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乘用车辆
本技术涉及乘用车辆。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乘用车辆,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乘用车辆。该乘用车辆不仅存在人搭乘行驶的乘车状态,还能够通过将人就座座椅更换为架子,而切换为将货物装载于架子进行行驶的台车状态。另外,将架子设置于与车把接近的位置,从而能够边操作车把边将货物装载于架子。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25718号公报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在装载货物的情况下需要取下座椅,所以在装载货物的状态下,人无法搭乘行驶。因此,例如搭乘乘用车辆外出,在外出目的地将货物装载于架子的情况下,无法搭乘乘用车辆回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乘车状态与台车状态之间切换,能够在乘车状态下装载货物的乘用车辆。解决上述课题的乘用车辆具有:主体部,其支承车轮;座椅撑杆,其立起设置在主体部,在人搭乘的乘车状态与人不搭乘的台车状态之间切换;座椅,其固定于座椅撑杆的上侧;框架,其设置于座椅撑杆,在乘车状态以及台车状态下保持货物;转向撑杆,其相对于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用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n主体部,其支承车轮;/n座椅撑杆,其立起设置在上述主体部,在人搭乘的乘车状态与人不搭乘的台车状态之间切换;/n座椅,其固定于上述座椅撑杆的上侧;/n框架,其设置于上述座椅撑杆,在上述乘车状态以及上述台车状态下保持货物;/n转向撑杆,其相对于上述座椅撑杆在行驶方向上隔开间隔地立起设置在上述主体部;以及/n车把,其设置于上述转向撑杆,/n上述台车状态与上述乘车状态相比,上述框架存在于与上述车把接近的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27 JP 2019-1773431.一种乘用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
主体部,其支承车轮;
座椅撑杆,其立起设置在上述主体部,在人搭乘的乘车状态与人不搭乘的台车状态之间切换;
座椅,其固定于上述座椅撑杆的上侧;
框架,其设置于上述座椅撑杆,在上述乘车状态以及上述台车状态下保持货物;
转向撑杆,其相对于上述座椅撑杆在行驶方向上隔开间隔地立起设置在上述主体部;以及
车把,其设置于上述转向撑杆,
上述台车状态与上述乘车状态相比,上述框架存在于与上述车把接近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辆,其特征在于,
上述座椅撑杆通过连杆机构在上述乘车状态与上述台车状态之间切换,
在上述乘车状态与上述台车状态之间切换的期间,上述座椅撑杆通过铅垂方向的上述座椅撑杆的最高到达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用车辆,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上述座椅撑杆、并与上述主体部连结的固定部,朝向上述车把而延伸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用车辆,其特征在于,
上述车把存在于与上述行驶方向垂直且通过上述车轮的中心的铅垂面上或者大致铅垂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用车辆,其特征在于,
上述车把存在于与上述行驶方向垂直且通过上述车轮的中心的铅垂面上或者大致铅垂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用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传感器,其检测上述货物被抬起的情况;
马达,其使上述框架升降;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上述马达,
在将上述货物向上述乘用车辆的外侧移动时,上述框架自动下降。
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原英之,石田俊彦,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