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幅高强韧性厚壁X80M管线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3106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宽幅高强韧性厚壁X80M管线钢板及其制造方法,钢板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 0.045%~0.08%,Si 0.20%~0.38%,Mn 1.55%~1.85%,Cu 0.15%~0.35%,P≤0.010%,S≤0.015%,Nb 0.04%~0.08%,Ti 0.015%~0.028%,Al 0.015%~0.045%,Cr 0.25%~0.5%,N 0.004%~0.006%,V 0.032%~0.06%,Zr 0.03%~0.05%,Ni≤0.15%,Mo≤0.12%,Ca:0.0012%~0.003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生产的钢板具有高强度、低温韧性良好的综合性能,可以保证油气输送管线管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幅高强韧性厚壁X80M管线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碳微合金钢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宽幅高强韧性厚壁X80M管线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管线运输是长距离输送油气最经济、最方便、最主要的方式。为了提高油气输送效率,长输油气管道的输送压力和管道口径不断增大,油气管道建设所需钢管的最大口径已达到同时,为保证安全性,钢管的强度级别和厚度也在增加,要求相应的管线钢板必须满足厚壁(>25mm)、大板宽(>4000mm)、高钢级(X80M级)的要求。宽幅、厚规格管线管主要用于大输量油气管道、穿越边远及高寒等气候恶劣的地区时使用。由于边远高寒地区的管道服役条件苛刻,要求输送管线不仅要达到相应的强度,而且,必须具备良好的延展性和低温韧性。但是,随着钢板宽度的增大、厚度的增加,其轧制难度也大幅增加。首先,轧机负荷、钢板温度均匀性、板形控制等都面临着严峻考验;其次,钢板性能的提高主要取决于钢中磷、硫等杂质的含量,钢中合金元素的含量以及冶炼、轧制等生产过程关键工艺参数的控制。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装备能力提升来保证宽幅、厚规格管线钢性能(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幅高强韧性厚壁X80M管线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宽度>4000mm,厚度为25~40mm;钢板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 0.045%~0.08%,Si 0.20%~0.38%,Mn 1.55%~1.85%,Cu 0.15%~0.35%,P≤0.010%,S≤0.015%,Nb 0.04%~0.08%,Ti 0.015%~0.028%,Al 0.015%~0.045%,Cr 0.25%~0.5%,N 0.004%~0.006%,V 0.032%~0.06%,Zr 0.03%~0.05%,Ni≤0.15%,Mo≤0.12%,Ca:0.0012%~0.0035%,Mo+Ni+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幅高强韧性厚壁X80M管线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宽度>4000mm,厚度为25~40mm;钢板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045%~0.08%,Si0.20%~0.38%,Mn1.55%~1.85%,Cu0.15%~0.35%,P≤0.010%,S≤0.015%,Nb0.04%~0.08%,Ti0.015%~0.028%,Al0.015%~0.045%,Cr0.25%~0.5%,N0.004%~0.006%,V0.032%~0.06%,Zr0.03%~0.05%,Ni≤0.15%,Mo≤0.12%,Ca:0.0012%~0.0035%,Mo+Ni+Cr+Cu:0.55%~0.85%,同时碳当量Ceq控制在0.37%~0.43%,且Ceq=C+Mn/6+(Cr+Mo)/5+(Ni+Cu)/15;Pcm控制在0.15%~0.17%,且Pcm=C+Si/30+(Mn+Cu+Cr)/20+Ni/60+Mo/15+V/10+5B;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中O≤0.0050%,其它杂质元素总量低于0.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宽幅高强韧性厚壁X80M管线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金相组织为针状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为主的复相组织;其中,铁素体体积百分比占1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宽幅高强韧性厚壁X80M管线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性能为:横向拉伸的屈服强度为520~650MPa,抗拉强度为630~755MPa,屈强比为0.8~0.9,延伸率≥40%;-45℃横向夏比冲击功≥450J,-15℃的DWTT横向剪切面积SA不低于85%。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种所述宽幅高强韧性厚壁X80M管线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工艺路线为钢水冶炼→炉外精炼、脱气→连铸→板坯再加热→控制轧制→控制冷却→空冷至室温;具体如下:
1)钢水冶炼至连铸过程:
原料经KR铁水预处理,控制S含量≤0.015%,扒渣后进入转炉;转炉冶炼采用双渣法脱P,控制P含量≤0.01%,转炉冶炼终点控制C含量为0.045~0.08%,出钢时吹氩气21~25min;钢水经LF精炼和RH真空脱气处理,RH真空保持25min以上;然后进行板坯连铸,连铸过热度为10~22℃,连铸拉坯速率为1.5~1.8m/min;在水平扇形段即凝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健沙孝春任毅姚震张帅康超应传涛渠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