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监测灭鼠毒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14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监测灭鼠毒饵站,用于解决现有灭鼠毒饵站饵料槽贴地面不通风、毒饵易发霉,老鼠不易取食,毒饵站短,鼠类不易入内和饵料离洞口近,易外溢污染环境,无法实时监控老鼠取食情况的问题。所述毒饵站包括上盖、底盒和固定板,上盖与底盒可拆卸连接,底盒与固定板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动态视像检测装置将数据传输至手机或后端,可以实时监控和分析老鼠取食情况;通过底盒与固定板的可拆卸连接达到室内和室外灭鼠相结合;通过饵料槽投放饵料与物理捕鼠器械相结合,达到化学灭鼠与物理灭鼠双重灭鼠的功效,结合40cm以上的空间便于鼠类入内栖居增加捕鼠机率,饵料离洞口距离较远,减少饵料外溢,减少浪费和减少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监测灭鼠毒饵站
本技术涉及捕鼠装置
,特别是指一种新型监测灭鼠毒饵站。
技术介绍
老鼠是哺乳动物、啮齿目、鼠科啮齿类动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繁殖能力极强。同时使多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贮存宿主,通过其体外寄生虫叮咬、排泄物污染、机械携带以及直接咬人等方式,可传播鼠疫、钩端螺旋体并、恙虫病、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传统的灭鼠毒饵站是一种常见的捕鼠辅助工具,目前传统的灭鼠毒饵站通常体积笨重、短小,不易运输,饵料紧贴地面,不通风毒饵易发霉,老鼠不易取食,饵料离洞口近,饵料外溢造成浪费,造成其他动物误食和污染环境。常规毒饵站规格小,功能单一,只能投放毒饵,无法与物理捕鼠器械一体结合。也没有实时监控老鼠取食和数据传输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监测灭鼠毒饵站,解决了现有灭鼠毒饵站饵料放置不通风毒饵易发霉,老鼠不易取食,不能饵料和物理灭鼠一起结合,无法实时监控老鼠取食和数据远程传输分析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监测灭鼠毒饵站,包括上盖、底盒和固定板,上盖与底盒可拆卸连接,底盒与固定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盒的两端均设有开口,底盒的一端设有饵料槽,底盒的另一端设置有放置粘鼠板的粘鼠板空间,且饵料槽的底部离底盒有间隙空间;所述上盖的左侧设有图像检测装置,图像检测装置与控制终端相连接。所述饵料槽的两端均设有台阶,台阶便于鼠类爬行,饵料槽的底部高于底盒,且饵料槽的底部与底盒有间隙。所述饵料槽的中部设有饵料固定孔,饵料固定孔内连接有饵料固定柱便于固定饵料,避免饵料被老鼠拖走污染环境。所述底盒上的粘鼠板空间可以放置与底盒相匹配的粘鼠板。所述底盒的侧壁上设有装配孔和固定孔,装配孔与上盖上的装配柱相匹配,固定孔与固定板上的挂钩相匹配。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孔,固定板通过安装孔安装在墙上。所述上盖的纵截面为弧形。所述上盖为塑料上盖或金属上盖;所述底盒为塑料底盒或金属底盒。所述图像检测装置内设有摄像头,摄像头与控制终端相连接。所述底盒的长度为40cm。本技术方案能产生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动态视像检测装置将数据传输至手机或后端,可以远程实时监控老鼠取食情况和分析;(2)本技术通过底盒与固定板的可拆卸连接达到室内和室外灭鼠相结合;且底盒与上盖可拆卸连接,易于运输和节省空间;(3)本技术通过饵料与粘鼠板相结合,可以达到化学灭鼠与物理灭鼠双重灭鼠的功效,增加捕鼠机率;(4)本技术通过饵料槽底盒远离地面,使得饵料通风好,延长毒饵使用率;(5)本技术可以更换不同诱饵以捕获多种危害人类的动物比如臭鼳鼱,蛇,蟑螂等,减少使用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上盖、盒体与固定板的分解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盖与盒体的分解状态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监测灭鼠毒饵站,包括上盖5、底盒4,固定板6,上盖5与底盒4可拆卸连接,减少占用空间,便于运输。所述上盖5的横截面为弧形,上盖5的边沿设有四个装配柱12,装配柱12可以镶嵌到底盒侧壁上的装配孔11中,所述底盒4的长度为40cm,底盒4的两端均设有开口,底盒4的一端设有饵料槽14,底盒4的另一端设有粘鼠板空间3,且饵料槽14的底部离地有间隙空间;饵料槽14的中部设有饵料固定孔13,饵料固定孔13内连接有饵料固定柱2,饵料槽14内投放老鼠的诱饵后,会加大老鼠进入毒饵站的机会,毒饵站长度40cm,安全空间大,让老鼠进入时感觉更安全,便于鼠类安全取食,且饵料离洞口距离远,减少饵料向外溢出,减少药品浪费和污染环境的风险。所述饵料槽14的两端均设有台阶1,结合老鼠多疑和爱干净的习性,中间饵料槽14设置高于地面,便于老鼠取食,底部离地面有空隙,通风好,减少饵料污染的机率,减少饵料发霉现象,从而节约饵料,减少成本,提高鼠捕鼠机率。所述上盖5为塑料上盖或金属上盖;所述底盒为塑料底盒或金属底盒。所述底盒4上的粘鼠板空间3可以放置与底盒4相匹配的粘鼠板,使进入毒饵站的老鼠在经过时接触粘鼠板,进而粘住老鼠,使其无法挣脱,大大提高灭鼠的概率,减少危害人居环境和减少污染损失。如图3所示,所述上盖5的一侧设有图像检测装置15,图像检测装置15用于底盒内部的数据检测和传输,通过图像检测装置15易于监视老鼠从入洞到取食整个过程,实时监测老鼠盗食情况,分辨鼠的种类,便于后台检测分析本地鼠害的种类和密度调查,从而达到灭鼠、粘鼠和监测三种功能,从而节约当地疾控部门的大量人力物力做鼠密度调查工作。所述图像检测装置15设置在上盖5的一侧,图像检测装置15内设有摄像头,图像检测装置15和摄像头均与控制终端相连接,图像检测装置15和摄像头均通过移动电源供电。通过图像检测装置15和摄像头可以采集老鼠采食和活动情况,可以随时无线传输到后台或存储到本机上,便于分析和检测鼠害密度,可以节约监测劳动量和成本,满足在重点区域的实时检测需求,减少布线和人工的工作量。所述底盒4与固定板6可拆卸连接,固定板6上设有挂钩7,挂钩7与固定孔10相匹配,固定孔10设置在底盒4的侧壁上,从而固定毒饵站使其固定不能移动。在需要移动毒饵站时,可以把毒饵站往上一推,本装置即可与固定板6分开,方便清理毒饵站内部杂物。所述固定板6上设有安装孔8,固定板6通过安装孔8或固定胶安装在墙上。所述饵料槽14内的饵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换,当饵料更换为引诱臭鼳鼱诱饵,可以捕获臭鼳鼱。当饵料更换为蛇类诱饵也可以捕获蛇;当饵料更换为蟑螂诱饵可以粘获蟑螂。因此,本技术为多用途工具,减少使用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监测灭鼠毒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5)、底盒(4)和固定板(6),上盖(5)与底盒(4)可拆卸连接,底盒(4)与固定板(6)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盒(4)的两端均设有开口,底盒(4)的一端设有饵料槽(14),底盒(4)的另一端设置有放置粘鼠板的粘鼠板空间(3),且饵料槽(14)的底部离底盒(4)有间隙空间;所述上盖(5)的左侧设有图像检测装置(15),图像检测装置(15)与控制终端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监测灭鼠毒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5)、底盒(4)和固定板(6),上盖(5)与底盒(4)可拆卸连接,底盒(4)与固定板(6)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盒(4)的两端均设有开口,底盒(4)的一端设有饵料槽(14),底盒(4)的另一端设置有放置粘鼠板的粘鼠板空间(3),且饵料槽(14)的底部离底盒(4)有间隙空间;所述上盖(5)的左侧设有图像检测装置(15),图像检测装置(15)与控制终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监测灭鼠毒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槽(14)的两端均设有台阶(1),台阶便于鼠类爬行,饵料槽(14)的底部高于底盒(4),且饵料槽(14)的底部与底盒(4)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监测灭鼠毒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槽(14)的中部设有饵料固定孔(13),饵料固定孔(13)内连接有饵料固定柱(2)便于固定饵料,避免饵料被老鼠拖走污染环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监测灭鼠毒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4)上的粘鼠板空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王金辉王宗政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洁万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文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