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苯丁酸氮芥酯合成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757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青蒿素衍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蒿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青蒿素

苯丁酸氮芥酯合成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青蒿素衍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青蒿素

苯丁酸氮芥酯合成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青蒿素是一种分离自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倍半萜内酯类天然产物,结构中含有独特的过氧桥结构。研究表明,青蒿素具有多种重要的药理活性,如抗虫、抗肿瘤和抗炎等。由于青蒿素的药动学性质较差,因此人们对其结构进行了大量的衍生和改造,多种青蒿素衍生物应用于临床抗疟的治疗,如蒿甲醚、青蒿琥酯等药物能够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挽救了数以万计患者的生命。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此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也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均显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其中,在抗白血病方面,青蒿素衍生物也显示出较强的作用。
[0003]另一方面,苯丁酸氮芥作为氮芥类抗肿瘤药物,其在临床上也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能够治疗淋巴瘤、慢性淋巴白血病和乳腺癌等。但是,作为一种DNA烷化剂,苯丁酸氮芥缺点也比较显著,如半衰期较短、对正常组织的毒性较强等。为了改善临床治疗效果,人们利用前药设计和分子杂合等原理,构建了大量苯丁酸氮芥类衍生物,并获得了一些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如尿嘧啶氮芥和雌莫司汀等。
[0004]虽然苯丁酸氮芥的抗肿瘤活性较强,但其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如何降低其毒副作用,增强抗肿瘤的效果,成为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青蒿素抗肿瘤作用有待提高,苯丁酸氮芥毒副作用大等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青蒿素

苯丁酸氮芥酯合成物。本专利技术的青蒿素

苯丁酸氮芥酯合成物,结构式为:
[0007][0008]其中,上述的青蒿素

苯丁酸氮芥酯合成物,其结构由1H NMR、
13
C NMR和HRMS

ESI表征确定。
[0009]其中,上述的青蒿素

苯丁酸氮芥酯合成物,由二氢青蒿素与苯丁酸氮芥反应制备而成。
[0010]反应的方程式为: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青蒿素

苯丁酸氮芥酯合成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将二氢青蒿素、苯丁酸氮芥和4

二甲氨基吡啶溶于无水N,N

二甲基甲酰胺中,在0

5℃下搅拌5

20min,再加入1

乙基

3(3

二甲基丙胺)碳二亚胺,在室温下搅拌反应6

10h;加入50

100mL水终止反应,析出淡黄色固体,过滤得粗品,再用少量水洗涤,真空干燥,采用硅胶柱层析,得到淡黄色固体,即为青蒿素

苯丁酸氮芥酯合成物。
[0013]其中,上述青蒿素

苯丁酸氮芥酯合成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二氢青蒿素、苯丁酸氮芥、4

二甲氨基吡啶和1

乙基

3(3

二甲基丙胺)碳二亚胺的摩尔比为:1

2︰1

2︰2

4︰2

3。
[0014]其中,上述青蒿素

苯丁酸氮芥酯合成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硅胶柱层析的层析液为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按体积比1

3︰8

10混合而成。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专利技术将苯丁酸氮芥与具有抗肿瘤活性且毒性较低的青蒿素进行拼合,构建了新型的青蒿素

苯丁酸氮芥酯,其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并降低了苯丁酸氮芥的毒副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衍生物抗肿瘤活性强,毒副作用低,为抗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7]图1所示为青蒿素

苯丁酸氮芥酯3对K562和K562/ADR细胞周期的影响;
[0018]图2所示为青蒿素

苯丁酸氮芥酯3对K562和K562/ADR细胞凋亡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限制在实施例所述范围内。
[0020]实施例1制备青蒿素

苯丁酸氮芥酯合成物
[0021]1.1主要仪器与试剂
[0022]Agilent

400M型核磁共振仪(CDCl3为溶剂,TMS为内标,美国Agilent公司);Agilent Agilent Accurate

Mass

Q

TOF

MS 6520型质谱仪(HRMS

ESI,美国Agilent公司);BD 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美国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
[0023]K562人白血病细胞(南京科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K562/ADR人白血病耐阿霉素细胞(江苏凯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二氢青蒿素、苯丁酸氮芥、EDCI、DMAP(萨恩化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柱层析和薄层硅胶板(青岛海洋化工厂);其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购自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24]1.2合成方法
[0025]在10mL茄形瓶中将二氢青蒿素(0.35mmol,1eq),苯丁酸氮芥(1.3eq)和DMAP(3eq)溶于到3mL无水DMF中,在2℃下搅拌15min。再加入EDCI(2.5eq),在室温下搅拌反应9h。加入70mL水终止反应,析出淡黄色固体,过滤后粗品用少量水洗涤,真空干燥,所得粗品经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

石油醚(2︰9),得到淡黄色固体,产率85%,1H NMR(CDCl3,400MHz),δ:7.07(2H,d,J=8.4Hz),6.62(2H,d,J=8.8Hz),5.80(1H,d,J=10.0Hz),5.44(1H,s),3.70(4H,t,J=6.0Hz),3.62(4H,t,J=6.0Hz),2.56(3H,t,J=6.8Hz),2.40(3H,t,J=7.2Hz),2.06

2.00(1H,m),1.96

1.87(3H,m),1.80

1.70(2H,m),1.65

1.59(1H,m),1.54

1.46(1H,m),1.43(3H,s),1.38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青蒿素

苯丁酸氮芥酯合成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蒿素

苯丁酸氮芥酯合成物,其特征在于:结构由1H NMR、
13
C NMR和HRMS

ESI表征确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蒿素

苯丁酸氮芥酯合成物,其特征在于:由二氢青蒿素与苯丁酸氮芥反应制备而成。4.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青蒿素

苯丁酸氮芥酯合成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二氢青蒿素、苯丁酸氮芥和4

二甲氨基吡啶溶于无水N,N

二甲基甲酰胺中,在0

5℃下搅拌5

20min,再加入1

乙基

3(3

二甲基丙胺)碳二亚胺,在室温下搅拌反应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刘民赵诗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德信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