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再循环阀总成衬套压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187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废气再循环阀总成衬套压装装置,包括外涨定位工装、阀片预定位工装、通衬套压装组件和盲衬套压装组件,阀片预定位工装设置在外涨定位工装上,阀片预定位工装的最大宽度小于外涨定位工装的有效安装宽度;通衬套压装组件位于工装组件的第一侧,通衬套压装组件包括压杆,压杆能向外涨定位工装的上方移动;盲衬套压装组件位于工装组件的第二侧,盲衬套压装组件包括推杆、放置座和第二压装驱动装置,放置座位于外涨定位工装和第二压装驱动装置之间,放置座上设置有放置槽,第二压装驱动装置驱动推杆穿过放置槽向外涨定位工装的上方移动,推杆和压杆对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压装方便、压装效率高,而且还能兼容多种不同型号阀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气再循环阀总成衬套压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再循环阀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废气再循环阀总成衬套压装装置。
技术介绍
EGR阀也叫废气再循环阀,是一种安装在柴油机上用来控制反馈到进气系统的废气再循环量的机电一体化装置。EGR阀总成在装配时,需在阀体内放入阀片,然后从阀体两侧分别压装通衬套和盲衬套,阀片的两端分别支撑在通衬套和盲衬套上,接着从阀体外侧装入圆柱销,实现两个衬套与阀体的固定连接。传统的压装方法是:水平放置阀体,使得一侧的衬套安装孔朝上,通过压装机构竖直向下压装第一个衬套;然后,180°翻转阀体,使得另一侧的衬套安装孔朝上,通过压装机构竖直向下压装第二个衬套;此时,阀体内的阀片被两侧的衬套夹紧固定;接着,90°翻转阀体,使得两侧上销安装孔均朝上,通过压销机构压装圆柱销,利用圆柱销固定衬套。传统的压装方法,需要多次翻转阀体,而且每次翻转阀体后,需利用定位工装重新对阀体进行定位,不仅操作繁琐且非常不方便,而且不利于提高压装效率。在衬套压装完成后,还需要对EGR阀的密封性进行检测。现有的检测方法是将EGR阀安装在相应的检测装置上,通过检测装置向EGR阀通入压缩空气,保压规定时间后测试压力的损失,依此判断EGR阀的泄露量是否在标准范围内。该种检测方法的耗时较长,不利于节省时间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压装方便、压装效率高,而且还能兼容多种不同型号阀体的废气再循环阀总成衬套压装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废气再循环阀总成衬套压装装置,包括工装组件、通衬套压装组件和盲衬套压装组件,工装组件包括外涨定位工装和阀片预定位工装,阀片预定位工装设置在外涨定位工装上,阀片预定位工装的最大宽度小于外涨定位工装的有效安装宽度;通衬套压装组件位于工装组件的第一侧,通衬套压装组件包括压杆和第一压装驱动装置,第一压装驱动装置驱动压杆向外涨定位工装的上方移动;盲衬套压装组件位于工装组件的第二侧,盲衬套压装组件包括推杆、放置座和第二压装驱动装置,放置座位于外涨定位工装和第二压装驱动装置之间,放置座上设置有放置槽,第二压装驱动装置驱动推杆穿过放置槽向外涨定位工装的上方移动,推杆和压杆对应设置。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外涨定位工装用于从阀体内部固定阀体,通过设置阀片预定位工装用于定位阀片,使得阀片按照预设角度预先摆放在阀体内,有利于方便阀体和阀片的安装,提高装配效率;通过设置外涨定位工装,由于多种不同型号的阀体内部结构基本相同,从阀体的内部对阀体进行定位,有利于兼容多种不同型号的阀体,具有兼容性强的优点;通过设置压杆,通衬套套设在压杆上,利用第一压装驱动装置驱动压杆,以驱动通衬套装入阀体的通衬套安装孔内;通过设置放置槽用于放置盲衬套,利用第二压装驱动装置驱动推杆,以推动盲衬套装入阀体的盲衬套安装孔内,本专利技术只需一次定位,即能同时进行通衬套和盲衬套的压装,有利于提高压装效率和压装质量。进一步的方案是,外涨定位工装包括升降驱动装置、升降楔块、外涨套筒和外涨夹持组件,外涨套筒套设在升降楔块的上部,外涨夹持组件套设在外涨套筒的外侧,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升降楔块沿外涨套筒的轴向移动,外涨套筒的直径可变,在水平方向上,外涨套筒带动外涨夹持组件运动。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升降楔块和外涨套筒,升降楔块的外周壁设置有向下收拢的倾斜面,当升降楔块下降时,外涨套筒向外张开,以带动外涨夹持组件向外张开,执行固定及定位工件的动作。进一步的方案是,外涨套筒包括弹性圈和多个弧形外涨块,多个弧形外涨块围合成环形,弹性圈套设在多个弧形外涨块的外周,弧形外涨块的外周壁沿其自身周向设置有弧形槽,弹性圈位于弧形槽内。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弹性圈,当升降楔块对外涨套筒作用力消失后,弹性圈自动收缩,使得外涨套筒的直径回复初始状态,使得外涨夹持组件释放工件。进一步的方案是,外涨夹持组件包括多个固定夹持件和多个活动夹持件,固定夹持件和活动夹持件沿周向间隔排列并围合成环形,活动夹持件能沿外涨夹持组件的径向移动,在外涨夹持组件的径向上,活动夹持件的内周壁向内凸出固定夹持件的内周壁,弧形外涨块与活动夹持件对应设置,弧形外涨块的外周壁与活动夹持件的内周壁邻接。进一步的方案是,阀片预定位工装包括底板、至少两个凸起座和至少两个定位柱,两个凸起座沿底板的径向排列在底板上,每一凸起座的顶面均处于同一平面内,定位柱设置在凸起座上并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在水平方向上,两个定位柱之间间隔预设距离。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定位柱,用于与阀片上的通孔配合连接,使得阀片能按照预设角度设置在阀片预定位工装上。进一步的方案是,盲衬套压装组件还包括缓冲组件,缓冲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推杆和放置座固定连接,缓冲组件和放置座能跟随推杆一起移动;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安装座、缓冲导向柱和弹性件,缓冲安装座设置在推杆上,缓冲导向柱可伸缩地设置在缓冲安装座上并沿推杆的轴向延伸,放置座设置在缓冲导向柱远离缓冲安装座的一端,弹性件套设在缓冲导向柱上,且弹性件弹性抵接在放置座和缓冲安装座之间,推杆能相对放置座移动。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缓冲组件,当推杆带动放置座向阀体移动并与阀体的外周壁接触时,放置座停止移动,此后推杆相对放置座向前移动,使得推杆将放置座上的盲衬套压装入阀体的盲衬套安装孔内,实现压装功能;缓冲组件还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放置座与阀体发生撞击,有利于保证阀体的定位位置准确度和避免阀体表面形成刮痕或变形。进一步的方案是,通衬套压装组件和盲衬套压装组件的各自一侧分别设置有衬套上料组件,衬套上料组件包括X向驱动装置、固定座、Y向驱动装置和上料夹持头,X向驱动装置驱动固定座沿X向移动,Y向驱动装置设置在固定座上,Y向驱动装置驱动上料夹持头沿Y向向工装组件移动。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衬套上料组件,有利于实现自动上料,具有自动化操作程度高的优点。进一步的方案是,废气再循环阀总成衬套压装装置还包括下压定位组件,下压定位组件包括竖直安装架、接头安装座、下压头和下压驱动装置,竖直安装架设置在工装组件的一侧,接头安装座和下压驱动装置均设置在竖直安装架上,下压头可拆卸地连接在接头安装座上,且下压头位于工装组件的上方,下压驱动装置驱动接头安装座和下压头向工装组件移动,下压头向下开设有定位凹槽。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下压头并在下压头上设置与阀体匹配的定位凹槽,当阀体设置在工装组件上时,通过下压头压紧阀体,避免在压装过程中阀体发生位置偏移,有利于提高压装质量,保证压装效果。进一步的方案是,废气再循环阀总成衬套压装装置还包括放错检测组件、通衬套在位检测组件和多个工件在位检测组件,放错检测组件设置在推杆内并沿推杆的轴向向放置槽发射检测光,通衬套在位检测组件位于通衬套压装组件的一侧并向压杆发射检测光,多个工件在位检测组件设置在工装组件的四周并分别朝工装组件方向发射检测光。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放错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盲衬套是否在位及盲衬套是否放错方向;通过设置通衬套在位检测组件,用于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废气再循环阀总成衬套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工装组件,所述工装组件包括外涨定位工装和阀片预定位工装,所述阀片预定位工装设置在所述外涨定位工装上,所述阀片预定位工装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外涨定位工装的有效安装宽度;/n通衬套压装组件,所述通衬套压装组件位于所述工装组件的第一侧,所述通衬套压装组件包括压杆和第一压装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压装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压杆向所述外涨定位工装的上方移动;/n盲衬套压装组件,所述盲衬套压装组件位于所述工装组件的第二侧,所述盲衬套压装组件包括推杆、放置座和第二压装驱动装置,所述放置座位于所述外涨定位工装和所述第二压装驱动装置之间,所述放置座上设置有放置槽,所述第二压装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推杆穿过所述放置槽向所述外涨定位工装的上方移动,所述推杆和所述压杆对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废气再循环阀总成衬套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装组件,所述工装组件包括外涨定位工装和阀片预定位工装,所述阀片预定位工装设置在所述外涨定位工装上,所述阀片预定位工装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外涨定位工装的有效安装宽度;
通衬套压装组件,所述通衬套压装组件位于所述工装组件的第一侧,所述通衬套压装组件包括压杆和第一压装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压装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压杆向所述外涨定位工装的上方移动;
盲衬套压装组件,所述盲衬套压装组件位于所述工装组件的第二侧,所述盲衬套压装组件包括推杆、放置座和第二压装驱动装置,所述放置座位于所述外涨定位工装和所述第二压装驱动装置之间,所述放置座上设置有放置槽,所述第二压装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推杆穿过所述放置槽向所述外涨定位工装的上方移动,所述推杆和所述压杆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再循环阀总成衬套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涨定位工装包括升降驱动装置、升降楔块、外涨套筒和外涨夹持组件,所述外涨套筒套设在所述升降楔块的上部,所述外涨夹持组件套设在所述外涨套筒的外侧,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升降楔块沿所述外涨套筒的轴向移动,所述外涨套筒的直径可变,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外涨套筒带动所述外涨夹持组件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再循环阀总成衬套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涨套筒包括弹性圈和多个弧形外涨块,多个所述弧形外涨块围合成环形,所述弹性圈套设在多个所述弧形外涨块的外周,所述弧形外涨块的外周壁沿其自身周向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弹性圈位于所述弧形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再循环阀总成衬套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涨夹持组件包括多个固定夹持件和多个活动夹持件,所述固定夹持件和所述活动夹持件沿周向间隔排列并围合成环形,所述活动夹持件能沿所述外涨夹持组件的径向移动,在所述外涨夹持组件的径向上,所述活动夹持件的内周壁向内凸出所述固定夹持件的内周壁,所述弧形外涨块与所述活动夹持件对应设置,所述弧形外涨块的外周壁与所述活动夹持件的内周壁邻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再循环阀总成衬套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片预定位工装包括底板、至少两个凸起座和至少两个定位柱,两个所述凸起座沿所述压杆的移动方向排列在所述底板上,每一所述凸起座的顶面均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凸起座上并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在水平方向上,两个所述定位柱之间间隔预设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少威陈聪张欢欢张云彦
申请(专利权)人:和氏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