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盐城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吸附-芬顿的一体化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5802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吸附‑芬顿的一体化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吸附系统、滤料输送装置和滤料再生系统,吸附系统与滤料再生系统之间连接有滤料输送装置,所述的吸附系统包括滤料筒,所述滤料筒的上部设有第一添加器,下部设有进水口,滤料筒的底部设有第一排出口,滤料筒一侧设有集水槽,集水槽内设有水质检测装置;所述的滤料再生系统包括反应筒,反应筒上部设有第二添加器,下部设有试剂添加口,反应筒底部设有第二排出口,反应筒一侧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的第一排出口与第二添加器及第二排出口与第一添加器之间均连接有滤料输送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连续高效处理,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减少试剂的投加量,大大减少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吸附-芬顿的一体化循环污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吸附-芬顿的一体化循环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吸附装置为固定床形式,滤料颗粒填充在过滤设备内的一块多孔滤板上,水流一般自上而下流经过滤料层;当出水水质超标时,就认定全部滤料都达到吸附饱和状态,就必须将该设备停止运行,更换滤料或进行反冲洗,然后才能重新投入运行。这种操作程序:第一,设备停运,不能保证系统的连续运行;第二,更换滤料,更换的滤料中还有相当部分具备吸附能力,全部更换浪费严重;第三,停机反冲洗,消耗大量的反冲洗夜,反冲洗夜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基于上述问题,一种充分利用滤料并减少冲洗液的使用,降低后续处理成本的污水处理设备亟待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吸附-芬顿的一体化循环污水处理装置,能够充分利用滤料并减少冲洗液的使用,降低后续处理成本。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包括吸附系统、滤料输送装置和滤料再生系统,所述的吸附系统与滤料再生系统之间连接有滤料输送装置,所述的吸附系统包括滤料筒,所述滤料筒的上部设有第一添加器,下部设有进水口,滤料筒的底部设有第一排出口,滤料筒一侧设有第一集水槽,所述的第一集水槽内设有水质检测装置;所述的滤料再生系统包括反应筒,所述的反应筒上部设有第二添加器,下部设有试剂添加口,反应筒底部设有第二排出口,反应筒一侧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的第一排出口与第二添加器及第二排出口与第一添加器之间均连接有滤料输送装置。所述的滤料输送装置包括电机和转轴,所述的电机与水质检测装置连接,由水质检测装置控制转轴转速。所述滤料筒的一侧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的第一出水口与第一集水槽连通。所述的第一出水口及第二出水口均与集水箱连通,将吸附系统与滤料再生系统的排出液混合后排放进入后级处理设备。所述的进水口及第一出水口的管路上均设有电子阀门,所述的电子阀门与水质检测装置连接,当吸附系统的出水水质达不到要求时,可通过进水口重新进入吸附系统进行处理。所述的第一添加器为滤料添加器,所述的第一排出口为滤料排出口。所述滤料添加器内的滤料为颗粒状填料,可以是活性炭颗粒、海藻酸钠微粒、壳聚糖微粒、吸附树脂等。所述的进水口末端设有第一布水盘。所述的试剂添加口末端设有第二布水盘。所述的第二添加器为饱和滤料添加器,所述的第二排出口为重生滤料排出口。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同时利用了吸附工艺和芬顿处理工艺,可以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连续高效处理,并且对吸附滤料进行再生和充分利用,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减少试剂的投加量,大大减少处理成本,降低处理废液对环境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吸附系统、滤料输送装置和滤料再生系统,其中,吸附系统包括滤料筒3,滤料筒3的上部设有滤料添加器4,下部设有进水口1,进水口1末端设有第一布水盘2,滤料筒3底部设有滤料排出口8,左侧设有第一出水口6,第一出水口6与第一集水槽5连通,第一集水槽5内设有水质检测装置7。吸附系统污水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滤料充分混合。滤料再生系统包括反应筒12,反应筒12上部设有饱和滤料添加器13,下部设有试剂添加口10,试剂添加口末端设有第二布水盘11,反应筒12底部设有重生滤料排出口16,反应筒12左侧设有第二出水口15,第二出水口15与第二集水槽14连通。滤料重生系统芬顿试剂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饱和滤料充分接触反应。滤料排出口8与饱和滤料添加器13之间连接有第一滤料输送装置9,第一滤料输送装置9可将吸附饱和的滤料从滤料排出口8输送进入滤料再生系统。重生滤料排出口16与滤料添加器4之间连接有第二滤料输送装置17,第二滤料输送装置17可将再生后的滤料输送至滤料添加器4内,从而再次进入吸附系统。第一滤料输送装置9及第二滤料输送装置17均包括螺旋转轴和电机,螺旋转轴的转速受水质检测装置7控制。在吸附系统中由滤料充分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再由第一滤料输送装置9运送到滤料再生系统,通过芬顿反应进行料滤再生。本专利技术充分将吸附机理与芬顿反应原理相结合,有效降低污水中的有机物,实现了对污水的连续处理和物料的循环利用,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降低试剂使用量,减少处理成本。如图1所示,第一出水口6及第二出水口15所连接管路均与集水箱18连接,从而将吸附系统与滤料再生系统的排出液混合后排放进入下一处理设施。进水口1及第一出水口6的管路上均设有电子阀门,该电子阀门与水质检测装置7连接,当吸附系统的出水水质达不到要求时,可通过进水口1重新进入吸附系统进行处理。滤料添加器4和饱和滤料添加器13均包括电机、皮带、转轴和带有不同孔径的转盘,通过电机带动转盘实现滤料的添加。其中,滤料添加器4内的填料可以为颗粒状填料,可以是活性炭颗粒、海藻酸钠微粒、壳聚糖微粒及吸附树脂等。滤料重生试剂可以是过氧化氢、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等。使用时,有机废水从进水口1经第一布水盘2引入,逐步向上通过滤料筒3中的活性炭层,处理达标的水经第一出水口6排出汇流到第一集水槽5后,进入后级的处理设备。在此处理过程中,通过监测出水的检测值,来设定第二滤料输送装置17的转速,进而控制滤料的更换速率。最下层的失效活性炭颗粒通过第一滤料输送装置9排入反应筒12,在反应筒12中加入芬顿试剂处理后,由第二滤料输送装置17经滤料添加器4后重新进入滤料筒3;冲洗后的冲洗液经管道排入集水箱18,与处理后的废水混匀后进入后级的处理设备。经实验,芬顿处理工艺处理30000m3/d的生活污水,进水水质为COD450mg/L,质量分数为30%的FeSO4的投加量为227kg/h,质量分数为28%的H2O2的投加量1230L/h,最后出水水质为200mg/L。但是采用本专利技术装置进行处理,仅需质量分数25%的FeSO4的投加量为191kg/h,质量分数为25%的H2O2的投加量965L/h,即可使出水水质满足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最大程度上发挥了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减少了芬顿试剂的使用量,减少了冲洗废液的使用量,无需回调冲洗废液的pH值,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大大降低了处理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吸附-芬顿的一体化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系统、滤料输送装置和滤料再生系统,所述的吸附系统与滤料再生系统之间连接有滤料输送装置,所述的吸附系统包括滤料筒(3),所述滤料筒(3)的上部设有第一添加器,下部设有进水口(1),滤料筒(3)的底部设有第一排出口,滤料筒(3)一侧设有第一集水槽(5),所述的第一集水槽(5)内设有水质检测装置(7);所述的滤料再生系统包括反应筒(12),所述的反应筒(12)上部设有第二添加器,下部设有试剂添加口(10),反应筒(12)底部设有第二排出口,反应筒(12)一侧设有第二出水口(15),所述的第一排出口与第二添加器及第二排出口与第一添加器之间均连接有滤料输送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吸附-芬顿的一体化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系统、滤料输送装置和滤料再生系统,所述的吸附系统与滤料再生系统之间连接有滤料输送装置,所述的吸附系统包括滤料筒(3),所述滤料筒(3)的上部设有第一添加器,下部设有进水口(1),滤料筒(3)的底部设有第一排出口,滤料筒(3)一侧设有第一集水槽(5),所述的第一集水槽(5)内设有水质检测装置(7);所述的滤料再生系统包括反应筒(12),所述的反应筒(12)上部设有第二添加器,下部设有试剂添加口(10),反应筒(12)底部设有第二排出口,反应筒(12)一侧设有第二出水口(15),所述的第一排出口与第二添加器及第二排出口与第一添加器之间均连接有滤料输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吸附-芬顿的一体化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料输送装置包括电机和转轴,所述的电机与水质检测装置(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吸附-芬顿的一体化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筒(3)的一侧设有第一出水口(6),所述的第一出水口(6)与第一集水槽(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吸附-芬顿的一体化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爱辉徐韵淞李灵灵王旭丁成杨百忍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