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李箱盖、行李箱盖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车辆
本申请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行李箱盖、行李箱盖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为了避免行李箱盖与车身发生碰撞,车身的顶部需要预留出行李箱开启状态下行李箱盖的空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车辆顶部造型的发挥空间。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行李箱盖、行李箱盖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车辆,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行李箱盖,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与车身铰接,并设有盖板开口,第一盖板的外边沿与车身的行李箱开口相匹配;其中,当第一盖板打开行李箱开口时,第二盖板适于打开盖板开口。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盖板设置于车身;盖板开口靠近第二盖板的边沿敞开设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盖板开口靠近车身的边沿敞开设置;第二盖板设置于第一盖板。r>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李箱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车身铰接,并设有盖板开口,所述第一盖板的外边沿与所述车身的行李箱开口相匹配;其中,当所述第一盖板打开所述行李箱开口时,所述第二盖板适于打开所述盖板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行李箱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车身铰接,并设有盖板开口,所述第一盖板的外边沿与所述车身的行李箱开口相匹配;其中,当所述第一盖板打开所述行李箱开口时,所述第二盖板适于打开所述盖板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设置于所述车身;所述盖板开口靠近所述第二盖板的边沿敞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开口靠近所述车身的边沿敞开设置;所述第二盖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开口形成于所述第一盖板的闭环式内框;所述第二盖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开口用于避让车辆的顶部凸出结构,在所述第一盖板打开的情况下,车辆的顶部凸出结构能够穿过所述盖板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为玻璃或者塑料材质;当所述第一盖板关闭所述行李箱开口时,所述第二盖板适于关闭所述盖板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移机构,以带动所述第二盖板打开或关闭所述盖板开口,所述滑移机构与车辆的电子控制器电连接。
8.一种行李箱盖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盖,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响应于收到打开/关闭所述行李箱开口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盖板打开/关闭所述行李箱开口;
响应于收到打开/关闭所述行李箱开口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盖板打开/关闭所述盖板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研发人员:高华,杨俊,
申请(专利权)人: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