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罩支撑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014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罩支撑件,应用于发动机罩,所述发动机罩包括机罩内板,和机罩外板,所述发动机罩支撑件包括气囊袋以及紧固件,所述气囊袋用于放置在机罩内板与机罩外板连接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气囊袋的至少一端形成有充气口,所述紧固件用于封闭所述充气口。通过气囊袋的充气口往气囊袋进行充气,充满后用紧固件卡紧充气口使气囊袋膨胀,从而当正常行车时,可以大大增加发动机罩的刚度,满足发动机罩的一般使用要求,而当在行车过程中发生行人碰撞,气囊袋在碰撞过程中受到挤压而导致金属卡环松开,使得气囊袋泄气,减少发动机罩刚度,大大减少行人受到伤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囊袋使得发动机罩可以兼顾行人保护和一般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罩支撑件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罩支撑件。
技术介绍
发动机罩是车身上最显著的开闭件之一,用来遮挡机舱内零部件。对于一般使用情况,需要发动机罩有较大的刚度以保证手指按压、甚至人员站立在发动机罩上时发动机罩不会因此发生塑性变形。而在汽车碰撞中,需要对行人进行安全保护,因此要求发动机罩的刚度较小,能够充分利用机罩与机舱内部刚性件之间的间隙,缓冲被撞击的行人头部、肩部、胸部、腹部、骨盆和大腿等部位收到的冲击,减少行人死亡、重伤的概率。一般使用工况和行人保护对于发动机罩不同的要求,常常使得发动机罩的设计开发困难,很难兼顾两者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罩支撑件,其通过增加气囊体提升发动机罩的刚度,满足一般使用情况的要求,同时在行人碰撞过程中,气囊可以在碰撞中泄气,减少发动机罩刚度,使得发动机罩的设计可以实现兼顾行人保护和一般使用情况。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发动机罩支撑件,应用于发动机罩,所述发动机罩包括机罩内板,和机罩外板,包括气囊袋以及紧固件,所述气囊袋用于放置在机罩内板与机罩外板连接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气囊袋的至少一端形成有充气口,所述紧固件用于封闭所述充气口。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罩内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充气口从通孔伸出,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通孔的外部。通过通孔设计,方便气囊袋在未充气前塞入容纳空间内,并且,方便气囊袋的充气口和紧固件留在通孔外部,当气囊袋泄气后可更便利的充气。<br>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紧固件为卡环。卡环具有更好的灵活性,更方便本技术发动机罩支撑件对于充气口的要求,既可以当气囊袋充满气体时锁紧充气口,当受到碰撞可以自动松开,以使气体泄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卡环为金属卡环。优选用金属卡环,具有更好的硬度、弹性模块和抗拉强度,能够受力而不发生变性,增强使用寿命。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气囊袋的形状与所述容纳空间的形状匹配。气囊袋的形状与容纳空间形状匹配,可以使得气囊袋的尺寸、内部气体的空间最大限度的接近容纳空间,以使得提供更大的刚性,更好的满足一般行车要求。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气囊袋为橡胶气囊袋。橡胶富有弹性,受到外力产生较大形变后能快速回复原状,可以更好的满足本技术的应用。相对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公开在发动机罩内部空腔中设置气囊袋,通过气囊袋的充气口往气囊袋进行充气,充满后用紧固件卡紧充气口使气囊袋膨胀,从而当正常行车时,可以大大增加发动机罩的刚度,满足发动机罩的一般使用要求,而当在行车过程中发生行人碰撞,气囊袋在碰撞过程中受到挤压而导致金属卡环松开,使得气囊袋泄气,减少发动机罩刚度,大大减少行人受到伤害。本技术通过气囊袋使得发动机罩可以兼顾行人保护和一般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罩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机罩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机罩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发动机罩支撑件的局部安装示意图。图中,1、气囊袋;2、紧固件;3、机罩内板;4、机罩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除特殊说明的之外,本实施例中所采用到的材料及设备均可从市场购得。所述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介媒介间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罩支撑件,其可以通过气囊的方式升发动机罩的刚度,满足一般使用情况的要求,同时在行人碰撞过程中,气囊可以在碰撞中泄气,减少发动机罩刚度,使得发动机罩的设计可以实现兼顾行人保护和一般使用情况。具体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罩支撑件应用在发动机罩,需要结合发动机罩配合使用。其中,发动机罩包括机罩内板3和机罩外板4。机罩内板3与机罩外板4形成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发动机罩为汽车的常规必备部件,市面上使用的发动机罩即是包括机罩内板3和机罩外板4,机罩内板3和和机罩外板4的连接通常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例如通过外部的螺钉锁紧,或者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两者固定。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罩支撑件包括气囊袋1以及紧固件2。其中,气囊袋1是放置在发动机罩内部的,也即是机罩内板3与机罩外板4连接形成的容纳空间,气囊袋1置入至所述容纳空间。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需要对气囊袋1充气或放气,则气囊袋的至少一端形成有充气口,而紧固件2用于封闭所述充气口。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机罩内板3与机罩外板4连接形成有至少一个容纳空间,可能是多个容纳空间,可以根据容纳空间的位置、数量分布等情况,对部分容纳空间或者全部容纳空间内都设置气囊袋1。通过气囊袋1的充气口往气囊袋1进行充气,充满后用紧固件2卡紧充气口使气囊袋1膨胀,从而当正常行车时,可以大大增加发动机罩的刚度,满足发动机罩的一般使用要求,而当在行车过程中发生行人碰撞,气囊袋1在碰撞过程中受到挤压而导致金属卡环松开,使得气囊袋1泄气,减少发动机罩刚度,大大减少行人受到伤害。本技术通过气囊袋1使得发动机罩可以兼顾行人保护和一般使用要求。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所述机罩内板3上设有通孔,所述充气口从通孔伸出,所述紧固件2位于所述通孔的外部。通过通孔设计,方便气囊袋1在未充气前塞入容纳空间内,并且,方便气囊袋1的充气口和紧固件留在通孔外部,当气囊袋1泄气后可更便利的充气。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改进方式,紧固件2为卡环。卡环具有更好的灵活性,更方便本技术发动机罩支撑件对于充气口的要求,既可以当气囊袋充满气体时锁紧充气口,当受到碰撞可以自动松开,以使气体泄出。进一步的,卡环为金属卡环。优选用金属卡环,具有更好的硬度、弹性模块和抗拉强度,能够受力而不发生变性,增强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所述气囊袋1的形状与所述容纳空间的形状匹配。气囊袋1的形状与容纳空间形状匹配,可以使得气囊袋的尺寸、内部气体的空间最大限度的接近容纳空间,以使得提供更大的刚性,更好的满足一般行车要求。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气囊袋1为橡胶气囊袋。橡胶富有弹性,受到外力产生较大形变后能快速回复原状,可以更好的满足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罩支撑件,应用于发动机罩,所述发动机罩包括机罩内板,和机罩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罩支撑件包括气囊袋以及紧固件,所述气囊袋用于放置在机罩内板与机罩外板连接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气囊袋的至少一端形成有充气口,所述紧固件用于封闭所述充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罩支撑件,应用于发动机罩,所述发动机罩包括机罩内板,和机罩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罩支撑件包括气囊袋以及紧固件,所述气囊袋用于放置在机罩内板与机罩外板连接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气囊袋的至少一端形成有充气口,所述紧固件用于封闭所述充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罩内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充气口从通孔伸出,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通孔的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尹安
申请(专利权)人: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