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KPC型碳青霉烯酶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抗体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011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KPC型碳青霉烯酶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抗体及应用,通过小鼠杂交瘤单克隆抗体筛选及RT‑PCR法克隆Ig可变区基因,获得稳定分泌抗KPC型碳青霉烯酶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可变区序列;通过系统性评价,抗KPC型碳青霉烯酶单克隆抗体在各方面均有较佳表现,从而适合作为免疫诊断试剂用于体外诊断KPC型碳青霉烯酶,效价达到了1:1280000以上,制备得到的试剂盒或微流体芯片能够用于耐药菌株的早期分型,指导用药,辅助临床感染控制和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KPC型碳青霉烯酶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抗体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抗体制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抗KPC型碳青霉烯酶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抗体及应用。
技术介绍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控制临床致病菌感染最有效的药物之一,产碳青霉烯酶生物(CPO)和耐碳青霉烯肠杆菌因其广谱耐药性成为了一个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患者的治疗方法非常有限。肠杆菌科细菌是院内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由于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肠杆菌科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mbeta-lactamases,ESBLs)及AmpC酶的菌株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治疗此类菌株感染的首选药物是碳青霉稀类抗菌药物。但是,伴随着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在临床上的大量使用,耐碳青霉烯酶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ctenterobacteriaceae,CRE)数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研究表明CRE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因此临床治疗药物的可选择范围明显受到限制。此外,感染患者往往伴有并发疾病,给临床感染控制和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实验室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抗KPC型碳青霉烯酶杂交瘤细胞株,其特征在于,命名为1HG11,保藏编号为CGMCCNo.21961;或者命名为1HD6,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962。/n

【技术特征摘要】
1.抗KPC型碳青霉烯酶杂交瘤细胞株,其特征在于,命名为1HG11,保藏编号为CGMCCNo.21961;或者命名为1HD6,保藏编号为CGMCCNo.21962。


2.抗KPC型碳青霉烯酶抗体,其特征在于:抗体1HG11,包括轻链可变区和重链可变区,轻链可变区包括如SEQIDNO:1所示的CDR1、SEQIDNO:2所示的CDR2和SEQIDNO:3所示的CDR3,重链可变区包括如SEQIDNO:4所示的CDR1、SEQIDNO:5所示的CDR2和SEQIDNO:6所示的CDR3;
或者,
抗体1HD6,轻链可变区包括如SEQIDNO:11所示的CDR1、SEQIDNO:12所示的CDR2和SEQIDNO:13所示的CDR3,重链可变区包括如SEQIDNO:14所示的CDR1、SEQIDNO:15所示的CDR2和SEQIDNO:16所示的CDR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KPC型碳青霉烯酶抗体,其特征在于:抗体1HG11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7所示,重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9所示;
或者,
抗体1HD6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17所示,重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19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抗KPC型碳青霉烯酶抗体,其特征在于:抗体1HG11由保藏编号为CGMCCNo.21961的抗KPC型碳青霉烯酶杂交瘤细胞株产生;
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庆华何永胜周跃辉王玉芳臧丹戎王亚苗王兴李世林黄炎彬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一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山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海市兴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一瑞苏州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