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盘的检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376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动盘的检修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拆卸的制动盘进行清洁处理;对清洁处理后的制动盘进行翘曲量测量,并根据翘曲量筛选出符合重复利用标准的制动盘;通过工艺紧固件将符合重复利用标准的制动盘预组装到新品车轮上;通过新品紧固件替换工艺紧固件,并通过新品紧固件将制动盘最终组装到新品车轮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制动盘的重复利用,避免使用机加工和热处理等方法,操作更加简单、方便,降低了制动盘重复利用的成本和周期,降低了对施工设备和场地的要求,进而降低了轨道车辆运营维修的成本和周期,延长了制动盘的使用寿命。延长了制动盘的使用寿命。延长了制动盘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动盘的检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动盘检修
,尤其涉及一种制动盘的检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轨道车辆会因为线路曲线较小等因素,导致车轮轮缘磨耗较快,当车轮磨耗到限时,轮装制动盘会跟随车轮同时报废。然而此时的制动盘还有较多的剩余可磨耗量,与车轮同时报废对制动盘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为整车的运维工作带来巨大压力,提高了检修和运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动盘的检修方法,能够实现对制动盘的重复利用,延长了制动盘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轨道车辆运营维护的成本和周期。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动盘的检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对拆卸的制动盘进行清洁处理;
[0006]对清洁处理后的制动盘进行翘曲量测量,并根据翘曲量筛选出符合重复利用标准的制动盘;
[0007]通过工艺紧固件将符合重复利用标准的制动盘预组装到新品车轮上,并筛选出满足预组装要求的制动盘;
[0008]通过新品紧固件替换工艺紧固件,以通过新品紧固件将满足预组装要求的制动盘最终组装到新品车轮上,并筛选出满足最终组装要求的制动盘。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的制动盘的检修方法,所述对拆卸的制动盘进行清洁处理之前,还包括:对拆卸前制动盘的摩擦面进行镟修。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的制动盘的检修方法,所述对拆卸的制动盘进行清洁处理,具体包括:
[0011]对制动盘的辐板接触面以及螺栓安装接触面上的污垢、灰尘和锈蚀分别进行清洁去除。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的制动盘的检修方法,所述对清洁处理后的制动盘进行翘曲量测量,具体包括:
[0013]将制动盘水平放置在支撑台上,使制动盘的摩擦面与支撑台的上表面相接触;
[0014]将直尺水平放置在制动盘的辐板接触面上;
[0015]通过塞缝尺测量直尺与制动盘的辐板接触面的外径侧的间隙值,获取制动盘的翘曲量。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的制动盘的检修方法,所述符合重复利用标准的制动盘为翘曲量小于或等于0.3mm的制动盘。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的制动盘的检修方法,所述通过工艺紧固件将符合重复利用标准的制动盘预组装到新品车轮上,并筛选出满足预组装要求的制动盘,具体包括:
[0018]按照预定装配顺序,将各工艺紧固件依次紧固至制动盘的各紧固孔中,以使制动盘预组装到新品车轮上;
[0019]将预组装后的制动盘静置至少30分钟后,将塞缝尺插入制动盘与新品车轮的车轮辐板之间,通过塞缝尺测量制动盘与车轮辐板的间隙;
[0020]若塞缝尺的插入深度不大于20mm,则制动盘满足预组装要求。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的制动盘的检修方法,所述通过新品紧固件替换工艺紧固件,以通过新品紧固件将满足预组装要求的制动盘最终组装到新品车轮上,并筛选出满足最终组装要求的制动盘,具体包括:
[0022]根据所述预定装配顺序,通过各新品紧固件依次替换各工艺紧固件,以使满足预组装要求的制动盘通过新品紧固件最终组装到新品车轮上;
[0023]将塞缝尺插入制动盘与新品车轮的车轮辐板之间,通过塞缝尺测量制动盘与车轮辐板的间隙;
[0024]若塞缝尺的插入深度不大于20mm,则制动盘满足最终组装要求。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的制动盘的检修方法,还包括:对最终组装到新品车轮上的制动盘两侧的摩擦面的平行度进行测量,并筛选出满足平行度要求的制动盘。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的制动盘的检修方法,还包括:对满足最终组装要求的制动盘进行检验处理,具体包括:
[0027]通过1:1动力台架试验对制动盘进行疲劳试验;
[0028]通过超声波法或应变片法对新品紧固件的轴向力进行测量;
[0029]对制动盘和新品紧固件进行磁粉探伤检测。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的制动盘的检修方法,还包括:对制动盘进行批量装车考核验证。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动盘的检修方法,通过对拆卸的制动盘进行清洁处理,用以去除制动盘上的污垢、灰尘和锈蚀,通过对清洁处理后的制动盘进行翘曲量测量,从而能够根据翘曲量筛选出符合重复利用标准的制动盘,通过工艺紧固件将符合重复利用标准的制动盘预组装到新品车轮上,从而消除了制动盘翘曲变形对二次组装的影响,通过新品紧固件替换工艺紧固件,从而实现了制动盘在新品车轮上的最终组装。由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动盘的检修方法,采用“旧制动盘装新车轮”的方式,实现了对制动盘的重复利用,避免使用机加工和热处理等方法进行检修,使得操作更加简单、方便,降低了制动盘重复利用的成本和周期,降低了对施工设备和场地的要求,进而降低了轨道车辆运营维修的成本和周期,延长了制动盘的使用寿命。
[0032]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动盘的检修方法的流程图;
[0035]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制动盘的清洁处理示意图;
[0036]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制动盘的翘曲量测量示意图;
[0037]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制动盘的预组装示意图;
[0038]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制动盘的预定装配顺序示意图;
[0039]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制动盘与车轮辐板间隙测量示意图。
[0040]附图标记:
[0041]100:直尺;
ꢀꢀꢀꢀꢀꢀꢀꢀꢀꢀ
200:制动盘;
ꢀꢀꢀꢀꢀꢀꢀ
300:新品车轮;
[0042]400:工艺螺栓;
ꢀꢀꢀꢀꢀꢀ
500:工艺螺母;
ꢀꢀꢀꢀꢀ
600:工艺垫圈;
[0043]700:车轮辐板;
ꢀꢀꢀꢀꢀꢀ
1:第一紧固孔;
ꢀꢀꢀꢀꢀ
2:第二紧固孔;
[0044]3:第三紧固孔;
ꢀꢀꢀꢀꢀꢀ
4:第四紧固孔;
ꢀꢀꢀꢀꢀ
5:第五紧固孔;
[0045]6:第六紧固孔;
ꢀꢀꢀꢀꢀꢀ
7:第七紧固孔;
ꢀꢀꢀꢀꢀ
8:第八紧固孔;
[0046]9:第九紧固孔;
ꢀꢀꢀꢀꢀꢀ
10:第十紧固孔;
ꢀꢀꢀꢀ
11:第十一紧固孔;
[0047]12:第十二紧固孔;
ꢀꢀꢀ
201:辐板接触面;
ꢀꢀꢀ
202:螺栓安装接触面;
[0048]203:摩擦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4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盘的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对拆卸的制动盘进行清洁处理;对清洁处理后的制动盘进行翘曲量测量,并根据翘曲量筛选出符合重复利用标准的制动盘;通过工艺紧固件将符合重复利用标准的制动盘预组装到新品车轮上,并筛选出满足预组装要求的制动盘;通过新品紧固件替换工艺紧固件,以通过新品紧固件将满足预组装要求的制动盘最终组装到新品车轮上,并筛选出满足最终组装要求的制动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盘的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拆卸的制动盘进行清洁处理之前,还包括:对拆卸前制动盘的摩擦面进行镟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盘的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拆卸的制动盘进行清洁处理,具体包括:对制动盘的辐板接触面以及螺栓安装接触面上的污垢、灰尘和锈蚀分别进行清洁去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盘的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清洁处理后的制动盘进行翘曲量测量,具体包括:将制动盘水平放置在支撑台上,使制动盘的摩擦面与支撑台的上表面相接触;将直尺水平放置在制动盘的辐板接触面上;通过塞缝尺测量直尺与制动盘的辐板接触面的外径侧的间隙值,获取制动盘的翘曲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盘的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符合重复利用标准的制动盘为翘曲量小于或等于0.3mm的制动盘。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盘的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工艺紧固件将符合重复利用标准的制动盘预组装到新品车轮上,并筛选出满足预组装要求的制动盘,具体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龙乔青峰张振先冯永华王大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