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停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07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层停车设备,包括行走轨道、与所述行走轨道配合的行走箱、安装在所述行走箱上且竖直布置的导柱、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导柱上的升降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座上的载车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座相对于所述导柱滑动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导柱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横截面呈梯形,各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导柱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朝向对应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V形槽,所述V形槽的两侧壁抵顶在对应的所述支撑板与其横截面的梯形侧边对应的侧壁上,且所述缓冲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通过设置支撑板和缓冲板,有效提高导柱的抗扭性能,进而提升导柱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停车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通设备,尤其是一种双层停车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私家车保有量也在不断增长,为了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尽可能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立体停车设备应运而生。立体停车设备包括双层停车设备和多层停车设备,其中,双层停车设备由于施工速度相对较快、安全性相对较高而应用最为广泛。公开号为CN20639723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层停车装置,其包括置于地轨上的行走机箱,设于行走机箱上的旋转支撑柱,设于旋转支撑柱上的升降停车台,行走机箱上设有行走机构和驱动机构,行走机箱上还设有与旋转支撑柱相连接的旋转机构和行程限位机构,旋转支撑柱上设有带停车台的升降机构及防坠落机构。该双层停车装置的旋转支撑柱只是简单的采用方形空心柱,而该方形空心柱停车台所施加的大部分扭力,长期使用后旋转支撑柱容易疲劳,使用寿命相对较短。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相对较高的双层停车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停车设备,包括水平安装在地面上的行走轨道、与所述行走轨道配合的行走箱、安装在所述行走箱上且竖直布置的导柱、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导柱上的升降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座上的载车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座相对于所述导柱滑动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导柱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横截面呈梯形,各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导柱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朝向对应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V形槽,所述V形槽的两侧壁抵顶在对应的所述支撑板与其横截面的梯形侧边对应的侧壁上,且所述缓冲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位于所述导柱前侧的所述缓冲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有挂板,所述挂板上开设有多个从上向下依次布置的锁槽或锁孔,所述升降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与所述锁槽或锁孔配合的挂钩,所述挂钩的上端连接有与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提拉件,下端具有用于穿入所述锁槽或所述锁孔的钩部,设所述挂钩与所述升降座的转动连接轴所在的竖直面为基准面,所述挂钩被所述提拉件往上提拉时,所述提拉件与所述挂钩之间的连接位置以及所述挂钩的重心都位于所述基准面远离所述锁槽或所述锁孔的一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升降座在位于所述挂钩正下方的位置处转动连接有拉钩,所述拉钩包括从下往上逐渐往所述挂板方向倾斜布置的杆部以及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在所述杆部上端用于与所述锁槽或所述锁孔配合的钩部,所述升降座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拉钩转动的安全电机以及与所述安全电机配合的失重传感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失重传感器包括竖直布置的导向套、穿插在所述导向套内的弹簧、抵顶在所述弹簧上端的配重球以及位于所述配重球上方的感应开关,所述弹簧的上端从所述导向套穿出,所述配重球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套的内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锁槽或所述锁孔的下侧壁为从相对靠近所述导柱的一侧向相对远离所述导柱的一侧逐渐往上倾斜布置的斜侧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载车板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布置的边梁以及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边梁之间的水平板组和波浪板组,所述波浪板组有两组,两组所述波浪板组分别位于所述水平板组的两侧,所述水平板组的水位位置高于所述波浪板组的水平位置,各所述波浪板组和所述水平板组之间分别连接有斜坡板,所述水平板组包括多个沿所述边梁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方形钢管,各所述方形钢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所述边梁上,所述波浪板组包括多个沿所述边梁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型材,各所述型材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所述边梁上,所述型材包括两个分别竖直布置的侧板和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一体连接在各所述侧板上端的面板,所述面板上成型有向上凸起且沿所述面板的长度方向布置的三角凸条,同一所述型材中,其中一个所述侧板的下端一体连接有位于所述面板正下方的第一连接板,另一个所述侧板的下端一体连接有位于所述面板侧下方的第二连接板;相邻两个所述型材相向一侧的所述第一连接板抵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上且两者通过螺栓相互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行走轨道包括用于与地面连接的基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基板上且相互平行布置的工字形导轨和斜齿齿条,所述工字形导轨和所述斜齿齿条分别有两个,两个所述斜齿齿条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工字形导轨之间,且两个所述斜齿齿条上的齿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行走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各所述工字形导轨一对一配合的行走轮组,且所述箱体在位于两组所述行走轮组之间的位置处还设置有分别与各所述斜齿齿条配合的斜齿齿轮,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各所述斜齿齿轮转动的行走电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箱体和所述行走轨道的两端之间分别设置有波纹管防护罩或不锈钢伸缩罩。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升降座包括水平布置的底板以及分别焊接在所述底板上且竖直布置的前板和侧板,其中,所述侧板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板相互平行布置,所述前板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前板和两个所述侧板共同形成U型腔,所述前板朝向所述U型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分别与所述侧板平行布置的连板,各所述连板与相对靠近该连板的所述侧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前导轮组,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后导轮组,所述前导轮组和所述后导轮组上下错位布置且分别位于所述导柱的前后两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升降座上还设置有侧导轮组件,所述侧导轮组件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侧板上的第一尼龙轮和设置在另一个所述侧板上且与所述第一尼龙轮相对应的尼龙轮组,所述尼龙轮组包括转动连接在对应的所述侧板上的摆动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摆动板两端的第二尼龙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支撑板和缓冲板,有效提高导柱的抗扭性能,进而提升导柱的使用寿命。2、通过设置挂钩,本技术的停车设备在提拉件出现故障时,可利用重力作用将挂钩穿插在锁槽或锁孔中放置升降座和停车台下坠,由于挂钩依靠重力作用实现动作,无需借助电子元件,安全性相对较高。3、通过设置拉钩和失重传感器,当载车板下降速度太快而出现预设数值的失重情况时,安全电机带动拉钩下摆使其勾住锁槽或锁孔,与挂钩共同构成双重防护,避免挂钩因提拉件的拉力无法在重力作用下动作导致防护失效,安全性相对较高。4、本技术采用的失重传感器利用配重球实现机械式检测,准确性相对较高,故障率相对较低。5、通过设置水平板组和波浪板组形成拼接式结构,当其中一个方形钢管或型材损坏或检测不合格时,只需替换对应的方形钢管或型材,维修成本相对较低;同时由于水平板组的水平位置高于波浪板组的水平位置,驾驶员将车辆行驶到载车板的过程中,车辆前轮会有一个上坡和下坡的动作,使得驾驶员可以在完成下坡动作之后直观或者车辆已经位于载车板相对中间的位置处,而无需反复调整,体验相对较好。6、通过在型材的面板上成型三角凸台型材波浪结构,有助于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停车设备,包括水平安装在地面上的行走轨道、与所述行走轨道配合的行走箱、安装在所述行走箱上且竖直布置的导柱、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导柱上的升降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座上的载车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座相对于所述导柱滑动的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导柱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横截面呈梯形,各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导柱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朝向对应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V形槽,所述V形槽的两侧壁抵顶在对应的所述支撑板与其横截面的梯形侧边对应的侧壁上,且所述缓冲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停车设备,包括水平安装在地面上的行走轨道、与所述行走轨道配合的行走箱、安装在所述行走箱上且竖直布置的导柱、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导柱上的升降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座上的载车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座相对于所述导柱滑动的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柱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横截面呈梯形,各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导柱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朝向对应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V形槽,所述V形槽的两侧壁抵顶在对应的所述支撑板与其横截面的梯形侧边对应的侧壁上,且所述缓冲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导柱前侧的所述缓冲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有挂板,所述挂板上开设有多个从上向下依次布置的锁槽或锁孔,所述升降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与所述锁槽或锁孔配合的挂钩,所述挂钩的上端连接有与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提拉件,下端具有用于穿入所述锁槽或所述锁孔的钩部,设所述挂钩与所述升降座的转动连接轴所在的竖直面为基准面,所述挂钩被所述提拉件往上提拉时,所述提拉件与所述挂钩之间的连接位置以及所述挂钩的重心都位于所述基准面远离所述锁槽或所述锁孔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在位于所述挂钩正下方的位置处转动连接有拉钩,所述拉钩包括从下往上逐渐往所述挂板方向倾斜布置的杆部以及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在所述杆部上端用于与所述锁槽或所述锁孔配合的钩部,所述升降座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拉钩转动的安全电机以及与所述安全电机配合的失重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失重传感器包括竖直布置的导向套、穿插在所述导向套内的弹簧、抵顶在所述弹簧上端的配重球以及位于所述配重球上方的感应开关,所述弹簧的上端从所述导向套穿出,所述配重球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套的内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槽或所述锁孔的下侧壁为从相对靠近所述导柱的一侧向相对远离所述导柱的一侧逐渐往上倾斜布置的斜侧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布置的边梁以及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边梁之间的水平板组和波浪板组,所述波浪板组有两组,两组所述波浪板组分别位于所述水平板组的两侧,所述水平板组的水位位置高于所述波浪板组的水平位置,各所述波浪板组和所述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力帅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泰力衡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