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定扭矩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829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扳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栓定扭矩扳手。螺栓定扭矩扳手包括:锂电池组、电机、减速机构、行走机构和螺栓套筒,所述锂电池组、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机构均设在所述行走机构上,所述锂电池组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减速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构与所述螺栓套筒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各自之间传动连接;以及扭矩限制器,传动连接在所述减速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以解决现有扳手的输出扭矩精度难以保证,对铁路扣件破坏力较大,影响扣件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的问题,实现了对扳手的扭矩进行精确设定。对扳手的扭矩进行精确设定。对扳手的扭矩进行精确设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栓定扭矩扳手


[0001]本技术涉及扳手
,尤其涉及一种螺栓定扭矩扳手。

技术介绍

[0002]螺栓扳手是铁路上一种必不可少的铁路养护的专用机具。从动力形式有内燃机的、液压、锂电等;从工作原理有冲击型扳手和本技术讲述的静扭矩扳手。现有定扭矩扳手产品的构成都由动力、离合装置、减速箱、传动轴、换向装置、输出套筒组件等组成。在工作时,由内燃机或其它动力输出的旋转的扭矩,通过离合装置的分离与结合,由传动轴传递给换向装置,最终由输出套筒输出扭矩,完成对螺栓上的螺母紧固与旋松作业。
[0003]现有的螺栓扳手其输出扭矩精度难以保证,且对铁路扣件破坏力较大,影响扣件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螺栓定扭矩扳手,用以解决现有扳手的输出扭矩精度难以保证,对铁路扣件破坏力较大,影响扣件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的问题,实现了对扳手的扭矩进行精确设定。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螺栓定扭矩扳手,包括:锂电池组、电机、减速机构、行走机构和螺栓套筒,所述锂电池组、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机构均设在所述行走机构上,所述锂电池组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减速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构与所述螺栓套筒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构包括:
[0006]至少两个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各自之间传动连接;以及
[0007]扭矩限制器,传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减速器之间。
[000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螺栓定扭矩扳手,所述减速器包括第一减速器和第二减速器;
[0009]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减速器传动连接;
[0010]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扭矩限制器传动连接;
[0011]所述扭矩限制器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减速器传动连接;
[0012]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螺栓套筒传动连接。
[001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螺栓定扭矩扳手,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中间传动机构和锥齿轮传动机构;
[0014]所述中间传动机构连接在所述减速机构和锥齿轮传动机构之间;
[0015]所述锥齿轮传动机构与所述螺栓套筒传动连接。
[001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螺栓定扭矩扳手,所述中间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001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螺栓定扭矩扳手,所述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
[0018]锥齿轮传动箱,与所述行走机构固定连接;
[0019]第一锥齿轮轴,贯穿所述锥齿轮传动箱的一个侧壁并且与其转动连接,位于所述锥齿轮传动箱外部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传动连接;
[0020]第二锥齿轮轴,贯穿所述锥齿轮传动箱的另一个侧壁并且与其转动连接,位于锥齿轮传动箱外部一端与所述螺栓套筒传动连接;
[0021]第一锥齿轮,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锥齿轮轴位于所述锥齿轮传动箱内部一端;以及
[0022]第二锥齿轮,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二锥齿轮轴位于所述锥齿轮传动箱内部一端,并且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传动。
[002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螺栓定扭矩扳手,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摆动支架和小车组件;
[0024]所述摆动支架铰接在所述小车组件上端,所述锂电池组、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机构均设在所述摆动支架上。
[002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螺栓定扭矩扳手,所述中间传动机构还包括连接筒和传动轴,所述连接筒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减速器和所述锥齿轮传动箱之间,所述传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筒内部。
[002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螺栓定扭矩扳手,所述扳手还包括操作把手,所述操作把手与所述中间传动机构铰接。
[002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螺栓定扭矩扳手,所述操作把手的端部上设有第一开关,所述中间传动机构上设有第二开关;
[0028]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均电性连接。
[002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螺栓定扭矩扳手,所述小车组件的车轮的形状适配于钢轨。
[0030]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0031]本技术通过锂电池组为电机提供动力,驱动电机转动,电机带动第一个减速器进行转动,第一个减速器然后带动扭矩限制器转动,扭矩限制器带动第二减速器330进行转动,第二减速器330连接传动轴转动,最终通过最后一个锥减速器带动螺栓套筒转动,螺栓套筒对螺栓进行旋拧。电机采用高密度直流无刷电机比现有异步电动机及内燃机质量更轻;而减速器的齿轮均采用硬齿面,质轻且过载能力更强。齿面经过磨齿比现有其它类型传动噪音更低。采用分开式多级减速器,可以实现较大的减速比和扭矩。
[0032]本技术通过扭矩限制器作为限制输出扭矩构件,具有控制精度高的优点。当负载过大或达到所调节的扭矩时扭矩限制器分离,从而控制扭矩的精确输出。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螺栓定扭矩扳手的正视图;
[0035]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螺栓定扭矩扳手的俯视图;
[0036]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图2中的A

A方向剖视图。
[0037]附图标记:
[0038]100:锂电池组;200:电机;300:减速机构;400:行走机构;500:中间传动机构;600:操作把手;700:锥齿轮传动机构;800:螺栓套筒;
[0039]310:第一减速器;320:扭矩限制器;330:第二减速器;
[0040]410:摆动支架;420:小车组件;
[0041]510:连接筒;520:传动轴;
[0042]710:第一锥齿轮轴;720:第一锥齿轮;730:锥齿轮传动箱;740:第二锥齿轮;750:第二锥齿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4]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是为了清楚说明产品部件进行的编号,不代表任何实质性区别。“上”“下”的方向均以附图所示方向为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栓定扭矩扳手,包括:锂电池组(100)、电机(200)、减速机构(300)、行走机构(400)和螺栓套筒(800),所述锂电池组(100)、所述电机(200)和所述减速机构(300)均设在所述行走机构(400)上,所述锂电池组(100)与所述电机(200)电性连接,所述电机(200)与所述减速机构(300)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构(300)与所述螺栓套筒(800)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300)包括:至少两个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各自之间传动连接;以及扭矩限制器(320),传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减速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定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包括第一减速器(310)和第二减速器(330);所述电机(200)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减速器(31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减速器(310)的输出轴与所述扭矩限制器(320)传动连接;所述扭矩限制器(320)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减速器(330)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减速器(330)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螺栓套筒(800)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栓定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中间传动机构(500)和锥齿轮传动机构(700);所述中间传动机构(500)连接在所述减速机构(300)和锥齿轮传动机构(700)之间;所述锥齿轮传动机构(700)与所述螺栓套筒(800)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栓定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传动机构(500)包括传动轴(520),所述传动轴(52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减速器(330)的输出轴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栓定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传动机构(700)包括,锥齿轮传动箱(730),与所述行走机构(400)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轴(710),贯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兆国盖宗峰张海水李志强孙洪利刘洪磊赵红亮张兴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安创工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