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避让家用双层停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070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避让家用双层停车设备,包括外轨道、内轨道、液压升降台、滑座、滑移驱动装置以及旋转停车台,所述液压升降台包括底座、剪叉支撑架、液压推杆以及支撑板,安装在所述液压升降台上的所述旋转停车台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旋转停车台的长度大于两个所述外轨道之间的间距。通过设置外轨道,使得液压升降台可以带动位于上层的旋转停车台滑动到下层停车位的前方进行升降,停放在下层的车辆无需避让,使用较为方便,同时通过设置旋转停车台,可带动停放在其上的车辆旋转,进出库的车辆可在旋转停车台的帮助下实现自动掉头,因此适用于在掉头空间不足的车位上建设,适用性较好。适用性较好。适用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避让家用双层停车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停车设备,尤其是一种无避让家用双层停车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许多家庭都会拥有一辆私家车,为方便停车,许多别墅或自建房通常都会设置有私家车库,城市社区住户也通常会购置一个地下车位,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家庭开始出现拥有第二辆私家车,然而,在别墅或自建房中新建一个私家车库,成本相对较高且可能没有足够的空间,城市社区的地下车位也日趋紧张,不仅价格高昂,而且可能一位难求。
[0003]现有的立体车库大多是商用立体车库,家用立体车库相对较少,且结构都较为简单,如公开号为CN21062241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简易家用立体停车位,包括有底架,在底架上表面的两侧各固定有一直立的立柱,两立柱之间连接有一上下升降的停车平台,停车平台的升降依靠安装在立柱上的电液压泵驱动,并由两立柱支撑,在停车平台升到最高位置时,停车平台下还能有一汽车通过的高度。然而,这类家用立体停车设备通常不能实现无避让,即当停车平台下方停有车辆时,需要先将该车辆开走以避让停车平台,否则停车平台无法升降,使用较不方便。此外,受空间限制,部分停车位可能会出现由于掉头空间不足(例如围墙边角位置),导致停车前或者停车后再次用车时需要长距离倒车的问题,现有的立体停车设备通常无法设置在上述停车位上,适用性相对较差。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家用停车设备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且适用性好的无避让家用双层停车设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无避让家用双层停车设备,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布置的外轨道、两个分别与所述外轨道平行布置且都位于两个所述外轨道之间的内轨道、同时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外轨道上的液压升降台、同时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内轨道上的滑座、分别用于驱动所述液压升降台和所述滑座滑动的滑移驱动装置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滑座和所述液压升降台上的旋转停车台,所述液压升降台包括一对一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外轨道上的底座、分别安装在各所述底座上的剪叉支撑架、分别与各所述剪叉支撑架一对一配合液压推杆以及同时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剪叉支撑架上端的支撑板,安装在所述液压升降台上的所述旋转停车台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旋转停车台的长度大于两个所述外轨道之间的间距。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旋转停车台包括传动箱、竖直布置且与所述传动箱转动连接的传动杆、位于所述传动箱上方且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杆上端的载车板、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杆下端的蜗轮、设置在所述传动箱内且与所述蜗轮啮合的蜗杆以及输出轴与所述蜗杆传动连接的旋转电机或液压马达,所述载车板包括与所述传动杆固定连接的方形板体以及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方形板体长度方形的两端的坡度板,各所述坡度板远离
所述方形板体的一端的水平位置等于或低于所述传动箱下端的水平位置,所述传动箱的外轮廓直径小于所述方形板体的宽度。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方形板体和所述传动箱之间设置有端面轴承。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各所述坡度板的下侧都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转动连接有支撑轮。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方形板体的上侧设置有与车辆前轮配合的凸条或凹槽。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蜗杆传动连接所述液压马达,所述方形板体和所述传动箱之间设置有多个以所述传动杆为中心匀布的液压支撑组件,所述传动箱内设置有液压储能器、液压油箱、油路分配器、出油管和进油管,各所述液压支撑组件的出液口都与所述出油管连接,各所述液压支撑组件的进液口都与所述进油管连接,所述液压储能器的进液口与所述出油管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液压油箱和所述出油管之间连接有回油管,所述油路分配器分别与所述液压储能器的出液口、所述进油管、所述出油管以及所述液压马达的出液口和进液口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液压支撑组件包括活塞杆竖直布置的液压缸、套设在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上的压缩弹簧、固定连接在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上的垫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垫板上且水平布置的转动杆和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杆上的钢轮,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顶在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上,另一端抵顶在所述垫板上,所述方形板体抵顶在所述钢轮上。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撑板的下侧设置有雷达探测器。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通过设置外轨道,使得液压升降台可以带动位于上层的旋转停车台滑动到下层停车位的前方进行升降,停放在下层的车辆无需避让,使用较为方便,同时通过设置旋转停车台,可带动停放在其上的车辆旋转,进出库的车辆可在旋转停车台的帮助下实现自动掉头,因此适用于在掉头空间不足的车位上建设,适用性较好。
[0017]2、通过设置液压支撑组件,可利用车辆的重量驱动液压油流动,较为节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实施例中无避让家用双层停车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蜗杆剖断显示;
[0019]图2为实施例中无避让家用双层停车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实施例中传动箱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实施例中提供的传动箱和载车板之间的第二种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传动箱和载车板等部分零部件。
[0022]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0023]10

外轨道;
ꢀꢀꢀꢀꢀꢀꢀꢀꢀꢀꢀꢀꢀꢀꢀꢀ
20

内轨道;
[0024]30

液压升降台;
ꢀꢀꢀꢀꢀꢀꢀꢀꢀꢀꢀꢀ
31

底座;
[0025]32

剪叉支撑架;
ꢀꢀꢀꢀꢀꢀꢀꢀꢀꢀꢀꢀ
33

液压推杆;
[0026]34

支撑板;
ꢀꢀꢀꢀꢀꢀꢀꢀꢀꢀꢀꢀꢀꢀꢀꢀ
40

滑座;
[0027]50

旋转停车台;
ꢀꢀꢀꢀꢀꢀꢀꢀꢀꢀꢀꢀ
51

传动箱;
[0028]52

传动杆;
ꢀꢀꢀꢀꢀꢀꢀꢀꢀꢀꢀꢀꢀꢀꢀꢀ
53

载车板;
[0029]54

蜗轮;
ꢀꢀꢀꢀꢀꢀꢀꢀꢀꢀꢀꢀꢀꢀꢀꢀꢀꢀ
55

蜗杆;
[0030]56

旋转电机;
ꢀꢀꢀꢀꢀꢀꢀꢀꢀꢀꢀꢀꢀꢀ
57

液压马达;
[0031]58

端面轴承;
ꢀꢀꢀꢀꢀꢀꢀꢀꢀꢀꢀꢀꢀꢀ
59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避让家用双层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布置的外轨道、两个分别与所述外轨道平行布置且都位于两个所述外轨道之间的内轨道、同时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外轨道上的液压升降台、同时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内轨道上的滑座、分别用于驱动所述液压升降台和所述滑座滑动的滑移驱动装置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滑座和所述液压升降台上的旋转停车台,所述液压升降台包括一对一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外轨道上的底座、分别安装在各所述底座上的剪叉支撑架、分别与各所述剪叉支撑架一对一配合液压推杆以及同时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剪叉支撑架上端的支撑板,安装在所述液压升降台上的所述旋转停车台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旋转停车台的长度大于两个所述外轨道之间的间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避让家用双层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停车台包括传动箱、竖直布置且与所述传动箱转动连接的传动杆、位于所述传动箱上方且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杆上端的载车板、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杆下端的蜗轮、设置在所述传动箱内且与所述蜗轮啮合的蜗杆以及输出轴与所述蜗杆传动连接的旋转电机或液压马达,所述载车板包括与所述传动杆固定连接的方形板体以及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方形板体长度方形的两端的坡度板,各所述坡度板远离所述方形板体的一端的水平位置等于或低于所述传动箱下端的水平位置,所述传动箱的外轮廓直径小于所述方形板体的宽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避让家用双层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板体和所述传动箱之间设置有端面轴承。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力帅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泰力衡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