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锂电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91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锂电扳手,包括输出轴、连接杆和行星齿轮,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手柄,且手柄的外侧皆包裹安装有橡胶套,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的两侧皆通过滑槽滑动安装有电池主体,所述电池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齿轮套,所述齿轮套的外侧配合安装有齿圈,所述行星齿轮包括弹簧、传动轴、冲击锤和钢珠,所述传动轴与齿圈之间配合使用。简而言之,本申请技术方案利用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解决了传统电动扳手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锂电扳手
本技术涉及电动扳手
,具体涉及一种双锂电扳手。
技术介绍
铁路的钢轨是通过螺母弹条和轨距挡板,压紧在水泥轨枕上,目前螺母的拆装主要是通过内燃机扳手或带有电源线的电动扳手来实现的,内燃机扳手整机重量比较重,噪音大,有废气排放,人员操作舒适差,容易感到疲劳,机器在从一根轨枕转移到另一根轨枕的过程中,也不能熄火,并且在寒冷的环境中,发动机不易启动,故障率高,使用保养维修成本都比较高,带有电源线的电动扳手,容易收到电源的制约,而且目前的产品多使用交流电,电压较高,对人体比较危险,由此可见,设计出一种高效安全,且使用效果优秀的双锂电扳手,对于目前电动扳手领域来说是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锂电扳手,以解决现有技术传统电动扳手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锂电扳手,包括输出轴、连接杆和行星齿轮,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手柄,且手柄的外侧皆包裹安装有橡胶套,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的两侧皆通过滑槽滑动安装有电池主体,所述电池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齿轮套,所述齿轮套的外侧配合安装有齿圈,所述行星齿轮包括弹簧、传动轴、冲击锤和钢珠,所述传动轴与齿圈之间配合使用。进一步,所述连接座两侧的手柄位置处镶嵌安装有换向开关。进一步,所述电机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离子风扇。进一步,所述连接块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握持把手,且握持把手的外侧包裹安装有橡胶防滑套。进一步,所述输出轴的外侧活动安装有冲击护套,可替换为螺母套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双锂电扳手通过换向开关调整电机的正反转和调节冲击扭矩,装置内部的冲击组件会在电机的输出下以一定周期撞击输出轴,从而带动连接的螺母套筒旋转,达到控制螺母松紧的目的,其中双锂电电池的安装,有效解决了内燃机笨重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传统电动扳手使用环境和场合受限的问题,在减少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又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简而言之,本申请技术方案利用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解决了传统电动扳手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控制面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座;2、换向开关;3、电池主体;4、电池盒;5、握持把手;6、齿轮套;7、冲击护套;8、输出轴;9、橡胶套;10、连接杆;11、连接块;12、电机座;13、电机主体;14、齿圈;15、行星齿轮;16、弹簧;17、传动轴;18、冲击锤;19、钢珠。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锂电扳手,包括输出轴8、连接杆10和行星齿轮15,连接杆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座1,连接座1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手柄,且手柄的外侧皆包裹安装有橡胶套9,有效增加了工作人员操作过程的舒适性,连接杆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池盒4,电池盒4的两侧皆通过滑槽滑动安装有电池主体3,电池主体3沿滑槽插入后,其中的锁扣会卡入滑槽内部的凹槽中,防止电池主体3在使用过程发生脱落的情况,电池盒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1,连接块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座12,电机座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主体13,电机主体1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齿轮套6,齿轮套6的外侧配合安装有齿圈14,行星齿轮15包括弹簧16、传动轴17、冲击锤18和钢珠19,传动轴17与齿圈14之间配合使用,在目标螺母较为松动的情况下,输出轴8受到的阻力会相对较小,在弹簧16和钢珠19的作用下,冲击锤18的凸台将会与输出轴8的T臂啮合,在目标螺母较为深入的情况下,输出轴8受到的阻力会相应增大,其中,冲击锤18会克服弹簧16的阻力沿着传动轴17表面的螺旋沟槽向上运动,在一定高度之后,冲击锤18与输出轴8之间的啮合将会脱离,此时的冲击锤18将会随着传动轴17一起旋转,当其转过凸台之后,冲击锤18会在弹簧16的作用下再次下落,重新与输出轴8啮合,同时对输出轴8的T臂进行撞击,在电机主体13持续工作时,输出轴8的撞击会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其带动套筒螺母对目标螺母进行松紧。本技术中:连接座1两侧的手柄位置处镶嵌安装有换向开关2。本技术中:电机座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离子风扇,离子风扇在装置长时间作业时能加速电机主体13的散热,避免了电机主体13长时间作业导致的烧毁,有效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中:连接块1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握持把手5,且握持把手5的外侧包裹安装有橡胶防滑套。本技术中:输出轴8的外侧活动安装有冲击护套7,可替换为螺母套筒。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锂电扳手,包括输出轴(8)、连接杆(10)和行星齿轮(15),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座(1),所述连接座(1)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手柄,且手柄的外侧皆包裹安装有橡胶套(9),所述连接杆(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池盒(4),所述电池盒(4)的两侧皆通过滑槽滑动安装有电池主体(3),所述电池盒(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座(12),所述电机座(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主体(13),所述电机主体(1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齿轮套(6),所述齿轮套(6)的外侧配合安装有齿圈(14),所述行星齿轮(15)包括弹簧(16)、传动轴(17)、冲击锤(18)和钢珠(19),所述传动轴(17)与齿圈(14)之间配合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锂电扳手,包括输出轴(8)、连接杆(10)和行星齿轮(15),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座(1),所述连接座(1)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手柄,且手柄的外侧皆包裹安装有橡胶套(9),所述连接杆(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池盒(4),所述电池盒(4)的两侧皆通过滑槽滑动安装有电池主体(3),所述电池盒(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座(12),所述电机座(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主体(13),所述电机主体(1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齿轮套(6),所述齿轮套(6)的外侧配合安装有齿圈(14),所述行星齿轮(15)包括弹簧(16)、传动轴(17)、冲击锤(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安创工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