠的四肢固定在固定孔中,注射部开设有多个用于注入试剂的注射孔,实验人员可以通过注射孔向小白鼠注射药物。通过本技术提供的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能够方便捕获并固定小白鼠,有效地保证实验人员安全,避免了徒手直接捕获并固定小白鼠时被小白鼠抓咬伤的情况。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捕捉筒2手持管3注射管101容设腔102让位口103连接口104让位槽105食盒201推拉件202阻挡网203手持件204限位件205螺纹结构301固定部302注射部303固定孔304注射孔305固定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请参考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该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捕捉筒1,所述捕捉筒1的两侧为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捕捉筒1的靠近所述开口端的上筒壁上开设有条形让位口102,靠近所述封闭端的上筒壁上开设有连接口103;手持管2,垂直设置在所述捕捉筒1的开口端一侧且其内腔通过所述条形让位口102与所述捕捉筒1的容设腔101连通,所述手持管2包括推拉件201,所述推拉件201的一端贯穿所述手持管2的端面伸出作为推拉端,另一端为网片状结构且容纳于所述手持管2的内腔中作为阻挡网202,推拉所述推拉端能够将所述阻挡网202通过所述让位口102伸入所述容设腔101以封堵所述开口端,或者将所述阻挡网202缩回所述手持管2的内腔中以开启所述开口端;锥形筒状结构的注射管3,垂直设置在所述捕捉筒1的封闭端一侧且其内腔通过所述连接口103与所述捕捉筒1的容设腔101连通;所述注射管3左右两侧管壁为对称设置的固定部301和注射部302,所述固定部301开设有多个允许小白鼠的四肢伸出的固定孔303,所述注射部302开设有多个用于注入试剂的注射孔304。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捕获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捕捉筒1、垂直设置在捕捉筒1开口端上的手持管2和封闭端上的注射管3。捕捉筒1的两侧分别为开口端和封闭端,在捕捉筒1靠近开口端的上筒壁上开设有条形让位口102,手持管2的内腔通过条形让位口102与捕捉筒1的容设腔101连通,手持管2包括推拉件201和阻挡网202,阻挡网202为网片状结构,推拉件201的一端贯穿手持管2的端面伸出作为推拉端,另一端与阻挡网202连接,上下移动推拉件201的推拉端能够将阻挡网202通过让位口102伸入容设腔101以封堵捕捉筒1的开口端,或者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包括:/n横向设置的捕捉筒(1),所述捕捉筒(1)的两侧为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捕捉筒(1)的靠近所述开口端的上筒壁上开设有条形让位口(102),靠近所述封闭端的上筒壁上开设有连接口(103);/n手持管(2),垂直设置在所述捕捉筒(1)的开口端一侧且其内腔通过所述条形让位口(102)与所述捕捉筒(1)的容设腔(101)连通,所述手持管(2)包括推拉件(201),所述推拉件(201)的一端贯穿所述手持管(2)的端面伸出作为推拉端,另一端为网片状结构且容纳于所述手持管(2)的内腔中作为阻挡网(202),推拉所述推拉端能够将所述阻挡网(202)通过所述让位口(102)伸入所述容设腔(101)以封堵所述开口端,或者将所述阻挡网(202)缩回所述手持管(2)的内腔中以开启所述开口端;/n锥形筒状结构的注射管(3),垂直设置在所述捕捉筒(1)的封闭端一侧且其内腔通过所述连接口(103)与所述捕捉筒(1)的容设腔(101)连通;所述注射管(3)左右两侧管壁为对称设置的固定部(301)和注射部(302),所述固定部(301)开设有多个允许小白鼠的四肢伸出的固定孔(303),所述注射部(302)开设有多个用于注入试剂的注射孔(3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包括:
横向设置的捕捉筒(1),所述捕捉筒(1)的两侧为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捕捉筒(1)的靠近所述开口端的上筒壁上开设有条形让位口(102),靠近所述封闭端的上筒壁上开设有连接口(103);
手持管(2),垂直设置在所述捕捉筒(1)的开口端一侧且其内腔通过所述条形让位口(102)与所述捕捉筒(1)的容设腔(101)连通,所述手持管(2)包括推拉件(201),所述推拉件(201)的一端贯穿所述手持管(2)的端面伸出作为推拉端,另一端为网片状结构且容纳于所述手持管(2)的内腔中作为阻挡网(202),推拉所述推拉端能够将所述阻挡网(202)通过所述让位口(102)伸入所述容设腔(101)以封堵所述开口端,或者将所述阻挡网(202)缩回所述手持管(2)的内腔中以开启所述开口端;
锥形筒状结构的注射管(3),垂直设置在所述捕捉筒(1)的封闭端一侧且其内腔通过所述连接口(103)与所述捕捉筒(1)的容设腔(101)连通;所述注射管(3)左右两侧管壁为对称设置的固定部(301)和注射部(302),所述固定部(301)开设有多个允许小白鼠的四肢伸出的固定孔(303),所述注射部(302)开设有多个用于注入试剂的注射孔(3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还包括:
让位槽(104),所述让位槽(104)开设在所述开口端的下筒壁内壁,并且与所述让位口(102)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小白鼠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跃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