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层停车设备的载车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70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双层停车设备的载车板,包括边梁以及水平板组和波浪板组,所述波浪板组有两组,所述水平板组的水位位置高于所述波浪板组的水平位置,所述水平板组包括多个方形钢管,所述波浪板组包括多个型材。通过设置水平板组和波浪板组形成拼接式结构,当其中一个方形钢管或型材损坏或检测不合格时,只需替换对应的方形钢管或型材,维修成本相对较低;同时由于水平板组的水平位置高于波浪板组的水平位置,驾驶员将车辆行驶到载车板的过程中,车辆前轮会有一个上坡和下坡的动作,使得驾驶员可以在完成下坡动作之后直观或者车辆已经位于载车板相对中间的位置处,而无需反复调整,体验相对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双层停车设备的载车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停车设备的配件,尤其是一种用于双层停车设备的载车板。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私家车保有量也在不断增长,为了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尽可能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传统的地面停车场已逐渐被地下停车场和立体停车设备所取代,其中,立体停车设备施工速度快,不仅可以适用于拓展地面停车场,也可以适用于拓展地下停车场,经济效益相对较高。载车板是立体停车设备的基础配件,其主要用于承载车辆。现有的载车板大部分都是框架式结构,即通过在方形框架内设置支撑板形成,一旦支撑板或方形框架内的杆件损坏或检测不合格,则需要替换整个载车板,维修成本相对较高。此外,现有的载车板的上表面通常是水平面,驾驶员将车辆行驶到载车板上之后,很难直观了解车辆和载车板之间的相对位置,需要反复调整车辆位置,使用体验相对较差。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停车设备的载车板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维修成本相对较低且体验相对较好的双层停车设备的载车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双层停车设备的载车板,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布置的边梁以及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边梁之间的水平板组和波浪板组,所述波浪板组有两组,两组所述波浪板组分别位于所述水平板组的两侧,所述水平板组的水位位置高于所述波浪板组的水平位置,各所述波浪板组和所述水平板组之间分别连接有斜坡板,所述水平板组包括多个沿所述边梁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方形钢管,各所述方形钢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所述边梁上,所述波浪板组包括多个沿所述边梁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型材,各所述型材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所述边梁上,所述型材包括两个分别竖直布置的侧板和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一体连接在各所述侧板上端的面板,所述面板上成型有向上凸起且沿所述面板的长度方向布置的三角凸条,同一所述型材中,其中一个所述侧板的下端一体连接有位于所述面板正下方的第一连接板,另一个所述侧板的下端一体连接有位于所述面板侧下方的第二连接板;相邻两个所述型材相向一侧的所述第一连接板抵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上且两者通过螺栓相互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宽度,且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对应的所述侧板的一侧一体连接有竖直布置的挡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各所述波浪板组远离所述水平板组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所述边板上的斜导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斜坡板和/或所述斜导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20°-4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水平板组和/或各所述波浪板组的下侧设置有下雷达感应装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各所述斜坡板上分别设置有压力感应装置,其中一个所述边梁上设置有与所述压力感应装置配合的信号灯组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水平板组的上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上雷达感应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水平板组和波浪板组形成拼接式结构,当其中一个方形钢管或型材损坏或检测不合格时,只需替换对应的方形钢管或型材,维修成本相对较低;同时由于水平板组的水平位置高于波浪板组的水平位置,驾驶员将车辆行驶到载车板的过程中,车辆前轮会有一个上坡和下坡的动作,使得驾驶员可以在完成下坡动作之后直观或者车辆已经位于载车板相对中间的位置处,而无需反复调整,体验相对较好。2、通过在型材的面板上成型三角凸台型材波浪结构,有助于提高停车后车辆的稳定性,通过在型材上设置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结构较为稳定。3、通过设置下雷达感应装置,可以确保载车板下降时下方有人或物时可以及时停车下降,安全性相对较高。通过设置上雷达感应装置,可以感应载车板上是否存在车辆,为双层停车设备的控制系统提供反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双层停车设备的载车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型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示对应如下:10-边梁;11-信号灯组件;20-水平板组;30-波浪板组;31-型材;32-侧板;33-面板;34-三角凸条;35-第一连接板;36-第二连接板;37-挡板;40-斜坡板;50-斜导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双层停车设备的载车板,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布置的边梁10以及分别位于两个边梁10之间的水平板组20和波浪板组30,其中,波浪板组30有两组,两组波浪板组30分别位于水平板组20的两侧,当车辆停放在载车板上时,其前轮和后轮分别位于不同的波浪板组30上。水平板组20的水位位置高于波浪板组30的水平位置,各波浪板组30和水平板组20之间分别连接有斜坡板40,即斜坡板40有两个,且两个斜坡板40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方向是不同的。使用时,驾驶员将车辆行驶到载车板的过程中,车辆前轮会有一个上坡和下坡的动作,使得驾驶员可以在完成下坡动作之后直观或者车辆已经位于载车板相对中间的位置处,而无需反复调整车辆位置,体验相对较好。优选的,为了便于车辆驶上载车板,各波浪板组30远离水平板组20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固定连接在边板10上的斜导板50,即斜导板50有两个,且两个斜导板50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方向是不同的。此外,斜坡板40和/或斜导板50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最好为20°-45°。水平板组20包括多个沿边梁10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方形钢管(图中未示出),各方形钢管都与边梁10垂直布置且其两端分别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连接在对应的边梁10上,相邻两个方形钢管之间通过螺栓锁紧,当然,也可以将方形钢管替换为横截面为冂形的钢条。此外,必要时,可以在各方形钢管的上方铺设装饰面板。波浪板组30包括多个沿边梁10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型材31,各型材31都与边梁10垂直布置且其两端分别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连接在对应的边梁10上。型材31的厚度最好在3mm以上,且型材31最好为合金化镀锌钢材(即镀锌层含铝量较低的镀锌钢材),防锈能力较好。型材31包括两个分别竖直布置的侧板32和位于两个侧板32之间且一体连接在各侧板32上端的面板33,其中,面板33上成型有至少一个向上凸起且沿面板33的长度方向布置的三角凸条34,在本实施例中,每个面板33上具有两个三角凸条34,两个三角凸条34之间的间距为100-200mm,优选为140mm。在同一所述型材中,其中一个侧板32的下端一体连接有位于面板33正下方的第一连接板35,另一个侧板32的下端一体连接有位于面板33侧下方的第二连接板36,即两个连接板都位于对应侧板32的同一侧,相邻两个型材31相向一侧的第一连接板35的下侧抵接在对应的第二连接板36的上侧且两者通过螺栓相互固定连接,这样在使用时,该螺栓主要承受的作用力为径向的剪切力(当然也需要承受轴向作用力,但其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双层停车设备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布置的边梁以及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边梁之间的水平板组和波浪板组,所述波浪板组有两组,两组所述波浪板组分别位于所述水平板组的两侧,所述水平板组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波浪板组的水平位置,各所述波浪板组和所述水平板组之间分别连接有斜坡板,所述水平板组包括多个沿所述边梁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方形钢管,各所述方形钢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所述边梁上,所述波浪板组包括多个沿所述边梁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型材,各所述型材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所述边梁上,所述型材包括两个分别竖直布置的侧板和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一体连接在各所述侧板上端的面板,所述面板上成型有向上凸起且沿所述面板的长度方向布置的三角凸条,同一所述型材中,其中一个所述侧板的下端一体连接有位于所述面板正下方的第一连接板,另一个所述侧板的下端一体连接有位于所述面板侧下方的第二连接板;相邻两个所述型材相向一侧的所述第一连接板抵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上且两者通过螺栓相互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层停车设备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布置的边梁以及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边梁之间的水平板组和波浪板组,所述波浪板组有两组,两组所述波浪板组分别位于所述水平板组的两侧,所述水平板组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波浪板组的水平位置,各所述波浪板组和所述水平板组之间分别连接有斜坡板,所述水平板组包括多个沿所述边梁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方形钢管,各所述方形钢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所述边梁上,所述波浪板组包括多个沿所述边梁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型材,各所述型材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所述边梁上,所述型材包括两个分别竖直布置的侧板和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一体连接在各所述侧板上端的面板,所述面板上成型有向上凸起且沿所述面板的长度方向布置的三角凸条,同一所述型材中,其中一个所述侧板的下端一体连接有位于所述面板正下方的第一连接板,另一个所述侧板的下端一体连接有位于所述面板侧下方的第二连接板;相邻两个所述型材相向一侧的所述第一连接板抵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上且两者通过螺栓相互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力帅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泰力衡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