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后温差小的风电叶片模具分段位置对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209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后温差小的风电叶片模具分段位置对接方法,采用预制布置加热丝或铜管+铝网的方式,解决了对接后模具对接缝的温差问题,保证模具温差符合规定要求,同时有效解决模具对接后拆除模具找不到对接缝的问题,切割时不会损伤模具,以加热丝或铜管预制作为对接缝区域解决低温的方案,以铝网预埋作为该区域温度均匀性的导热源,通过对预埋加热丝或铜管的加热,然后通过热成像确定,可以精确找到对接缝的位置,切割时不会损伤模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后温差小的风电叶片模具分段位置对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叶片模具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加热后温差小的风电叶片模具分段位置对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清洁能源的发展,风力发电成为清洁能源的主要支柱产业,从而使风力发电叶片的需求逐步提高。为了充分利用风力资源,风力发电叶片设计越来越大,促使风电叶片模具从之前的30多米发展到现在90多米。为了让风电叶片适应国内各个地区不同的风况,大部分风电叶片设计者将风电叶片的气动轮廓模型设计成对接式,以便快速切换新叶型并降低模具成本。这样就产生了分段式模具,分段模具便于运输,便于模具改型。但是分段模具还存在以下缺点:1、分段模具在叶片生产基地需要对接安装,因对接位置加热源非一体制作成型,无法精准控制加热丝或铜管间距与一体制作的间距一样,故分段位置约50mm宽区域会出现温差过大情况,温差大于模具温差1m内5℃的要求(设置75℃加温);2、现有分段模具在拆分时无法找到精确的对接缝,容易切伤模具,导致对接区域的模具需要维修(包括玻璃钢维修及加热源维修),增加模具安装周期,并且维修后的加热源无法达到一体成型后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热后温差小的风电叶片模具分段位置对接方法,分段处采用预制加热丝或铜管+铝网的方式,解决了对接后模具对接缝的温差问题,保证模具温差符合规定要求,同时有效解决模具对接后拆除模具找不到对接缝的问题,切割时不会损伤模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加热后温差小的风电叶片模具分段位置对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a、将模具A段与模具B段使用激光跟踪设备对模具进行调平处理;b、将模具A段与模具B段上端的对接位置按1:20mm打磨呈斜坡;c、使用模具粘接胶填充模具A段与模具B段之间的模具对接缝;d、在模具对接缝的上端将加热丝或钢管预埋到模具粘接胶中;e、在模具A段与模具B段的上端铺设两层玻纤布,然后铺设一层铝网,最后再铺设若干层玻纤布;f、使用树脂灌注玻纤布之间的对接缝,然后固化树脂;g、将固化后的树脂打磨平整,模具A段与模具B段对接完成。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铝网的网孔尺寸为2*3mm。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铝网的厚度为0.5mm。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模具对接缝的尺寸为5-20mm。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模具粘结胶采用双组份环氧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加热后温差小的风电叶片模具分段位置对接方法,采用预制布置加热丝或铜管+铝网的方式,以加热丝或铜管预制作为对接缝区域解决低温的方案,以铝网预埋作为该区域温度均匀性的导热源,通过对预埋加热丝或铜管的加热,然后通过热成像确定,可以精确找到对接缝的位置,切割时不会损伤模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加热后温差小的风电叶片模具分段位置对接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模具A段,2、模具B段,3、模具粘接胶,4、模具对接缝,5、加热丝或钢管,6、玻纤布,7、铝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加热后温差小的风电叶片模具分段位置对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a、将模具A段1与模具B段2使用激光跟踪设备对模具进行调平处理;b、将模具A段1与模具B段2上端的对接位置按1:20mm打磨呈斜坡;c、使用模具粘接胶3填充模具A段1与模具B段2之间的模具对接缝4;d、在模具对接缝4的上端将加热丝或钢管5预埋到模具粘接胶3中;e、在模具A段1与模具B段2的上端铺设两层玻纤布6,然后铺设一层铝网7,最后再铺设若干层玻纤布6;f、使用树脂灌注玻纤布6之间的对接缝,然后固化树脂;g、将固化后的树脂打磨平整,模具A段1与模具B段2对接完成。上述中,所述铝网7的网孔尺寸为2*3mm;所述铝网7的厚度为0.5mm,利用铝网7可以有效分散该区域的温度,作为该区域温度均匀性的导热源。其中,所述模具对接缝4的尺寸为5-20mm。本专利技术加热后温差小的风电叶片模具分段位置对接方法采用预制布置加热丝或铜管+铝网的方式,以加热丝或铜管预制作为对接缝区域解决低温的方案,以铝网预埋作为该区域温度均匀性的导热源,具体表现为:当模具对接缝出现低温时,将加热丝或铜管连接到法兰的加热系统,可以有效供给低温区域的供热问题,并且铝网可以更均匀分散该区域的温度;当模具对接缝出现高温时,铝网可以有效分散高温点,均匀处理高温问题;当模具需要对分段位置切开时,通过对预埋加热丝或铜管的加热,然后通过热成像确定,可以精确找到对接缝的位置,这样切割不会损伤模具及加热系统;并在模具二次对接时的同样位置,可以重复预埋加热丝或铜管,以保证后续对接缝正常使用及分割。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具粘结胶采用双组份环氧胶。双组份环氧胶可低温或常温固化,固化速度适中;固化后粘接部位粘接强度高、抗冲击,耐震动,硬度较好,有较好的韧性;固化物耐酸碱性能好,防潮防水、防油防尘性能佳,耐湿热和大气老化;固化物具有良好的绝缘、抗压、粘接强度高等电气及物理特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加热后温差小的风电叶片模具分段位置对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有效解决模具对接缝温度偏差问题;(2)有效解决模具对接后拆除模具找不到对接缝的问题;(3)该方案可以在模具对接缝处上反复循环使用;(4)该方案可以在模具预分段模具使用,同样达到效果;(5)改善成本低,单处对接缝成本约5元/m。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加热后温差小的风电叶片模具分段位置对接方法,采用预制布置加热丝或铜管+铝网的方式,以加热丝或铜管预制作为对接缝区域解决低温的方案,以铝网预埋作为该区域温度均匀性的导热源,通过对预埋加热丝或铜管的加热,然后通过热成像确定,可以精确找到对接缝的位置,切割时不会损伤模具。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后温差小的风电叶片模具分段位置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na、将模具A段与模具B段使用激光跟踪设备对模具进行调平处理;/nb、将模具A段与模具B段上端的对接位置按1:20mm打磨呈斜坡;/nc、使用模具粘接胶填充模具A段与模具B段之间的模具对接缝;/nd、在模具对接缝的上端将加热丝或钢管预埋到模具粘接胶中;/ne、在模具A段与模具B段的上端铺设两层玻纤布,然后铺设一层铝网,最后再铺设若干层玻纤布;/nf、使用树脂灌注玻纤布之间的对接缝,然后固化树脂;/ng、将固化后的树脂打磨平整,模具A段与模具B段对接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20210207 CN 20211017808291.一种加热后温差小的风电叶片模具分段位置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将模具A段与模具B段使用激光跟踪设备对模具进行调平处理;
b、将模具A段与模具B段上端的对接位置按1:20mm打磨呈斜坡;
c、使用模具粘接胶填充模具A段与模具B段之间的模具对接缝;
d、在模具对接缝的上端将加热丝或钢管预埋到模具粘接胶中;
e、在模具A段与模具B段的上端铺设两层玻纤布,然后铺设一层铝网,最后再铺设若干层玻纤布;
f、使用树脂灌注玻纤布之间的对接缝,然后固化树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顺风电叶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