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层停车设备的旋转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703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双层停车设备的旋转升降机构,包括行走箱、导柱、升降座、旋转驱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座相对于所述导柱滑动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座包括水平布置的底板以及分别焊接在所述底板上且竖直布置的前板和侧板,其中,所述侧板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板相互平行布置,所述前板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所述前板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侧板焊接,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用于穿插所述前板和各所述侧板的第一穿孔,所述底板和各所述侧板在位于所述第一穿孔两侧的位置处分别与所述底板焊接。通过采用焊接的方式成型升降座,成本相对较低,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失误时,只需报废对应的钢板,极大降低生产成本,进而降低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双层停车设备的旋转升降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停车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双层停车设备的旋转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私家车保有量也在不断增长,为了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尽可能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立体停车设备应运而生。立体停车设备包括双层停车设备和多层停车设备,其中,双层停车设备由于施工速度相对较快、安全性相对较高而应用最为广泛。现有的双层停车设备通常具有用于带动载车板(也称为停车台)动作的旋转升降机构,例如公开号为CN20639723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层停车装置,其包括置于地轨上的行走机箱,设于行走机箱上的旋转支撑柱,设于旋转支撑柱上的升降停车台,行走机箱上设有行走机构和驱动机构,行走机箱上还设有与旋转支撑柱相连接的旋转机构和行程限位机构,旋转支撑柱上设有带停车台的升降机构及防坠落机构,其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共同构成旋转升降机构。然而,这类旋转升降机构中直接用于带动载车板动作的升降滑座通常为铸造件,设备成本相对较高,且在对上述铸造件进行机加工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失误则需报废整个升降滑座,这也会提升设备成本。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成本相对较低的用于双层停车设备的旋转升降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双层停车设备的旋转升降机构,包括行走箱、转动连接在所述行走箱上且竖直布置的导柱、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导柱上的升降座、用于驱动所述导柱相对于所述行走箱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座相对于所述导柱滑动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座包括水平布置的底板以及分别焊接在所述底板上且竖直布置的前板和侧板,其中,所述侧板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板相互平行布置,所述前板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所述前板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侧板焊接,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用于穿插所述前板和各所述侧板的第一穿孔,所述底板和所述前板以及各所述侧板在位于所述第一穿孔两侧的位置处分别与所述底板焊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前板和各所述侧板的下部分别焊接有筋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各所述筋板一对一配合的第二穿孔,各所述筋板穿插在对应的第二穿孔中,且各所述筋板在位于所述第二穿孔两侧的位置处分别与所述底板焊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前板和两个所述侧板共同形成U型腔,所述前板朝向所述U型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分别与所述侧板平行布置的连板,各所述连板与相对靠近该连板的所述侧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前导轮组,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后导轮组,所述前导轮组和所述后导轮组上下错位布置且分别位于所述导柱的前后两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导柱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横截面呈梯形,各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导柱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朝向对应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V形槽,所述V形槽的两侧壁抵顶在对应的所述支撑板与其横截面的梯形侧边对应的侧壁上,且所述缓冲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升降座上还设置有侧导轮组件,所述侧导轮组件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侧板上的第一尼龙轮和设置在另一个所述侧板上且与所述第一尼龙轮相对应的尼龙轮组,所述尼龙轮组包括转动连接在对应的所述侧板上的摆动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摆动板两端的第二尼龙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侧导轮组件有两个以上,各所述侧导轮组件从上向下依次布置,且相邻两个所述侧导轮组件的所述第一尼龙轮位于不同的所述侧板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采用焊接的方式成型升降座,成本相对较低,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失误时,只需报废对应的钢板,极大降低生产成本,进而降低设备成本。2、通过开设穿孔并在穿孔的两侧进行焊接,焊接牢固性相对较好,且能够充分利用穿孔的侧壁抵消部分扭力,力学性能相对较好。3、通过设置支撑板和缓冲板,有效提高导柱的抗扭性能,进而提升导柱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用于双层停车设备的旋转升降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后导轮组、导柱、支撑板、缓冲板。行走箱和各驱动装置;图2为实施例中用于双层停车设备的旋转升降机构的升降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用于双层停车设备的旋转升降机构在前导轮组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用于双层停车设备的旋转升降机构在后导轮组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部分零部件,图中对应标示如下:30-导柱;31-支撑板;32-缓冲板;33-刮板;40-升降座;41-前板;42-侧板;43-底板;44-筋板;45-挂钩;45a-支板;45b-转轴;46-前导轮组;47-后导轮组;48-第一尼龙轮;49-尼龙轮组;49a-摆动板;49b-第二尼龙轮;81-提拉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双层停车设备的旋转升降机构,包括行走箱(图中未示出)、转动连接在行走箱上且竖直布置的导柱30、竖直滑动连接在导柱30上的升降座40、用于驱动导柱30相对于行走箱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以及用于驱动升降座40相对于导柱30滑动的升降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其中,升降座40用于与双层停车设备的载车板或停车台固定连接。行走箱、旋转驱动装置和升降驱动装置的结构都与常规的双层停车设备上对应的结构相同,例如公开号为CN20639723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双层停车装置中所采用的结构,此处不再详述。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升降机构的使用方式也与常规的双层停车设备中的旋转升降机构的使用方式相同。为了便于表述,在本实施例中以导柱30在使用时朝向停放好的车辆的一侧为前侧,相对应的另一侧为后侧。导柱30为方形空心柱,导柱30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1,支撑板31的横截面呈梯形,其与梯形的底边对应的侧面通过螺栓连接、焊接或一体连接的形式与导柱30固定连接。各支撑板31远离导柱30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板32,缓冲板32朝向对应的支撑板31的一侧开设有V形槽,V形槽的两侧壁抵顶在对应的支撑板31与其横截面的梯形侧边对应的侧壁上,且缓冲板32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支撑板31上,这样有助于增加导柱30的抗扭性能,提高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此外,位于导柱前侧的缓冲板32的前侧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有挂板33,挂板33上开设有多个从上向下依次布置的锁槽或锁孔。升降座40包括水平布置的底板43以及分别焊接在底板43上且竖直布置的前板41和侧板42,其中,侧板42有两个,且两个侧板42相互平行布置,前板41位于两个侧板42之间,且前板41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侧板42焊接,前板41和两个侧板42共同形成U型腔。底板43在与U型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缺槽,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双层停车设备的旋转升降机构,包括行走箱、转动连接在所述行走箱上且竖直布置的导柱、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导柱上的升降座、用于驱动所述导柱相对于所述行走箱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座相对于所述导柱滑动的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升降座包括水平布置的底板以及分别焊接在所述底板上且竖直布置的前板和侧板,其中,所述侧板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板相互平行布置,所述前板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所述前板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侧板焊接,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用于穿插所述前板和各所述侧板的第一穿孔,所述底板和所述前板以及各所述侧板在位于所述第一穿孔两侧的位置处分别与所述底板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层停车设备的旋转升降机构,包括行走箱、转动连接在所述行走箱上且竖直布置的导柱、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导柱上的升降座、用于驱动所述导柱相对于所述行走箱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座相对于所述导柱滑动的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座包括水平布置的底板以及分别焊接在所述底板上且竖直布置的前板和侧板,其中,所述侧板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板相互平行布置,所述前板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所述前板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侧板焊接,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用于穿插所述前板和各所述侧板的第一穿孔,所述底板和所述前板以及各所述侧板在位于所述第一穿孔两侧的位置处分别与所述底板焊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层停车设备的旋转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和各所述侧板的下部分别焊接有筋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各所述筋板一对一配合的第二穿孔,各所述筋板穿插在对应的第二穿孔中,且各所述筋板在位于所述第二穿孔两侧的位置处分别与所述底板焊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层停车设备的旋转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和两个所述侧板共同形成U型腔,所述前板朝向所述U型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分别与所述侧板平行布置的连板,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力帅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泰力衡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